摘要: 原标题:教育焦虑从何而来? 提起教育两个字,摸着良心说,你什么感受?我的感受是,这个话题成了全民焦点。 调研人:教育专家沈祖芸 来看一组数据
原标题:教育焦虑从何而来?
提起教育两个字,摸着良心说,你什么感受?我的感受是,这个话题成了全民焦点。
调研人:教育专家沈祖芸
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1月1日到12月30日,在微信公众号,同时有“教育”和“焦虑”两个关键词的文章里,有3470篇,阅读超过了10万+,平均每天将近10篇。“家长”、“父母”和“焦虑”连在一起的10万+,有6751篇,每天18篇。我们这代父母确实很焦虑。
假如陌生人见面没得聊,那就聊聊教育,准没错。立马让你有一种,在医院里遇到病友的感觉。
我今年听说一个段子——
两个北京海淀的家长聊天,一个问:我家孩子4岁,1500个英文词汇量够不够?
另一个回答:在美国够了,在海淀不够。
我还听到过这么一件事:为了让孩子能上好学校,一波家长,用尽各种办法,偷偷摸摸地给孩子报补习班,当然,补习班这事,学校是不提倡的。那没上补习班的家长呢?也没闲着。听说这件事之后,偷偷摸摸举报了这些补习班。
那么,这个焦虑到底如何产生的呢?早几十年没这样啊。有很多种解释:
有人说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名校的毕业证,社会的好多门你都敲不开;
有人说是因为经济发展了、教育工具多了,军备竞赛当然就升级了;
也有人说人工智能要替代人类,把这一代家长吓着了。
最开脑洞的一个解释是——因为当年那些高考的受益者,被高考、被大学教育改变命运的一代人,也开始养育孩子,冲进了教育市场。
他们最相信教育改变命运这条道理,因此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了这条赛道,让下一代重复这个过程。这就像玩游戏,突然有一批付费玩家集体上线,竞争怎么可能不激烈。
教育焦虑的新样式
我还不能劝你别焦虑,哈佛前校长,德里克·博克不是说过吗:“假如你觉得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教育这个焦虑是解决不了的,但它会变换一种样式。
坦率地说,人为了自己成长而感到焦虑,可能永远没有解药。人类文明本来也依托于此。但你有没有想过,焦虑会变换成别的样子。
沈祖芸老师在过去的一年内访谈了100多位教育工作者,考察了全球25所中小学校、12所世界名校,她发现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焦虑一个问题:工业时代形成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信息时代的需求。
这份报告里有一句话非常重要,即使你不是搞教育行业或者没有孩子,也值得你细品。这句话就是: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来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