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 托育作为资本的新出口 依旧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托育作为资本的新出口,只是一个自我安慰式的战略延伸。0-3 岁和 3-6 岁的教育,完全不一样(后
原标题: 托育作为资本的新出口 依旧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托育作为资本的新出口,只是一个自我安慰式的战略延伸。0-3 岁和 3-6 岁的教育,完全不一样(后面会详说)。
政策鼓励托育没错,但资本疯狂追捧后,托育的真实需求被严重夸大。很多人会对比入托率,中国现在仅有 4%,丹麦 62%、法国 56%、韩国 53%,假如我们国家的入托率在未来 5 年、或者 10 年达到发达国家 50% 的水平,按照类似这样的逻辑,可以推算出托育行业的千亿规模和超高增速,简直是令人振奋的一片蓝海!
但这样笼统估算一个千亿还是万亿的规模,对实操没有太大意义,甚至是误导。线下教育机构,都有区域属性,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情况肯定不一样,真正和一个托育店有关系的,可能仅仅是方圆五公里之内的需求。
有个做托育加盟的投资人,一家直营店没开,却在全国推广加盟,私下不无得意地透露:我知道现在自己开店不赚钱,但卖加盟赚钱啊,我先吆喝吆喝,让大家一起把市场做起来,时机成熟了自己再开。"
在托育看似繁荣的假象背后,真实的行业现状却堪忧,具体表现在以下:
专业性不足。0-3 岁和 3-6 岁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同,0-3 岁每一周、每一月的变化都很大,这就对托育的要求非常高,我们目前缺乏关于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好一点机构的去美国找一个品牌,把对方的课程拿过来,更多的机构直接拿出幼儿园的课程稍微改动下。
师资几乎空白。全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基本都是围绕3-6岁幼儿园的幼师展开的,还没有针对 0-3 岁的专业,所以现在的托育机构多从幼儿园、早教机构招聘教师。
餐食要求高。0-3 岁孩子的餐食要求比 3-6 岁更高,据了解在北京能够提供 0-3 岁合格餐食的餐厅可能不到 30 家,这是非常大的问题。
运营经验不足。行业正式发展时间短,标准化运营和管理经验的积累不够,管理较随意和粗糙。
监管缺失。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还不健全,多地托育从业者办证无门、无章可依、野蛮生长。
托育生意
托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生意?
我们先看两个典型的托育单店模型:
A 和 B 是两个收费水平不同的单店对比,都有 5 个教室,满员 60 学生。其中 A 店收费 9000 元 / 月,在满员情况下的税前利润率大概 10%,但实际经营 2 年后的招生人数只达到 50,经营亏损。
B 店收费 6000 元 / 月,满员情况下的税前利润率大概 12%,但实际招生人数只有 35,经营一年亏损 100 多万。
从这里可以看出,最大的问题是招生数不足。实际了解中,我们发现在北京招生数超过 30 人的托育店,寥寥可数。原因有多种:周边小区需求不足、家长认识不够、营销不足。对比一个二线城市的幼儿园,招生数基本在 180-200 人,这导致了两种生意的重要区别。
这里仅仅是理想状态下的数据,实际经营中还会遇到更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人员流失、安全事故、管理成本等,都会增加额外的成本。曾有一个开在商场里的托育店,其中有个学生的奶奶投诉老师虐待、针扎孩子,家长听闻后不依不饶,闹到商场,一时周边舆论哗然,后来查实,原来是奶奶不舍得把孩子放在托育店,想自己带,造谣了 事件。但已经给托育店带来无法挽回的品牌损失,物业考虑到对其他商户的影响,责令其限时搬出。这种事,找谁说理?
从商业角度看,托育是一个极差的生意,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师生比低,收入天花板低。按照标准,幼儿园一个班可以有 20-30 个学生,师生比可以达到是 1V7、1V8,但是对于一个托育机构,1V5 就很高了,1 岁以下只能 1V1,老师成本非常高。而且家长会把托育机构的收费对比幼儿园,比如在北京地区,五六千一个月的幼儿园是中高端,五六千一个月就会觉得贵,但这样的托育大概率要亏损。学生数有限直接导致收入受限,又不能持续提价,成长的天花板极低。
复购率低,客户生命周期短。虽然托育针对 0-3 岁孩子,但实际入园的孩子以 2-3 岁居多。对机构来说,2 岁以下的孩子很难带,安全隐患多,对家长来说,孩子 2 岁之后才放心送到托育机构。这样又会导致复购率低的问题,托育店花了很大价钱招生,孩子待个半年一年就去上幼儿园了,又得重新招。上海的多数托育机构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 " 潮汐现象 ",上半年孩子非常多,但是下半年孩子就少了。原来很多家长送孩子上托育,是因为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先送去托育机构适应半年。
投资回报期长。以 A 店为例,即使从第二年开始能够满员,规范经营后扣除 25% 的企业所得税,利润还剩 46 万元,假设能覆盖第一年的经营亏损,前期的开店投入按 200 万算,至少需要持续盈利 4 年多才能收回投资成本,也就说,到第 7 年,才会有财务上的盈利。
经营不确定性高。3 岁以下孩子的教育,更偏向 " 育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还比较少,即使家长带,磕着碰着也很难免。但在托育店里受伤,遇到通情达理的家长还好,赔个几十万也就相安无事,遇到难缠的托育店就不用开了。而且开业 1-2 年的托育店全是依靠预收款的现金流在支撑,一旦遇到这类事件,很容易现金流就崩了。
这些原因导致出现大范围托育店的亏损,如果再盲目扩张,资金链紧张、破产关店也就在所难免。现在,很多托育机构从直营转向加盟,其实是因为迫不得已,直营店盈利很难,做加盟可以卖加盟费和课程,轻资产运营让现金流好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加盟商,在地方资源和财务上(社保公积金、所得税)有腾挪空间,不规范经营下反而能盈利。
一个投资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成长天花板极其有限、不具备规模效应、高度依赖服务、安全事故难以避免的生意,投资它图个什么?
谈谈出路
虽然托育不是个好生意,但我们不否认托育行业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从政策角度看,国家出台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实际实施中可能被放大、被扭曲。当前幼儿园和托育的政策导向,个人认为是需要调整的。
对于幼儿园,其商业模式更有优势,民营资本投入能激发市场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确实有小部分过度逐利,但政策推行 80% 普惠,把本应民营投入的资金改为政府补贴,但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根本支撑不了大范围的补贴,多地在政策实行中一刀切,中高端幼儿园强行改普惠,园方无法持续经营、家长不满意教学质量降低、政府又遇到阻力,已经陷入僵局。
对于托育,政策一方面鼓励民营资本投入,一方面又对经营标准、证照等要求严格,但托育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其盈利能力差,靠民营资本的投入发展,是不现实的,托育店的大规模亏损已经说明了问题。托育的弱商业强公益属性,反而是需要政府补贴,才能实现合理的发展。
目前做托育店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做富人俱乐部,要么做被动式托管。富人俱乐部类托育店,在北京的收费价格超过 1.5 万元 / 月,满足的是少部分上层家庭的需求,基本都是公司副总以上级别,他们希望孩子接受个性化和科学的早期教育。高昂的价格能保证教学质量和安全,商业上也能实现盈利,但受众群体小决定了只能做小而美的机构。
被动式托管,在北京收费在 4000-6000 元 / 月,客户群体是一二线的 " 后起之秀 " 家庭——白领一族,在城市里刚刚建立自己的家庭,有房贷、车贷,双方的工资都很重要,如果母亲全职带孩子,经济的压力马上就增加,是被动送孩子到托育机构。这类机构严重依赖运营能力:营销、招生、成本控制,如果满园率不足,大概率是要亏损的,但客户群体大,这是未来托育机构能做大规模的一个选择。
托幼一体化,可能是普惠和高端幼儿园的共同选择。单独的托育中心商业模式差,但托育可以和幼儿园结合起来。
80% 幼儿园普惠化的直接影响是收费降低、成本高企、经营亏损,如何创收成为最普遍被关注的话题,由于托育的收费没有限制,现在很多幼儿园通过开托育班创收,弥补收入,降低亏损。
对于高端园来说,在不满园的情况下增加托育班,可以延长服务周期,为自己的幼儿园招生续力,0-3 岁孩子来了之后,未来也可以直接上自己的 3-6 岁的幼儿园。其实托育对于普惠园和高端园都是有需求的。
未来托育 + 幼儿园的托幼一体化模式,将是行业有序发展的最终选择。
资本远远先于产业,往往会带来灾难。经历了一轮投资高潮,资本只担心被落下,不担心失败,因为追求的是概率。是非成败,有谁在乎,资本只会不知疲倦地涌向一个个待开发的新领域,留下产业的一地狼藉,自有人去收拾。
OFO 小黄车的失败,留下遍地单车和千万用户的 100 多块钱押金,毕竟对用户个人影响有限。但教育机构的失败,影响的是家庭的希望和孩子的学习,还有投资教育的信心,最终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很多选择做托育的人,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他们是有教育情怀的,但情怀和商业是两件事,情怀很容易被商业现实一点点蚕食。看到他们的失败,有时候不知道该惋惜,还是该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