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新政下 托育行业正迎来机会 托育研究员将陆续推出《2019托育行业观察报告》系列研究报告,以下分享的是第一部分《2019托育行业观察报告政策篇
原标题:新政下 托育行业正迎来机会
托育研究员将陆续推出《2019托育行业观察报告》系列研究报告,以下分享的是第一部分《2019托育行业观察报告——政策篇》 。
托育行业的风险与机会一部分来自市场需求,另一部分就来自于政策引导。如何把握政策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都十分重要,报告政策篇会从宏观和政策两个方面解读托育政策制定的背景与政策现状,梳理托育行业承载的经济与社会意义。
近几年我国经济放缓,人口红利减退,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预测2030年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该阶段将增加经济发展的难度,如何减缓负增长的到来,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速,是此次托育政策出台的一个宏观背景。
托育政策直接关乎孩子的照护问题,但从深层次原因来看,是想提高新生人口数量,延缓深度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同时释放父母特别是母亲劳动力,继续保持一定时期的人口红利。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减退、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
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计资料表明,2011年之前,独生子女政策覆盖率大概占到全国内地总人口的35.4%;“一孩半” 政策覆盖53.6%的人口;“二孩政策”覆盖9.7%的人口(部分少数民族夫妇;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也可生育两个孩子);三孩及以上的政策覆盖了1.3%的人口(主要是西藏、新疆少数民族游牧民)。
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国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促进新生人口的效用没能够持续太久,到2018年就出现了一定下滑。
从一孩与二孩的占比可以看出,一孩的生育率在下降。在放开生育的法律限制门槛之后,政府需要考虑解决生育的经济和社会门槛。
生育养育一个孩子的支出除了巨大的显性经济成本,还有职场女性的隐形成本,照护的时间成本,三座大山都在阻挡生育率提升。
联合国在此前的研究中表明,入托率对提高母亲产后就业率及生育率有正向作用,入托率成为提升生育率的有力手段。2016、2017年的调研也显示,我国入托需求与入托供给存在缺口,入托率有相当可观的市场空间。
托育市场地域环境
政策带来的利好,对于市场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各地方机构纷纷入局托育市场。从新生人口与经济条件两个角度看地域环境,也并非所有的区域都适合优先开展托育项目,毕竟从目前的政策条件来看,托育机构的经营成本是比较高的,选择合适的区域是第一步。从大的省市地域来比较,新生人口多,经济条件好的区域具备天然的优势,比如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双指标突出的省份。
托育相关政策及情况
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此后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制定了《指导意见》及配套政策,各省市地方紧随其后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发展托育服务。
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里面明确了2020年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初步满足。”从主要任务来看,集中在发展支持,提供落实条件。不过,从目前已出台政策的上海、四川与杭州下城区(征求意见结束,相关政策文件通过)的规范文件来看,标准较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