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上海电教馆馆长张治: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学校该怎么变革? 原标题: 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的产品,但是这么多年学校有没有进化呢?如果学
原标题:上海电教馆馆长张治: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学校该怎么变革?
原标题:
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的产品,但是这么多年学校有没有进化呢?如果学校在进化,它为什么要进化?它会进化到何处去?
我想从三个话题展开。第一,学校为什么会变革?
时代在变。现在这个时代,有人称之为智能时代,有人称之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管怎么样,时代对于孩子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作为学校的教育对象,孩子不再是10年、20年前的孩子,而是成为了数字时代的原住民。
这一切的改变让我们思考,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学校该怎么变革?
中国社会正在拥抱互联网。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时代即将到来。同时,中国提出互联网+的时候,美国提出新硬件时代,德国提出了工业4.0。
机器越来越像人,人会不会越来越像机器呢?传统的教育,把人当成机器一样加工、改造,把人的教育过程,当作一个工业机器人生产的过程。如果学校的育人方式不变革,就会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难以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愉快、更加幸福、更加富有创造力。
我们也在想,当人工智能扑面而来的时候,未来地球上将会消失1亿个工作,也会创造新的1亿个工作,到2030年你要开展的工作,可能现在还没有诞生。怎么应对即将到来的工作机会?人应该做哪些机器不能做的工作?哪些工作是需要外包给机器的?这样的话题,是我们今天谈论学校变革的基石。
学校如果不变,对于我们的教育、青少年来说,就是对社会的辜负,这是教育变革大的背景。
此外,人对于自身的改造也日渐强烈,比如可穿戴、可植入设备,微型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在我们身体里面进行身体指标监测,守护我们的健康。五天前,马斯克发布了第一代脑机接口产品,到2050年前后,随着可植入设备的大量流行,会发现纯生物人日渐稀少。这个情况下,我们的生活方式必然会产生和物质生活以及蛋白质世界之间的强关联。
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正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迭代,从计算智能,到感知智能,到综合智能。有人预计,到2050年前后地球上将有100亿个机器人和人类共存,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开车、洗衣烧菜、批改作业。这时,人类社会就会直面各种问题,我们的法律道德、经典理论、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技术极限都有可能突破。当这样的时代扑面而来时,我们的教育、学校该怎么变革呢?
AI对于人类社会的颠覆,就像大水已经没过膝盖,到2050年就会没过你的喉咙。活法正在改变,学法必然要改变。学法改变的时候,教法该怎么变?当我们教法改变了,我们的学校该怎么变?
第二,学校该怎么变革?
最古老的学校没有文字。人类产生文字最多6000年的时间,文字没有产生之前就有教育,但是有教育不一定有学校,教育不是学校的产物,这个时候往往是长者为师。
农耕时代到来、农耕文明出现时,人类产生了真正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有两个特征:第一,整个社会并没有多少知识。第二,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教育就是传道,学习就是求学,但是能够求学的人非常少。
到了工业时代,出于生产需要,人类需要劳动者具有基本素养。资本家捐钱给政府,政府办学,于是就开始了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为资本家培养合格的工人,因此有一些工业社会的哲学思想体现出来,比如强调规模化,强调标准化,所以我们就有了标准化考试。工业社会还强调流水线,因此学校里面每一个年级教什么都是固定的。工业社会的学校,我称之为学校2.0,特征就是适应工业社会的需求,教学走向大众化,班级授课制成为主流。
中国的教育基本上脱胎于工业时代,我们引入了西方的洋学校,规模化、标准化、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变成工厂,千人一面、千校一面,标准化考试、考场、教学,这成为我们现在学校的烙印。
当我们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的时候,学校进化则开始滞后于时代。
3.0学校有海量的信息知识,信息越来越对称,以个性和创新作为时代标志,学校不再成为生存的必需品。校园边界越来越模糊,就像今天的GET会场就不是一个学校。教师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跨界明星、人工智能虚拟老师都可能成为老师。另外,人工智能开始适用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从虚拟教师到智慧课桌,还有其他的各种平台,都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活跃的场所。学校传统的业务,正在被人工智能和其他的跨界者颠覆。
传统情况下,教育充当智库的角色,往往是保守的象征。怎么让教育超前于时代?有点难,但是历史上有几次是教育走在是时代前列的,比如文艺复兴时期,教育解放很快,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繁荣。
当我们来到数字革命时代的时候,人类会面临选择。第一,主动变革学校,从而主动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让生产力驱动教育的发展,让生产力革传统教育的命,革传统学校的命。
这就是我们的一次选择,既可以主动变革教育,适应时代发展,也可以被动地驱动教育变革。
技术融入教育有三个阶段。第一,把技术作为教学的内容。当我们教这个技术的时候,说明这已经是落后的了,因为它已经是成熟的了。
第二,技术作为教育工具而存在。比如我们用互联网、抖音,用其他各种工具来传播知识,这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作为一种媒介,作为传统教育媒介的加速器,强化了原有的教学范式,但是没有变一个范式。还是在灌输、训练,只不过把人灌变成机灌,教学的流程没有发生再造。
第三,把技术和我们的教育相互结合,变成我们的思维方式,让技术嵌入我们的学习系统,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的创新发展。这个阶段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在这个智能时代或者数字时代我们该教什么,该怎么教,什么可以不教,什么必须要教,这个问题是3.0时代学校必须要思考的。
三个时代的进化,动力系统、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时空、教学活动、教师角色、技术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
最早的教育学以学说为主,一个人提出一个观点,老子、孔子、荀子、柏拉图,提出的思想既不证实也不证伪。到了19世纪,教育学变成了科学。到了上世纪70年代,教育学就不再局限于狭窄的领域,而是和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最近5年,我们在思考教育学逐渐地走向了数字教育学、数据教育学,用技术的方法把教育用于实践,在技术的背景下,重新审判我们的教育理论、教育策略、教育技术、教育资源,构建一个实验台、审判台:我们灌输的教学是不是好,我们的教材是不是适合学生认知,我们的视频是不是适合孩子的德育养成,都要重新审判。
在这个背景下,教师角色从过去的权威变成了组织者、陪伴者和辅助者,我们的学习时空变成了无处不在的学习。未来的学校3.0时代会用数据教学、数据说话、数据决策、数据管理、数据创新,这就是学校进化的趋势。
第三,如果说3.0学校即将到来,会变成什么样?
我提出了13个场景。第一,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数字画像。进学校那天开始,学习、教育的过程就是数据不断采集分析和加工利用的过程,这个数字画像会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
第二,每个教师都有人工智能助手。过去教师的工具就是黑板、粉笔、讲台,将来会有一个“贴身丫鬟”,整个工作量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第三,每一门课程都有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是人工智能进步的阶梯,我们可以根据它开发自适应学习系统,实现个性化教学辅助。
第四,每一项教学业务都可能外包。每一个业务都可能有公司参与进来。未来的校长会非常轻松,就是在后面评估服务、遴选供应商。
第五,每一所学校都是虚拟学校的组成部分。虚拟学校和实体学校是并存的,实体学校和虚拟学校的任务可以做一个切分。虚拟学校做什么实体学校做什么,怎么样切分。未来很多学校都在虚拟学校有它的数字映射。
第六,每一种学习都会被记载。过去我们读书,后来我们读屏。当我们读屏的时候不仅仅把文字变成图片或者流媒体,更多地我们希望屏幕也会读你,你的眼睛运动、表情变化、互联网操作行为和结果,从而更了解你,更好地服务你。
第七,每个人作业都不一样。现在学校里老师把一个班分三层已经很不容易了,在技术的服务下,我们可以做到每个人作业都不一样,这些靠传统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
第八,每个人的学程都是定制的。过去是流水线作业、标准化教育方式,未来的学校3.0时代,学制概念将基本消亡,弹性学制会大行其道。
第九,每一种学习方式都被尊重。未来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会逐渐地挤压传统以考试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催生多样的思维方式。
第十,每一场教育都注重协作共生。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学生之间不是竞争关系,更多强调协作共生。这个共生既包括人和人之间的共生,也包括学校和人脑的合作,学校和孩子的天性合作。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好玩、好胜,我就要呵护好这些。
第十一,每个家庭都会形成独特的教育场。过去总是把学校和家里的关系分得很清,实际上一个人的孕育过程不是这么切分的,而是一个立体化的育人场。将来的学校要经营好每一个家庭,让每一个家庭的教育场都发挥正向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效果。
第十二,每一件装备都趋向智能化。有更多的智慧产品会在学校中涌现出来。
第十三,每一所学校都被隐性课程怀抱。今天的GET会场就像是一个隐性的课程,除此之外博物馆、运动会、电影节都有可能会变成隐性课程。未来的学校一定是非常注重隐性课程设计的。
这13个场景,有些已经到来,有些正在赶来。我们面临的时代,是过去未去,未来已来,这就是学校3.0所处的时代背景。
大家会觉得迷茫,我们还要不要到学校去?到学校去是为了交流,交流为了印证,印证是为了帮助我们发现自己。人不能被教,只能帮助他发现自己。我们学校里面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交流、印证,这是到学校去的原因。
第二,学习到底如何发生。学习的发生是一个人在与人、物、环境交互当中建构概念、经历的过程,交流情感、增强体质、建立信念、发现自己,这都是学习的结果。
第三,技术可以帮助教育做什么。技术非常擅长加快概念的建构、分布学习资源、加强感官刺激、增进学习的反馈。但是技术不能代替情感、体验、交流。
有人曾说过,教育的过程就像一片树叶摇动另外一片树叶,教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事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行业是难以被消亡的。很多工作会被改变、替代,需要老师投入爱心的这些工作,永远不可能消亡。
原标题:盘点!OSSD课程申请全球TOP大学有哪些优势? OSSD全称为Ontario Secondary
快资讯2024-04-08 1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