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在大学教授界 一门心思教书的并不受待见 在大学教授界,一门心思教书的不受待见。都说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讲课高手嘛,一辈子做讲
原标题:在大学教授界 一门心思教书的并不受待见
在大学教授界,一门心思教书的不受待见。都说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讲课高手嘛,一辈子做讲师。
不过,最近南京林业大学蒋华松老师,成为该校第一位“教学专长型”教授。蒋老师此次入围,无一篇论文,无一分科研,全靠教学硬实力。
南京林业大学这一评审政策在全国高校中走在前列,不过这也是大势所趋。
摸索
要坐南京林业大学“教学专长型”教授的头把交椅,当然是需要一些资本的。
在南林大校园里,蒋华松是个名人,因为每一届南林学生中,有十分之一都上过他的课。
他是学生心目中的魅力教师,被誉为“南林高数演讲家”,南林大校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华松上课有三宝:案例、板书、喝水少。
2019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发布《南京林业大学教学专长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试行)》,学校在对蒋华松这类教师进行职称评聘时,将教学业绩取代科研业绩。
无独有偶,南京理工大学教师黄振友,凭借自身教学实力及成绩,2018年成为南京理工大学第一位“教学为主型”教授。
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开始摸索“教学型教授”的评定路径。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发布《教学型教授职称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决定设置教学型教授岗位。2016年,山东大学决定试点教学型教授评定,以鼓励教师不断钻研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强省如湖北,早早布局职称分类评审。2015年湖北省属高校、高职院校正高职称中,教学为主型227人,科研为主型仅12人。
除了职称上的鼓励,不少大学也推出了教学奖金。比如浙江大学设立的“永平奖教金”、武汉大学设立的“本科 教学业绩奖”,以及广东财经大学2019年出台的《本科教育教学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对教学科研进行同等奖励。
其中,浙江大学设立的“永平奖教金”,杰出教学贡献奖每人奖励100万元、教学贡献奖每人奖励10万元、教学贡献提名奖每人奖励5万元。
本分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南京林业大学校长王浩表示,大学最本职的任务是教书育人,科研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回归教学本分。
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跟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两千多所大学应该分层次、分功能,中国不需要那么多研究型大学。
在美国,大学分两类,一类研究型,一类教学型,泾渭分明。美国一共有3000多所大学,其中研究型大学只占20%,教学型大学则占70%。
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正式进入普及化时代。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约只有10%的高校,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
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程中,大学生在校人数飞速增长,相比之下,高校教职工人数的增长,却一直处于相对迟缓状态。
自1998年至2017年的20年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年均增长率为10.49%,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人数年均增长率仅为4.69%。
随着师生数量差距拉大,事关教学质量的生师比问题也越发严峻。1998年生师比为11.6:1,到2017年这个数据升至17.5:1。原本教学的老师就缺,又都跑去做科研,谁来给学生上课呢?
更何况,教育部对大学教学环节,近年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年8月22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通知》,要求淘汰“水课”,并打造“金课”。
教师的评价,也不再唯论文、唯科研。2018年10月23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使得高校逐渐重视教师教学工作,不再独以论文来评价教师的能力。
困境
在大学以往的职称评比中,最看重的就是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导致“教得好”不如“写得好”,深谙教学的教师反而晋升难,成为当前许多高校职称评选的现状。
从教33年的蒋华松老师,此前在副教授岗位上一待就是12年。相反,一些三十来岁的教师早早就有了教授职称。
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副处长韩建刚解释,不是蒋老师不够转正资格,而是他突出的教学成绩在原有的职称评价体系中并没有太多优势。
如今,南林大评出首位“教学专长型”教授。相比以往对科研业绩的量化,考核教学业绩不是一件容易事。由于首次实行,评价体系并非完美。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跟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虽然一些学校提出了概念,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措施,但教学型教授评定的机制、规则,依然没有研究型教授那么明晰、刚性。”
如何在这个新标准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是问题所在,不少人因此担心,这会完全变成走后门走关系以及打击不拍马屁教师的活动。
虽然一些大学评出了首位“教学型”教授,但现实不那么乐观。储朝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大多数教授还是倾向于评研究型教授,并不倾向于评教学型教授。”
储朝晖认为,这背后还存在一个观念问题,即研究型教授才是教授,教学型教授低人一等。
因为要在教学领域 ,同样需要教师杰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旦教师做科研很难有成绩,教学型教授也很难做好。这就形成了教学型教授的吸引力不够大。
厦门大学教授谢作栩也跟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缺乏科研意识、做不好研究、带不好实践的教师,是教不好大学生的。”
谢作栩认为,大学教学过程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生产,大学教学过程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科研性,这是其区别于中小学的本质特征。
因此专家提醒,在今后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说评教学型教授就好、研究型教授就是不好,而是要综合评价它的效果。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但“教得好”也要经得起质疑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