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陪伴的方式有很多 工作忙不是爸爸缺席家庭教育的理由 诚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分工方式,如今有很多不吝给予孩子陪伴和支持的父亲,但仍
原标题:陪伴的方式有很多 工作忙不是爸爸缺席家庭教育的理由
诚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分工方式,如今有很多不吝给予孩子陪伴和支持的父亲,但仍然有很多在育儿方面陪伴缺位、处于迷茫状态的父亲。
父亲更多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有何益处? 父亲如何提高对孩子的陪伴质量?一起来看——
“只准爸爸参加,不得请假”
“好爸爸家长会”前,该校副校长表示: “不是所有爸爸都有能力引导好孩子,希望通过‘好爸爸家长会’进行‘始业教育’,让他们知道初中阶段该如何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的变化,陪伴孩子顺利度过。 ”
为参加家长会,几位学生爸爸特意从外地赶回,其中一位在福建出差,乘动车赶回杭州,会后又抢票返程完成工作。
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家长会的主角选定为爸爸。
2020年11月,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蔚斗小学四年级召开家长会,要求须由父亲参加。
去年底,浙江省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小学部高段的“家长开放日”要求爸爸们尽量到校,五、六年级有近90%的学生爸爸参加了家长会和亲子运动会,收到写有“爸爸优点”和“最想对爸爸说的话”的亲情卡。
“爸爸开放日”“爸爸助教”也是不少学校的选择。
去年11月,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智慧爸爸进课堂”,来自各行业的14位爸爸登上讲台。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滨河小学家长开放日提出“只准爸爸参加,不得请假”,爸爸和孩子们一起做面食、玩游戏。
浙江省杭州市沈塘桥幼儿园招募“爸爸运动团”,由爸爸们轮流带领各班的晨间锻炼。
今年4月,湖北省宜都市王家畈镇中心幼儿园的“爸爸进校园”活动中,由爸爸为中班孩子讲述“种子发芽”,进行安全教育。
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有良好促进作用
2020年由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 0-17岁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辅导作业和接送主要由母亲承担的分别占76.1%、67.5%和63.6%。她们不仅要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还承担了大部分家庭教育职责:入园择校、兴趣班选择、习惯养成、亲子阅读、日常学习、未来规划……
有太多的研究证实,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化发展、伦理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现实是,有些父亲常因工作忙、经济压力大而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和照顾。
对于大多数中国传统家庭而言,母亲在孩子饮食起居、习惯养成、学业规划、作业辅导等家庭教育中的确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然而,孩子的成长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家庭教育不能变成“一个人的战斗”,父亲在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维护家庭和睦氛围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也不应缺位。
父亲须建立对自我角色的正确认知
对自身角色和责任认知不足,是有些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的重要原因。
当下有些父亲在主观上缺乏参与孩子教育的意愿,许多家庭中教育孩子的责任主要由母亲承担,父亲成为所谓的“影子父亲”。
这种情况往往加剧独自承担孩子教育重任的母亲的焦虑,并容易引起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失控。
父亲该如何在认知上正视自我角色呢?
其一,要建立正确认知,了解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好孩子是最重要的事,形成对父亲角色和作用的充分认知。
其二,要具备自我反省意识,要探视和省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不妨从孩子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和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
其三,要有意识地去学习借鉴,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和完善自我。父亲们不妨从其他 的父亲身上吸取长处,成为更称职的父亲。
父亲参与教育的关键在于高质量陪伴
父亲的高质量陪伴,是指父亲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双方都能感受到彼此存在的场域下,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为目的,受到亲子关系、孩子反应、陪伴情形所影响的特有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主要体现为父亲在陪伴孩子过程中,与孩子的情感互动、陪伴时间的稳定与频率、在物质与情感上的支持性表现、丰富的陪伴内容等。
现实中,许多父亲不是不想陪伴孩子,也不是不想和孩子交流,而是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
因此,多学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从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出发,进行更为科学的家庭教育是父亲们需要补的重要一课。
《2023中国青少年家庭教育白皮书》显示,有提升自我教育能力认知的家长,有主动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意愿的家长,家庭教育效果更有优势,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更为融洽。
补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常识,了解孩子年龄特点、个性特点,从而真正认识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解决不会陪孩子的问题。
父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陪伴质量:
一是努力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当父亲抛开成人的观点,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时,便能明白许多在育儿过程中的困惑,更容易与孩子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
二是提供心灵和行为上的双重陪伴。高质量的陪伴是一种心与心的联结,如可以通过共读一本好书、共看一部电影、共享一顿美食、共玩一个游戏,让孩子感受到父亲对他的重视和在用心感受他的想法并积极回应。
三是“小而精”的陪伴依然有效。倘若父亲能够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比如全心全意、心无旁骛地陪伴孩子15分钟,亦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此外,当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更多时,母亲往往对婚姻的满意度会更高。
在一个婚姻关系稳定、气氛和谐的家庭中,孩子更容易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也更容易对孩子施加积极影响。因此,要发挥父亲的教育作用,需要父母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来共同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