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隐蔽的掐尖招生被央视曝光!双减后的教育已走偏 真悲哀 有时候父母不想卷孩子、不想鸡娃,但是环境逼得我们不得不鸡娃,真的非常悲哀!
原标题:隐蔽的“掐尖招生”被央视曝光!双减后的教育已走偏 真悲哀
有时候父母不想卷孩子、不想鸡娃,但是环境逼得我们不得不鸡娃,真的非常悲哀!
01
她只是没卷过别人,就从优等生沦落到差等生
朋友的孩子晓彤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从上小学开始就是班级里的尖子生,小学之后,上的是市里最好的初中。
本来应该是意气风发的年龄,但是,初一上了一个学期之后,晓彤休学了,原因是她失眠、焦虑,查出来重度抑郁症。
小学阶段,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晓彤一直都是老师和同学眼里的优等生,上初中以后,她觉得自己一样可以很优秀。
小学毕业的暑假,恰好妈妈的身体不太好,晓彤就放松了一个暑假,没有参加培训班之类的学习,照顾妈妈,也让自己轻松一下。
结果开学以后,晓彤就傻眼了。
在这所重点中学里,班上四十多个同学,几乎都已经学完了初一上学期的课程,而且发现很多同学着手学习初二的知识了。
晓彤经了解发现,原来同学们是在假期就把初一知识学完了。
老师上课时,少部分没有提前学的同学等于在学新知识,而那些提前学的同学等于已经在复习和查漏补缺了,这个是很大的差距了。
所以,进班考试的时候,晓彤的成绩是班级第五名,而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她是班里倒数第三名。
晓彤经过种种努力,成绩也没有赶上去,一直是班里倒数。
因为老师讲课的进度非常快,大部分同学能跟得上节奏的,都是比老师、比同学快人一步的那些学生。
晓彤从一个老师喜爱的尖子生,到班级里的倒数差生,心理上的落差非常大。
她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有用,你在发奋学习,别人比你更努力,比你天资更聪颖,别人也是全市里拔尖儿的好学生。
这些尖子生聚到一起的时候,学习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02
“掐尖儿”招生被曝光,教育是静待花开,不是揠苗助长
“双减”行动一直都在执行,小学、初中都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怎么会这么卷呢?
为了迎合一部分家长的需求,发展自己的利益,一些学校也算是把“掐尖儿”招生做到了极致。
前些日子,北京小升初有学校“掐尖招生”被央视曝光了,学校通过违规手段,四处招收尖子生,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手段可谓是非常“高明”了。
记者暗访得知,学校进行选拔考试,一般都是有暗号的,名义上是校园开放日、家长说明会,实则是进行招生考试。
记者报名后,发现:家长带着孩子进入学校,孩子就被安排到考场进行考试,考试结束以后,孩子再到操场和家长汇合。
一套操作下来行云流水一般,双方都心照不宣。
学校除了这种招生的暗箱操作,还有举行各种竞赛,打着夏令营、冬令营、研学的幌子,进行招生。
还有的学校不会直接考试,而是通过孩子的“简历”招生,对孩子小学的各种证书、奖状进行统计,择优录取学生。
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本来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现在却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家长们绞尽脑汁,花大笔的钱,就是为了给孩子一张名校的“入场券”。
03
超高的升学率背后,是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
进入一所好的初中、高中,孩子就一定能够考一所好的大学吗?也许概率会大一点,但是,也是孩子被“卷”起来的开始。
一所好的学校,孩子进入里面还会被层层选拔,进入“实验班”“清北班”,班级里还有各种小组,让你清楚知道每一次考试的分数,都是在班级里的定位。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孩子在学校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早晨太阳还没有起来,孩子已经开始晨读了,晚上狗都已经睡觉了,孩子还在写作业。
“额头的痘痘,鼻子上的镜框,眼底的黑眼圈”,孩子不像是十几岁的少年,反而像已经垂暮之年的老人,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很多爸爸妈妈工作的时候,吐槽工作单位“996”,孩子的学习时间远远超过这个,有的学生一个月放假一天,每天都在高压状态下运转,像一个学习和考试的“机器”。
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大大小小的医院精神科里,挤满了孩子。
孩子跳楼、自杀的新闻屡屡曝光,学校吓得教学楼、宿舍楼全部都装上安全网。
有关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的比例高达24.6%,这是多么惊人的数据啊!
04
内卷时代,家长要保持理性
清华大学刘瑜教授说:“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不是非要把小草培养成参天大树,而是要把一棵小草培养出一棵美好的小草、健康的小草。”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学习成绩、名利、能力都没有身心健康重要。我们要把养育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面对教育“内卷”的现状,家长要保持理性心态:一个孩子是不是优秀,这是一个多方面综合考虑的问题,学习成绩不是唯一标准,家长避免过度焦虑和跟风,要建立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
孩子都是 的,家长除了学习成绩,多了解孩子特点,发掘孩子的兴趣和优势,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孩子高尚的品德、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把孩子的素质提高,学习成绩也不会差。
教育是静待花开,茉莉和玫瑰都是美的,没有人可以定义孩子的人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家长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尊重,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轨迹去成长和探索,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