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家长注意!如果不断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孩子就会慢慢固化这种不良行为 当我们被要求不去想或不去做一件事时,我们的注意力就已经集中到这件
原标题:家长注意!如果不断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孩子就会慢慢固化这种不良行为
当我们被要求不去想或不去做一件事时,我们的注意力就已经集中到这件事上了,从而使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放弃对这件事的关注。这便是心理学上的“白熊效应”。
家长给孩子贴标签,就像诅咒,孩子会像中了魔似的,不断向家长验证:您的标签贴得完全正确
今年的亲子夏令营开营不到半天,我就发现家长们有一个共同的坏习惯:给孩子贴标签。
姚女士指责儿子:“你这孩子,又乱扔东西,总是这么邋遢!”
杜先生当着儿子的面跟另一位妈妈客气:“我家东东胆儿小,您别介意啊!”
宋女士在自我介绍时说:“我儿子哪儿都好,就是做事马虎,不专心。”
……
来参加夏令营的都是2~4岁的孩子,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却被家长贴上了各种各样的负面标签,实在荒唐。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讲,家长给孩子贴标签是很坏的习惯,若不及时纠正,有可能对孩子的成长构成危害。
在晚饭后的讨论会上,我表达自己的担忧时,却遭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反对:
“帮孩子改掉毛病,不是家长的责任吗?”
“孩子明明有缺点,为什么不能敲打敲打?”
“纠偏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嘛,哪里错了?”
我耐心地解释,孩子的身体和大脑正在发育,尚不成熟,会出现一些在家长看来糟糕的行为,这些只是阶段性的,但家长却很容易上纲上线,将其解读为“问题”。比如——
7个月左右的孩子会产生陌生焦虑,被不熟悉的人看一眼就哭,容易被家长解读为“胆小怕生”。
1岁左右的孩子进入手的敏感期,喜欢摔东西、打人,容易被家长解读为“手贱”。
2岁左右的孩子进入人生第一个叛逆期,自我意识强烈,情绪控制能力弱,喜欢与家长作对,容易被家长解读为“不知好歹”“脾气倔”。
2岁左右是孩子的语言学习期,有的孩子会出现“嘴巴跟不上大脑”的现象,说话重复多、停顿多,容易被家长解读为“结巴”。
2岁半的孩子开始有物权意识,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碰,常常被家长解读为“自私”。
3岁左右的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凡事要求完美,规矩特别多,会被解读为“洁癖”“强迫症”。
凡此种种,都是特定年龄出现的短暂性行为,恰恰证明孩子在成长,是好事。只要家长稍加引导,淡化处理,特殊时期过去了,这种行为就会逐渐消失。
但是,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的这些行为是“毛病”,逼迫孩子改正,不仅是强人所难,闹得鸡飞狗跳,而且会殃及亲子关系,甚至导致孩子出现认知障碍等心理问题。所以,家长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要多些耐心,静观其变,多一些容错意识。
除了年龄特点,孩子的行为也受性格特点影响,而性格不是家长的几句唠叨就能改变的。家长应该全面认识性格的优点和缺点,不可片面地解读孩子的行为。比如——
有些孩子所谓的“胆小”只不过是性格内向、敏感,对于陌生的环境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这类孩子的许多优点,如善于观察、行为谨慎、做事有耐心等,往往被家长忽视。
有些孩子特别敏感,情绪变化特别大,经常让家长抓狂,但是这种孩子活泼敏捷、富于创造性、精力充沛、情感细腻。
孩子的性格不可能是完美的,就像有光就有影,家长只要想挑毛病,一定挑得出来。
家长给孩子贴标签,不断强调孩子的毛病,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掉毛病,反而会让孩子固化这些行为。
对孩子来说,家长是神一般的存在,神说他有毛病,他会接受这样的评价,然后慢慢地内化成自我评价:我就是胆小,我就是邋遢,我就是爱打人……
当孩子接受了这样的“人设”,再有类似的行为,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我从小就有这样的毛病,我也没办法。
家长给孩子贴标签,就像诅咒,孩子会像中了魔似的,不断向家长验证:您的标签贴得完全正确。
当我们被要求不去想或不去做一件事时,我们的注意力就已经集中到这件事上了,从而使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放弃对这件事的关注
对于我的解释,大多数家长表示认可,但情感上还是难以接受。
姚女士的质疑颇具代表性:“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不能提醒孩子别犯错?”
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和家长们玩一个小游戏。我请家长们闭上眼冥想3分钟,什么都可以想,就是不能想白色的猫。
冥想结束,我问大家想到了什么,不出所料,大家异口同声:“白猫。”
我告诉家长们,我们玩的游戏,其实是重做了一遍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做过的一个实验,不同的是,丹尼尔不让实验对象想的是白熊。
实验结果表明:当我们被要求不去想或不去做一件事时,我们的注意力就已经集中到这件事上了,从而使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放弃对这件事的关注。这便是心理学上的“白熊效应”。
“白熊效应”的产生机制有两个要点:
第一,当我们要求自己不去想白熊时,大脑便开始进行“自主监视”,监视思维是否还在想白熊。所谓监视,其实是比对,即将当下想到的事物与白熊进行比对,看是否一致。所以,每比对一次,白熊的形象就出现一次,监视就变成了强调。
第二,我们的大脑在分析处理信息时,习惯首先分析每个词语的含义,然后再对由词语组成的句子进行分析。当我们被要求“不要去想白熊”时,大脑收集到的信息是“不要”和“白熊”,先对这两个词进行解析,于是大脑中出现了白熊的形象。然后再对句子进行分析,大脑才明白“不要去想白熊”的含义,但白熊画面在大脑理解整个句子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此时已无可挽回。
家长们恍然大悟——
“难怪孩子屡教不改,原来我一直在做相反的事!”
“天哪!原来唠叨孩子不要打人是在提醒孩子打人!这些年我都在干什么?”
“太神奇了!以后跟孩子说话一定要三思啊!”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汉语博大精深,同样一件事情,有多种说法,何必专挑负面词汇来打击孩子呢
不给孩子贴标签、规避“白熊效应”,家长应该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呢?
1.纠错要对事不对人
发现孩子打人,家长可以说:“孩子,你打人是不对的。”不要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暴力!你是个爱打人的坏孩子!”
发现孩子乱扔东西,家长可以说:“宝贝,你这样乱扔东西,用的时候就找不到了。”不要说:“你总是这个样子,邋邋遢遢的,和你爹一个样!”
发现孩子破坏玩具,家长可以说:“你把玩具弄坏了,就没办法玩了!”不要说:“你是个小破坏狂,看你都弄坏多少玩具了!”
对事不对人的说话方式,潜台词是:你是好孩子,我爱你,只是你的坏行为我无法接受。这种说话方式会让孩子在明白错误的同时保留自尊,只有他不认为自己是坏孩子,才有可能用好孩子的标准要求自己。
2.提醒要正面阐述
家长在制定家规或日常提醒孩子时,要避免否定式话语,多采用正面阐述的方式。
否定式话语包括:不要打人骂人;不许在电影院大声喧哗;不准在教室的墙上乱写乱画;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去幼儿园不能迟到。
换成正面阐述则是: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在电影院要保持安静,别影响别人;要爱护公共财物,共同营造良好环境;过马路要注意安全;按时到幼儿园是我们应该做的。
3.评价孩子时避免使用负面词汇
评价孩子时,家长要尽量用中性词汇,不要使用负面词汇。比如,胆小可以是“谨慎”,脾气暴躁可以是“情绪容易激动”,迟钝可以是“不敏感”,淘气可以是“精力过于旺盛”。
这种评价方式同样适用于那些因为年龄特点而产生阶段性行为问题的孩子,给他们宽松的时间和空间逐渐改正。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第一个权威的角色,所以,来自家长的评价对孩子非同小可,家长随口的一句批评,可能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孩子天真单纯,家长怎样评价他,他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子,很难改变。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汉语博大精深,同样一件事情,有多种说法,何必专挑负面词汇来打击孩子呢?
4.直面焦虑,采取行动
最后,我提醒家长们,“白熊效应”不仅容易伤害孩子,也可能伤害家长。生活中的各种焦虑,会变成一头头白熊。比如教育内卷,就是通过“白熊效应”折磨家长的。
听说某某同事的孩子报了演讲班,听说某某亲戚的孩子会背100首唐诗,作为家长,我们难免为自家孩子担忧。尽管我们内心抗拒这种担忧,但不愉快的念头挥之不去,让我们对未来越来越焦虑。接下来,我们会不自觉地把焦虑向孩子身上转嫁,加重孩子的学习压力。
我们无力改变教育内卷的局面,但可以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既然无法避免恐慌的念头出现,无法避免消极情绪突然来袭,那就坦然面对,不为这些消极情绪而苦恼,也不要否定它、试图赶走它。因为越想控制,越是强化消极情绪的存在。
相反,当消极情绪出现时,我们可以理智接纳它,然后直面它,马上着手去做与焦虑有关的事情。
比如,家长发现孩子不合群,觉得应该有所改变,可以购买相关绘本、视频,与孩子一起阅读、观看,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认识到友谊的美好,产生人际交往的渴望。同时,家长的焦虑也会逐渐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