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毕业于刑警学院的高材生到农村派出所当学徒 武汉经开区公安分局湘口街派出所挂职副所长鲍倪诚,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去年9月,他成为武汉
原标题:毕业于刑警学院的高材生到农村派出所当学徒
武汉经开区公安分局湘口街派出所挂职副所长鲍倪诚,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去年9月,他成为武汉公安224名挂职副所长其中的一员。他挂职的派出所在大家眼里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所里年轻人少、警力不足,加上他一共才8名民警。因地理位置偏远,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口子所”,辖区与洪湖、仙桃、蔡甸毗邻接壤,流动人口多,治安形势复杂,经济相对落后。然而,这个平凡的农村“口子所”却有着令他难忘的挂职故事。
“身至”更要“心至”,“挂”出真本事
为了让他这个城里来的“新兵”能够尽快融入岗位,所长江涛亲自当起了师父。“小鲍,农村派出所的工作干起来还是很有趣的,你慢慢就能体会到。”起初,鲍倪诚并不了解师父眼里的有趣指的是什么,这里人烟稀少,映入眼帘的除了稻田就是玉米地。在同事们眼里,师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村村通”,村湾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几乎都清楚。
去年11月,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婆婆向派出所求助,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伴走失了。老人住处比较偏僻,条件十分有限,鲍倪诚的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师父看到他有些沮丧,问道:“村里的几处关键位置是不是都去看了,江堤上去巡查了没有,村口的那条沟渠去了没有?没有视频监控的地方我们是不是都走到看到了?”师父的一番话点醒了他,缺乏现代化的视频条件支撑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历经3个多小时,他和同事穿过一排排玉米地、淌过一条条沟渠四处搜寻,一路上,还有不少村民主动向民警们提供“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出警民警最终在江堤边的树林里找到了冻得瑟瑟发抖的老人。把老人送回家后,鲍倪诚又给他们送去了热腾腾的饭菜,老婆婆拉着他的手一个劲地道谢。一起简单的求助警情,让他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现在看来,人熟、地熟、事熟 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传统的脚板警务+现代的数字警务都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法宝。作为挂职副所长,从机关到基层的鲍所长开始融入湘口、了解湘口,学湘口话、做湘口人。
“做实”更要“做细”,“挂”出新作为
作为警校生,在这一年的挂职工作中,鲍倪诚时常用专业警种的角度服务支撑所里的业务工作。
今年2月,他接到分局预警,一名群众疑似接到诈骗电话。然而,当事人的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民警始终无法与其联系。时间就是金钱,慢一点,群众的血汗钱就很有可能保不住。
通过研判,鲍倪诚查询到此人的网购信息,经过反复比对,确认了当事人的家庭住址。事不宜迟、马上出发,凭借着几个月的用心学习,他再也不是那个连辖区情况都不熟的“外马”,从哪条路走得更近就已经了然于心。7分半钟,鲍倪诚和同事赶到了当事人家里,19万元辛苦钱在即将被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时被成功拦截劝阻,群众的钱袋子保住了!这是一次与时间赛跑的出警,让他对农村派出所的“两队一室”改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有时间,鲍倪诚就向所长请教。
在全所同事们的支持下,他结合辖区实际,决定来一次先行先试。警力虽少,民力无穷。依托互联网+思维,整合现有警力资源和街道网格力量,发挥乡里乡亲人熟事熟的优势,建立起派出所主防“1+1+N”(即:派出所+街道+村级综治力量)新模式,真正让接警更快、处警更优、破案更高效、群众更满意。在湘口街派出所,只要有任务,大家都是争着干、抢着干,效能提升了,许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