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食堂撤凳子学生站着吃饭 找苦吃是中式教育的执念 翻开小学的同学录,笔者从一名特困生的留言中发现,他的座右铭是:苦难是人生的导师。但
原标题:食堂撤凳子学生站着吃饭 “找苦吃”是中式教育的执念
翻开小学的同学录,笔者从一名特困生的留言中发现,他的座右铭是:苦难是人生的导师。但如果你了解他的过往, 会跟着难受。
他从小父母离异,家长都不靠谱;爷爷奶奶经济条件又非常差,基本的学费、校服钱都很吃力。加上我们班主任人品不咋样,偶尔还因此嘲讽他。
如果说苦难真是所谓的“导师”,相信每个有爱的人,都不希望这种苦头降临。以前歌颂苦难,是因为客观环境真的没法让人太幸福。可这么多年过去,我们明明能过好点的日子,为何还是这样?
食堂故意不摆凳子,小学生弯腰吃饭备受争议
开学在某种程度上,就如同“照妖镜”一般,映射出很多或是奇葩或是无奈的现象。比如,学费不收了,课外书、床单被罩、校服这些费用,却比外面更高。
在大家眼里,北京属于教育资源发达、教育理念比较前卫的地区。但有所学校的规定,让不少网友出乎意料。食堂故意不摆放凳子,要求小学生站着吃。
根据当地家长的说法,三年级以上都不可以用凳子,这样做是“培养意志品质”。而且,虽然撤去凳子,但桌子的高度没有变化。
于是这些小学生只能弯腰吃饭,有人捧着餐盘;不过太长时间也会累手腕,万一没拿好弄别人身上菜汤就不好了。所以更多同学会弯下腰,颈部、胃部要窝着,很不舒服。
这样的场景备受争议。许多网友直言:不知道这种操作的意义何在?为考验学生们胃部和颈椎的承受能力?
如果是出门在外,偶尔没有办法,将就可以。但明明学校里可以好好坐下吃饭,为何非要学生们站着、窝着。
倘若真是特别贫困的山区小学,买不起凳子也罢了。但看餐食和环境,明显是故意让学生通过吃苦来证明“自己不是温室的花朵”。这种逻辑,真的太令人无语了。
“找苦吃”是中式教育的执念,挫折教育经常被误解
看到评论区大部分人都持反感的态度,让人放心了,只能说大家越来越不接受“传统套路”和拎不清的培养逻辑。
但依旧有少数家长觉得,这样做太好了,理由是“现在的学生过得太舒服,唯有多吃点苦头才能坚强”。其实如果是相对落后的村镇学校这样做不意外。
想不到北京的小学也有这种做法,“找苦吃”似乎成为中式教育的执念。他们认为,吃的苦头越多学生的生命力越顽强。挫折越多,越能适应劳苦的人生。
甚至还能把这跟“爱国教育”关联到一起,认为只有给学生们些苦头,他们才能“忆苦思甜”;才能感恩现在和平年代的幸福。
理论上这个初心倒是没错,但就事论事的话,有些“找苦吃”的方式,压根跟教育没多大关系;反而像是培养“奴性”。
让你站着吃你不能坐着,让你剪成假小子的头发你就不能以梳辫子为美;培养“ 服从”的姿态早已超过了忆苦思甜的性质。
而关于挫折的价值,这么多年来许多家长也没有在认知上得以进步。把这种教育误解成“只要打击学生、让娃啥都别顺利”,就代表他们能“越挫越勇”,无奈而可笑。
不必要的教育方式,家长需要配合吗
真正的挫折教育, 不是使劲让学生们感受苦难;这是最为浅薄和简单粗暴的理解。罗翔老师曾直言,别相信什么“压力才能化作动力”。
压力太大、承受的太多,只会让学生们转化成心理或身体的疾病。那么如果看到学校或班主任,在某些问题上进行没必要、纯属训练“奴性”的培养方式,家长该配合学校吗?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比如上面提到的,特意不让坐着吃饭。学生这些姿势其实反倒容易造成胃部不适,可是家长一己之力去反对,往往没有多少实质的效果。
我们日常学习中,也不可能对学校所有质疑都弄到网上让互联网舆论去解决。家长们可以“有原则有方法地配合”。既不用直接跟学校唱反调,但也可以提醒学生:并非学校所有做法都对。
然后教会学生在尽量保护自己的状态下,配合学校的规则。毕竟在人家那里上学,我们处于“弱势”。同时提醒学生站着吃饭时如何找到对身体影响较小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