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高校行政岗 也搞非升即走这一套? 当前,各大高校行政岗编制收紧,甚至大面积取消编制已经蔚然成风。 麦可思研究曾撰文介绍过行政岗编制渐
原标题:高校行政岗 也搞“非升即走”这一套?
当前,各大高校行政岗编制收紧,甚至大面积取消编制已经蔚然成风。
麦可思研究曾撰文介绍过行政岗编制“渐行渐远”的现状,以及取消编制后高校对行政教师的考核办法。
从有编到非编,曾被誉为神仙职位最有“躺平”潜力的高校行政跌入凡间。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渐入佳境,高校职员聘任制度大行其道,近期,我们注意到针对行政人员的预聘制出现在了招聘启事之中,“非升即走”之风已经吹到行政岗位了?
官宣:行政岗预聘制,来了!
早在2000年,国家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在高等学校工作人员中“全面推行聘用(聘任)制度”,就为去编制、合同上岗拉开了序幕。此后一系列文件出台,大政方针定调,高校人事改革风潮涌动。
2020年1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快高校教师编制岗位管理改革,提出高校可采取多元化聘用方式自主灵活用人,实施岗位聘期制管理,进一步探索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等管理方式,落实并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
“预聘——长聘”制度即高校教师谈之色变的“非升即走”制度。予新进教师一定年数的试用期,签订短期“预聘”合同,试用期满教师接受考核,若通过考核,可进入“长聘”序列,获终身教职,反之必须离职。
“预聘——长聘”制度在教学科研岗教师的聘任中已是常态,“非升即走”无疑对教师教学和科研带来了极大压力,但同时激发了工作动力与活力,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不无裨益。
同样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行政人员是保障良好教学环境,确保高校高效率运作的重要力量,如何调动这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对其工作质量和成效进行客观、科学的绩效评价,已成为各大院校关注的问题。
“非升即走”的预聘制聘任制度正在成为不少高校选择的途径。
多所211、985已然施行 考核标准明确!
2022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网站发布了《2023年度公开招聘辅导员、职员启事》,招录45名辅导员和14名职员,并明确表示,为加强学校思政队伍建设,辅导员以事业编制引进;职员按照预聘制引进,合同期满达到考核要求者,聘为事业编制人员。
云南民族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对管理岗、专业技术岗等行政人员也采取预聘制管理,在招聘公告中明确表示“正式聘用后以预聘制身份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参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校开始对辅导员岗位也实行预聘制。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布的2023年专职辅导员招聘计划明确,专职辅导员为该校专事业编制人员,学校提供有竞争力的年薪,并可协助解决北京户口。不过,学校对新入职专职辅导员(具有副高或以下职称的外单位调入人员、高校应届毕业生、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非定向出站博士后)实行预聘制, 聘期内(三年)须完成相应聘期任务,聘期考核合格方可续聘并转为常规聘用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于今年3月17日发布的辅导员招聘公告,欲聘任6名辅导员,均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预聘长聘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实行预聘长聘制管理。
该校规定,辅导员采用预聘采取“3年+3年”的合约聘期制进行管理。预聘采取“3年+3年”的合约聘期制,每个聘期3年,共计6年,其中首聘期含3个月试用期,长聘采取无固定期限的合约聘期制。根据聘用合同和岗位任务书等材料文件。学校和二级单位对长聘人员进行聘后管理和考核。
随着预聘制铺开,特别对于行政岗教师最为关注的或许是考核标准了。
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该校从2016年就开始,对专业技术、辅系列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技能等岗位部分新进人员实行预聘制。不同于一些高校预聘转长聘纳入事业编制,华南师大明确预聘制人员不纳入国家事业编制系列,是事业编制人员聘用的补充,聘任人员不作行政定级,按所聘岗位进行管理。
管理和工勤技能岗预聘制人员合同聘期一般为4年,合同聘期届满考核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的,经协商同意可续聘;不合格的,不予续聘。
考核分为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聘期考核,其中年度考核和中期考核由所在单位负责,聘期考核由所在单位和人事处共同组织。聘期考核不合格者,学校不予续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学校提前30日书面通知解除聘用合同
同时,华南师大规定,预聘制人员的薪酬福利,包括工资薪金标准、五险一金、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教职工体检、子女就读等均按照学校在编人员制度执行。
别让行政总被误解伤害
长久以来,高校行政人员总被贴上“有钱有闲”“躺平舒坦”的标签,“一杯茶、一张报、玩会儿手机补会儿觉”成了不少大众的刻板印象,甚至在一些知名高校论坛还有评比大学教师最不喜欢打交道的是校内哪个行政部门的热帖。
当行政人员取消编制、预聘制出台等举措出现,网上甚至出现不少“幸灾乐祸”的言论,着实令高校行政心寒心酸。
其实,行政岗教师的工作并不轻松,特别是到了外界艳羡的寒暑假期间,一些职能部门比放假前还忙!
有行政岗老师在麦可思平台留言:寒暑假我们没资格有,行政人员只能叫“轮休”;学校职能部门做行政真的处于天天加班状态;还有教师明确表示其行政岗、专任教岗都做过,“如果可以自由选择的话,我永远不做行政”。
麦可思研究数据曾显示,在担任不同岗位职责的大学老师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71%)、辅导员(70%)的工作满意度相对较低。
行政岗教师最大的委屈在于工作量不低,认同感很低,评估材料、申报资料、请示报告、会议纪要、文稿起草、工作总结……都是默默付出却很少被看到的事务性工作为主。
选择转去教学科研岗是一些行政人员为了找到职业生涯突破口的方法,但是不少高校将“博士学历”作为硬指标成了主要阻碍之一。当前,高校教师“博士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统计了各“双一流”建设高校《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博士专任教师数据发现,91所“双一流”高校博士专任教师占比均值高达75.81%。博士专任教师占比超九成的有9所,位于八成和九成之间的有28所。
而行政人员有时间有精力攻读博士的人数比例并不高。根据《高校管理人员在职学历教育状况之调查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曾调查了1000多名高校管理人员。
数据显示,44.92%的行政人员有计划攻读更高一级学位,但只有20.98%的行政人员有比较多的攻读机会。
认为行政人员清闲的论调或许可以休矣。
借助预聘制的风气,高校在制定更为合理的行政岗位管理和考核标准之外,或许需要加强行政人员晋升渠道的建设,为这群忙碌又备受误解的人员打开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