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马车虽好,奈何太多歧路:职业教育未来任重道远 在以往的印象中,行业本身存在需求,在政策驱动与资本的驱动下,很多项目就得以快速的实施
原标题:“马车”虽好,奈何太多歧路:职业教育未来任重道远
在以往的印象中,行业本身存在需求,在政策驱动与资本的驱动下,很多项目就得以快速的实施、推进,见效也快。
然而,职业教育明显是个例外,尽管国家一直都在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出台了各种各样的利好政策,但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似乎一直给人一种不温不火的感觉,其中的问题来自于教育行业本身以及赛道自身特征两方面。
1.从教育行业的通病来看:
整个教育市场迄今为止,有不少教育机构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利润率很低,甚至还出现亏损的状况出现,行业的CR4值极低,尤其是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更是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头部互联网公司。
导致行业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在于教育行业的规模不经济,教育的地域分散性特征非常明显,能够辐射全国的教育企业几乎不存在,几乎每个地区都会有自己区域内具备一定品牌影响力的线下培训机构,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地方性职业教育学校,例如技校,它们更懂得当地的应试教育需求,再加上教育本身的偏线下特征,这也使得局部小培训机构的防御力大大加强。
而且相对于K12教育,职业教育对时间和空间的反应更加敏感,前几年在线教育的兴起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但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殆尽,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获客成本持续飙升。而大部分在线教育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先花钱获客,然后再挣钱。据统计,一些在线职业教育机构的获客成本达到每名学员上千元甚至更多。
这也使得在线职业教育发展极为缓慢,并不具备互联网公司该有的特征。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是什么?人们通常认为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二是用户的行为能够得到检索和记录。
后者自不用说,对于早就将人工智能等“黑科技”视作营销“小红旗”的职业教育机构而言,自然不缺乏用户行为的洞察。但边际成本无法递减的规模不经济状况块使得互联网思维“万金油”变得黯淡无光。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最关心的首先是MAU、DAU再力争GMV,盈利与否一开始并不重要。但职业教育却明显烧钱烧不出规模化来。
此外,学习是一个反人性的事。大多数人都有让自己变得更强、更加了解这个世界类似这样的需求,但是只有很少的人愿意去学习,愿意花钱在网上买课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买了课程之后能够完成持续复购又成为又一难题。
这种建立在反人性基础之上的商业模式,要想做好,必然不能单纯的依靠移动互联网红利期那样简单粗暴的手段,而是要去培育、去引导,是一个慢功夫。
2.从职业教育自身的赛道特征来看:
从人的角度来看,先说学生类型,从如今国内教育情况来看,更多的家长还是希望自己孩子选择普通教育,并且高校不断扩张,进一步压缩了职业教育的招生空间。
如此一来,一是导致很多职业教育学校老师招生压力升级。二是导致很多职业教育学校招来的似乎只能是分数较低的初中毕业生。虽说不易分高分低论英雄,成绩好的也不一定好管理,但目前职业教育学校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学生管理难度大。
从教师资源来看,教育,老师的重要性溢于言表,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方面的优质老师更是匮乏。
从行业发展自身情况来看,社会对新型技能人才需求却极度旺盛,因此这给了不少只想赚上一笔钱的培训机构许多浑水摸鱼的机会,产生了大量的低质的教育资源,雇佣了许多本身就缺乏实战能力的大学老师,给学生、企业带来了非常差的体验,社会口碑也因此不断下滑。
笔者的表弟初中毕业,晃晃悠悠好些年,家里鼓励他去上个职业培训机构,学门手艺挣钱。在今年过年期间,问起表弟老师教的怎么样时,他却大发牢骚。认为这些老师水平很低,只知道念PPT,吹嘘自己。同时,课程的设置上还缺少实战,完全得不到真正锻炼的机会,过完年就不打算去了。最后家里费了好大劲给他做了思想工作,才勉强同意上完。
可能有很多的年轻人愿意去学习个手艺,但在行业口碑不断下滑、行业混乱的现象之下放弃了。
从职业教育本身出发,职业教育的学习效果不能够标准化,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职业,如产品经理、产品运营等岗位,缺少一个能够对学习效果进行量化的标准。
为什么奥数与新概念英语在中国的少儿培训界能够大行其道?在笔者看来,原因就是新概念英语和奥数做了明确的分级,学完第一级通过考试后,达到一个行业指定的标准才能够学第二级。正是这样“看得见”的学习效果让学员感到很充实,认为自己学到东西了,进步了,因此能够吸引学员进行复购。
简而言之,就是缺乏一个对学习效果进行一个量化的标准,因此难以复制,难以做大做强。
事实也的确如此,德国职业教育享誉世界离不开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通过有序的教育过程,传授为在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中从事合格的职业工作所必需的职业技巧、知识和能力职业行动能力”。这在德国是统一的标准,就是他们的框架教学计划。在全德国范围内都按这个框架执行,BIBB接受多方的任务来研究职业教育。
当然了,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的本地化特征,相对于德国规范化的职业教育模板,国内职业教育照抄照搬肯定是不行,目前仍旧在摸索阶段,但无论如何,标准化一定是职业教育走向成熟的关键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