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铁饭碗也不好端了 躺平摆烂的年轻人正在整顿我们的就业观念 近日,一篇名为95后男生大学毕业后卖酱香饼挣彩礼的报道引起关注,当事人也因此
原标题:铁饭碗也不好端了 “躺平摆烂”的年轻人正在整顿我们的就业观念
近日,一篇名为“95后男生大学毕业后卖酱香饼挣彩礼”的报道引起关注,当事人也因此饱受争议。
酱香饼摊主考上大学,可能是段励志佳话,但语序一变天堂即刻成地狱——大学生毕业后摆摊卖饼,难免让人觉得好遗憾。毕竟枉费了数年苦读,闲置了专业技能,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不务正业”“阶层跌落”。
然而,这种事情并非孤例,有00后女生大学毕业后当“守墓人”,有90后女生大学毕业后当保姆,有23岁的某211高校本科毕业生当保安,还有大学生回乡养猪、养牛……
90后女大学生做住家保姆5年 图/央视网
在大多数父母眼中,真正“体面”的工作或许是公务员,又或是在事业单位、国企上班。其他工作哪怕待遇再好,也不是那么的“正儿八经”。
但为什么上述这些年轻人在择业时,会显得如此“任性随意”呢?
其中,固然有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客观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当今社会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加之年轻人思想观念的革新,传统的就业方式不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1】年轻人并不是“躺平摆烂”,而是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
身处30、40年代的人,历经战火硝烟,生存已是奢望;
身处50、60年代的人,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生活极为困难;
身处70、80年代的人,恰逢改革开放,生命更显张力。
对于30、40年代的人来说,无论是农民、工人,还是知识分子、掌权者,都希望战争结束,也只有一个共同的选择:哪里需要,他们就在哪里。
对于50、60年代的人来说,彼时的社会虽不再动荡,但经济底子薄弱,百废待兴,加之自然灾害,导致人们生活贫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够成为军人、医生、老师、国企员工等,意味着拥有了稳定的收入和优质的福利待遇,生活也就有了保障。正因为如此,在老一辈人的眼里,这些工作就等同于“铁饭碗”,是最体面的工作,自然值得与人炫耀。
而对于70、80年代之后的人来说,在改革开放时代浪潮的裹挟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涌现出了第一批下海的人,第一批搞互联网的人,第一批倒腾房地产的人……不安分守己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创造了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有活力的企业,创造了一个个传奇。
然而,有得意亦有失意,很多人在赢得高光时刻之前,并非顺风顺水。有过艰苦奋斗经历的他们,并不希望后辈像自己当年那般“瞎折腾”。这时候,那些所谓“体面”的工作便再次被提起。
如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种声音,“现在的年轻人是‘躺平摆烂’的一代”。的确,与30后、40后的生死契阔相比,与50后、60后的食不果腹相比,与70后、80后的改变闯荡相比,年轻一代们真是太幸运了,这种说法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对。
图
但用不同年代的不同标准,去衡量当代的年轻人,这真的合理吗?
中国青年报曾对两千余名青年进行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88.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的就业观念与父母存在差异。
受访者找工作最看重与专业和兴趣的匹配程度(50.9%),接下来依次是行业前景(46.1%)、所在城市的发展水平(45.3%)、薪酬福利(44.2%)等,而他们的父母最看重工作的稳定性(48.6%),后面依次是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47.6%)、薪酬福利(44.5%)、行业前景(33.8%)等。
卖饼、保安、保姆、守墓……这些工作实际上并不轻松,其中的苦头我们或许无法体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年轻人并非是在“躺平摆烂”。
年轻人的就业观念真的已变了。尽管没了父母眼中的“体面”,但沿着这条路继续前行,不断探索,也有不一样的精彩。
【2】敢于打破职场生存逻辑,年轻一代接纳新的工作方式
说到这里,依然有人会问,卖饼、保安、保姆、守墓......高中生可以做,初中生可以做,甚至是没上过学的人也可以做,他们的选择何尝不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需要强调的是,鞋子合脚与否,穿过才能知晓;工作好坏与否,做过才能明了。
大学生摆摊卖饼,月入近2万,预计年底就能给女友一个家,“生活很充实”;
大学生当保安,能维护一方安定,又有充足的时间复习考研,“是一个不错的过渡选择”;
大学生当保姆,重塑了择业观,月入过万,包吃住,能学到很多东西,“很满意现在的工作”;
大学生做“守墓人”,能和好友一起开心地工作,能享受鸟语花香的环境,能不接触传统殡葬业令人忌讳的工作内容,最重要的是能不再担心自己的社恐问题,“见惯了生死离别,会珍惜每一个人,珍惜每一天,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活”;
大学生返乡养牛,不仅养好了牛,还带动了周边群众致富,“年轻人累点没啥,怕的是看不到前途”……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年轻人,或是取得了实质的收益,或是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抑或是承担了对家庭乃至是社会的责任,又如何能够否认他们工作的意义呢?
再者说,在如今社会,许多领域都需要专业人才,兴许正是他们受教育过程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学习方法、思维模式以及累积的社会资源等,才让他们取得了现有的成绩。换作他人来做,未必就一定能够超越他们。这样来看,又何谈浪费了教育资源呢?
毋庸置疑的是,知识的重要性在当下尤为凸显,高学历的年轻人在择业时更为主动,也更具优势,但学历不应该成为选择工作的掣肘和枷锁。
受过高等教育不一定非得从事“高大上”的工作,在“不体面”的岗位上,取得傲人的成绩,同样令人敬佩。
这种观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突破和包容两个维度。一方面,年轻一代们更有个性,思想更加开放,他们突破了传统职场的生存逻辑,敢于对职场上的各种不公平现象说“不”,所谓的“90后、00后整顿职场”便是这个道理。
因此,老一辈职场人可能在某个岗位上“从一而终”,但现在的年轻人不免会频频跳槽。
另一方面,年轻人能够包容并接纳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机会,破除了“求稳”的保守心理,不愿再“死磕”父母眼中的“体面”工作。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
“年轻人的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趋势,选择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和慢就业等方向的人数在逐年递增。”
图/智联招聘
总的来看,现在的年轻人会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精神诉求,他们不会再拘泥于所谓的“为了‘体面’而工作”。
【3】“体面”的“铁饭碗”并不好端,实现人生价值才是根本
事实上,父母眼中“体面”的工作,那些有保障、福利多、有社会地位的“铁饭碗”,并不好端。
先说公务员,相关报道指出,“996”“5+2”“白+黑”是部分公务员的工作常态。高强度的工作频率,堆积如山的工作量,甚至累倒了不少一线干部。
公务员的“体面”,必须靠务实、清廉、担当获得,公务员的“社会地位”,也必须由民众的真心认可奠定。
再说事业单位,就拿教师举例,不少人尊重他们教书育人,同样有不少人羡慕他们拥有寒暑假。
可当好一名老师却并不容易,总有教不好的学生、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有时甚至还会面对家长的诘责……
最后谈谈国企,若是抱着“树大好乘凉”的心思,那么可以趁早死心。如今的国企,早已引入了一系列的人员聘用和考核标准,员工离职、被裁的情况并不少见。同时,身在国企中,要“谈贡献”“讲绩效”,业务压力也不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心里若有远方,就应当遵循内心的声音,去奋不顾身地追逐想要的“体面”,若以他人眼中的“不体面”来否定自己,未免有些武断。
年轻人也要强化与父母的沟通,让他们感受到你所向往的“体面”。而作为父母也要放开眼界,尝试接受新的工作,若孩子打心底里不喜欢“铁饭碗”,在其中也会感受到许多压力,反而是得不偿失。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家为年轻人自由择业和勇敢闯荡提供了信心和土壤。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等文件的相继颁布,为年轻人多元化选择职业营造了利好的政策环境。
另外,换个角度来看,年轻意味着无限的可能,谁又能够断定,卖饼、保姆、保安、守墓……这些工作,他们就一定会做一辈子呢?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说过,“理想的工作是人生循序渐进不断靠近的过程,而不是上来就靠近的过程。”
俞敏洪 图/CNMO手机中国
也就是说,即使将来从事其他工作,但在这段经历中,他们的收获,对于社会人心的理解,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走向更高的人生台阶可能大有裨益。
归根到底,选择职业,“体面”不是目的,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幸福生活才是根本。
原标题:盘点!OSSD课程申请全球TOP大学有哪些优势? OSSD全称为Ontario Secondary
快资讯2024-04-08 1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