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医学院改制正式宣布终止!上市公司筹建医学院的前世今生 1月31日,奥克斯旗下上市公司三星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其子公司已与抚州市人民政
原标题:医学院改制正式宣布终止!上市公司筹建医学院的前世今生
1月31日,奥克斯旗下上市公司“三星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其子公司已与抚州市人民政府、抚州医学院(筹)以及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达成协议,提前终止南昌大学抚顺医学院办学改制的合作。这场曾颇受瞩目的上市公司接手医学院民办改制的项目正式宣布“流产”。
“三星医疗”对于终止合作的原因解释为“抚州医学院(筹)成为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本科院校这一原定合作目标实现难度较大”。从备受期待到如今不了了之,这场医学院民办改制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高校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图片来源:抚州医学院官网截图)
上市公司接手医学院改制
资料显示,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以下简称“抚州医学院”)前身是赣东大学医疗系,2000年成建制地并入原江西医学院,2005年,江西医学院与南昌大学合并,成为南昌医科大学,抚州医学院也作为“陪嫁”并入南昌大学。
然而,由于地处抚州,抚州医学院未能像江西医学院一样与南昌大学深度整合,虽然由南昌大学统一招生,但录取分数远不能与本部相比。
2016年,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双一流”时代,长期依托南昌大学办学的抚州医学院也开始筹备改变办学方式,谋求在现有办学基础上,通过引入社会力量筹建民办独立的“抚州医学院”。
2019年,抚州医学院从南昌大学剥离,交由抚州地方政府进行管理。2020年,奥克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三星医疗”全资子公司宁波奥克斯医学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取得抚州医学院(筹)的举办权。
2020年5月,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宁波奥克斯医学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抚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约定由公司全资子公司投资不少于8.25亿元建设抚州医学院(筹),力争在2023年,将抚州医学院(筹)建设成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本科院校。“三星医疗”作为社会举办方,正式进入抚州医学院的改制。
实际上,早在参与改制之前,三星就与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展开过合作。2015年,三星电气公司与该校共建“南昌大学附属抚州医院”,并于2015年3月31日举行了签约仪式。
同年6月,三星拟投资约17.1亿元用于抚州医院的改扩建,其中,拟投资约7.1亿元用于明州医院的扩建,拟新增床位495张;拟投资10亿元用于南昌大学附属抚州医院的建设项目,拟新增床位1000张。
改制受阻,医学院成“烫手山芋”?
熟人合作,听起来分外靠谱,但就在各方认为三星的进入会成为抚州医学院改制的希望时,2022年下半年,却频繁传出三星有意终止合作协议的消息。不少网友开始担心抚州医学院的命运。
当时的疑虑如今被证实。“三星医疗” 发布的公告揭示了改制推进不顺利的事实,公告上写着:“在合作协议签署后,协议各方积极推进抚州医学院(筹)民办本科的独立建本工作,并于2021年由公司向相关主体进行关于商请批准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设置为抚州医学院(民办)事项的申请。”然而结果却是:尽管“期间各方也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但“目前看获批概率较小。”
最终,公告称:“基于抚州医学院(筹)成为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本科院校这一原定合作目标实现难度较大“,公司于2023年1月,公司及子公司与抚州市人民政府、抚州医学院(筹)以及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签署《协议书》,提前终止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办学改制(筹建抚州医学院)合作。
未来抚州医学院何去何从?据《看医界》了解,2022年11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中就抚州医学院的未来向江西省教育厅留言,建议省教育厅支持东华理工大学合并抚州医学院。
“合则强,孤则弱,理工类大学举办医学部已经是大势所趋,不论是国内双一流高校,还是地方理工大学均有新开设医学院或者合并医学院先例。”该网友认为,江西省内江西理工大学已经依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人民医院)逐步建设生命和医学院。省外昆明理工,河南理工,大理理工医学院都成立了医学院,东华理工医学部的成功组建,可以促进抚州地区医学学科发展,增强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抚州医学院并入东华理工大学一方面可以促成与抚州市政府的更大合作,融入社会经济服务;另外对于抚州医学院能借助东华理工博士点的学科授权单位以及省属高校的地位,大大增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加快医学院人才培养层次的提升;最后,医学领域与东华理工分析化学、生物学、核学科(比如苏州医科大学放射医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潜力巨大。”
针对这一建议,江西省教育厅在回复中表示,关于抚州医学院的设置工作,江西省教育厅将加强沟通对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同时,有关部门也将充分征求抚州市人民政府、南昌大学、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等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从有利于学校发展方面综合论证考量,积极推动学校设置工作。
如今,“三星医疗”正式退出改制成为定局,抚州医学院未来走向如何,看医界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