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谢伟谋 让身教的能量转化成家庭教育的利器 董卿在央视《面对面》的节目中曾说过: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
原标题:谢伟谋 让“身教”的能量转化成家庭教育的“利器”
董卿在央视《面对面》的节目中曾说过:“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前苏联 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父母是孩子来到人世后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其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也肯定是深刻的。古人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在好的家庭环境里,家长的角色对孩子起着 性的启蒙作用,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言传身教”。
“言传”顾名思义就是语言传达,是家庭教育中最容易获得的嘴上功夫;而“身教”诠释的就是以身作则做榜样,正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
丰胜家庭教育曾对1000个家庭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让大家瞠目结舌,因为992个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都是“言传”大于“身教”,即在家庭中遇到问题时家长都是先张口,而非想方法做“身教”。
虽然“身教”重于“言传”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后者也并非无足重轻,因为很多“身教”的内涵必须通过“言传”来表达。但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不吝惜对孩子“言传”而忽略的孩子渴望的“身教”。“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可以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如果我们把家长的“说”和“做”作为两个标准,那孩子自然就会以“说”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说”真的很简单。
每个时代的教育都会有差异化,当今社会发展之快、形式多样化,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能通过多种形式去塑造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而当新的想法和主见形成时与不同时代的父母就形成了代沟,这种代沟演变成家庭矛盾,当遇到矛盾时作为“强大势力”的父母往往都是采取言传、打骂、体罚的形式来“KO”孩子,正是此举,让如今孩子养成了“顶嘴”、“叛逆”。
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而自己却不珍惜食物,餐桌浪费随处可见;一边给孩子讲着“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诸如此类的矛盾言行,在我们当今的家庭并不少见。作为家长,我们最应该管住自己的嘴,不需和孩子讲太多的道理,而应在生活中端正自己,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给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才是最直接有效,和健康的教育方式。因为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地去感受、理解、体会,并运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一面搓着麻将、一面督促孩子用功的父亲,不可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影响;自身都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孩子的进取心;时常打打闹闹、在孩子面前恶语相向的父母不可能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因此,为人父母应有一种意识:夫妻间相互尊重、相亲相爱是在培养孩子的爱心;对老人体贴关怀、嘘寒问暖是在培养孩子的孝心;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及时反应、耐心疏导是在培养孩子的细心;在生活中永不言败,在工作中努力进取是在培养孩子的信心。当我们勤奋时,孩子学会了刻苦;当我们坚强时,孩子学会了面对挫折;当我们豁达时,孩子少了一点斤斤计较;当我们与人为善时,孩子学会了协作。而这些品质、修养、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成长,是孩子一生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因此,教育孩子首先要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因为孩子继承了我们的一切优点和缺点,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首先要给他一对“合格的父母”。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个人从小的教育,决定了他未来的走向;家长自身的价值观和教育观,直接决定了小孩的价值观和成长方式。在家庭教育中要懂得激励、肯定孩子,哪怕他们表现得不完美,也要带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积极心态去鼓励他们,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从而使之成为拥有心理健康、品性良好的卓越少年。
教育是教导更是培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都期盼家长在教育中以“身教”作为“利器”,抚育孩子成长的同时,让家庭教育变的温暖而又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