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这些小招数 让你的孩子茁壮成长! 真正 的家庭, 一定是正面管教, 全程陪伴,共同成长 父母不同的教育风格,会培养出不同的孩子。 熊
原标题:这些小招数 让你的孩子茁壮成长!
真正 的家庭,
一定是正面管教,
全程陪伴,共同成长
父母不同的教育风格,会培养出不同的孩子。
熊孩子背后,各有各的不幸。
真正 的家庭,一定是始于教育,陷于陪伴,终于成长。
01
正面管教
如今,很多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全家人时时刻刻围绕着孩子转。
这样密不透风的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居高临下的错觉。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被惯“坏”了,一旦走出家庭,势必自食恶果。
曾看过这样一个熊孩子的故事。
有位姓廖的女士把车停在地下车库,不料,车身四面竟被刮花了好几处。
查看监控后,她才发现是个小孩拿刀弄的。
廖女士把车开去维修,4S店报价9600元,她向孩子父母协商赔2000,对方却迟迟不肯转账。
她打电话给孩子父母,反而遭到父母狂怼,一口一句:“孩子小,不懂事。”
家长的态度,反映着孩子的教养。
父母一个劲儿袒护孩子,只会让孩子黑白不分,在调皮捣蛋的路上越走越远。
最终迫于舆论压力,这对父母和孩子一起公开道歉,赔了1万块钱,为自己的随性妄为付出代价。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为孩子计深远。
一味迁就孩子,终会害了孩子;只有及时管教,孩子才会成器。
父母的“狠心”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良药,虽然苦口,却能让病痊愈。
02
全程陪伴
大多数父母希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却常常舍本逐末忙得没时间陪孩子。
然而孩子内心真正想要的,或许不是昂贵的玩具,而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闺蜜可可忙于工作,把孩子扔在老家让婆婆带。
有次周末,她专门去看望孩子,却发现眼前的孩子如此陌生,而孩子也和她亲昵不起来。
当她看着孩子和婆婆互动时,心里莫名失落。
错过对孩子的陪伴,成为可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父母的陪伴,会给孩子带来 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哪怕只是简单和孩子一起嬉戏,或者给孩子讲睡前故事,都能给孩子带来肉眼可见的变化。
徐先生因为儿子厌学,便辞职开房车带孩子去旅行,希望用朝夕相处的方式,改变孩子对学习的看法。
他带着儿子花了50多天,走了很多地方。
回到家后,家人果然感受到了儿子的进步。
孩子对学习重新提起兴趣,也答应以后会听长辈的话。
徐先生的用心陪伴,内化为孩子内心的温暖,赋予他前行的动力。
在《奇葩说》中,有个辩题是:“对父母陪孩子的时间进行计时,并且公示出来,你支持吗?”
刘擎教授很认可这种做法,觉得这样可以督促父母把陪伴变成必须做的事,避免被其他琐事占用时间。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父母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一旦过期只能追悔莫及。
怎样才能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呢?
一方面,父母和孩子相处时要尽量专注,放下工作和手机,全身心投入其中;
另一方面,父母要修炼一副好脾气,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和表情,不被孩子气得抓狂。
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是一场自我修行。
育儿之旅路阻且长,上下求索方得真知。
03
共同成长
前段时间,“鸡娃”这个词频上热搜,专门用来形容那些热衷于给孩子"打鸡血"的父母。
可他们却忘记“想要孩子成为什么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
真正 的父母,都懂得“鸡娃不如鸡自己”。
前段时间,被一位叫张秀婷的妈妈感动到了。
她是一位建筑女工,在工地做塔吊指挥,工作十分辛苦。
可她每天下班后,都会静下心看2小时书来充实自己。
她说:“现在工作中会遇到复杂的专业情况,需要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为13岁的孩子作榜样。”
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让张秀婷错过了读书机会。
如今,虽然已经年过三十,可她没有自暴自弃,反而以身作则影响孩子。
她的做法一经曝光,便赢来无数网友称赞。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也有人说:“用行动来鼓励孩子,真棒!”
每个孩子刚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父母手执画笔,决定着孩子未来的模样。
比起成为一个完美父母,更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要想和孩子一起成长,首先,不能把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因为自己人生不如意,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儿女能为自己争口气。
然而,这种高期待会让孩子不堪重负,也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要让孩子做自己,而不是父母希望的寄托。
其次,不能因为孩子而忘记自己的人生使命。
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只有父母安顿好自己的身心,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才不会过于焦虑,把压力传染给孩子。
当你心无旁骛做好手头事时,孩子也会在不经意间模仿你。
最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人生节奏,为人父母,没必要在攀比中乱了节奏。
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短跑。
学会循序渐进,才能笑到最后。
04
心理学家卫•埃尔凯特曾说:
父母三观正,敢于狠心管教孩子,为孩子扎下深根;
而经常陪伴,用爱填满孩子的心,将助力孩子高飞。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得偿所愿,做好孩子的领路人;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茁壮成长,在快乐中稳步向前。
这三招,让你的孩子懂事守规矩
原创作者|薛畅
01
前不久我带孩子回老家省亲,
还参加了几场老友聚会。
朋友们几年不见,分外亲热。
来不及寒暄,
她们往往便转头招呼自己的孩子过来:
“快喊阿姨好!”
还让孩子过来拥抱我。
那一刻,
年幼的娃娃们大多是眼神迟疑,
举止拘谨,态度回避的。
孩子们不认识我,不想跟我亲近,
这我完全可以理解。
然而,
他们的父母会当着孩子的面
对我抱歉地说
“这孩子太认生”,
甚至当面训他“不懂事”,
那场面真的很尴尬。
而我,
从不要求我的孩子去和“陌生人”亲热。
其实,
我很清楚朋友们为什么会这样。
他们试图规范孩子的言行,
帮助孩子努力遵循社交礼仪:
见到长辈打招呼,
懂事的孩子应该有礼貌……
培养出在人际关系中
懂事且规矩的孩子,
似乎是每个家长的愿望。
一方面
这满足了父母自己的人际关系需求,
另一方面,
家长也期待自己的孩子
从小懂事守规矩,
未来则会在人群中获得更多的认可。
出于同样的动机,
在孩子的社交冲突中,
父母们也会要求孩子“懂事、守规矩”,
例如,孩子情绪爆发,
使劲拍打了一下父亲的腿,
或者推搡了同伴,
很多父母会逼着孩子第一时间道歉——
在他们看来,
“发脾气”是非常糟糕的状况,
“打人”更是完全不能接受。
然而,什么才是“懂事守规矩”呢?
02
懂事,
即我们常说的情商高,
能够理解他人,
具备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的能力。
这个能力如何养成呢?
我想,
首先取决于孩子自己
是否有过这样的切身体验:
自己的感受曾被人真正感受到,
自己的遭遇被人体谅,
自己的情感被人共情……
倘若一个孩子,
甚至是一个成人,
他从未有过此类体验,
却被要求具有共情他人的能力,
具备体谅他人的情商,
恐怕就是奢谈——
谁能从口袋里掏出
自己根本没有的东西来呢?
举个例子说,
父母们都希望孩子能学会分享。
分享固然是一种“品质”,
但是从心理学角度上看,
分享的前提首先是当事人内心充盈。
也就是说,
一个人只有切实感觉到“自己有,
而且很丰富”,
才愿意拿出来与他人分享。
倘若他的真实感受是
“自己很匮乏,一旦奉上就不再拥有”,
又怎能甘心分享呢?
若是在诱惑、威胁
和恐惧中“不得不献出”,
则势必加剧其匮乏感。
在日常育儿过程中,
有时会看见这样的场景:
父母要求一两岁的幼儿
把玩具和食物分享给小伙伴,
而孩子不愿意,
这个时候,父母常常会说,
你真小气,你要学着分享,
不然别人就不喜欢你了……
更有甚者,
在孩子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
父母将孩子的玩具、食品
强行替代孩子“分享”出去。
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
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帮助孩子学会分享,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看来,
玩具、食物,都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被强行划分出去,
会带来身体被侵犯的感觉。
长期沉浸在类似的教养情境中,
孩子的内心多半会深深植入一种
或许伴随终身的匮乏感,
他一再体验到自己的身体边界被破坏,
任何人都可以“侵犯”自己,
慢慢地,
对这种被侵犯的感受习以为常,
有朝一日,
面临校园霸凌甚至性侵犯时,
他恐怕也无力反抗。
在太多的校园霸凌乃至性侵犯案件中,
人们往往十分讶异:
当事人怎么不反抗呢?
要知道,反抗的力量,
或许在他还是个婴幼儿时,
就被慢慢侵蚀耗尽了。
与此同时,
被如此教养的孩子,
也很难理解
“他人的物品不可以随便动”的道理,
慢慢地就长成了别人眼中
“熊孩子”模样,
他们对边界漠视,
不懂得尊重他人,
肆意侵犯他人利益。
同时,遭遇侵犯时,
又怂成了一团。
所以,
当我们要求孩子懂事之前,
可能首先需要父母能
先设法去理解孩子。
比如,
在孩子遇到陌生人
不想打招呼的时候,
父母不要去强迫他,
而能在他耳边轻声告诉他:
“我知道你有点紧张了,是吗?
那么,等你准备好了,
我们再去打招呼如何?”
或者,我们干脆不去要求,
而是身体力行地做好自己,
行为举止合乎礼貌,
孩子看在眼里,
随着他们长大,
内心越来越有力量时,
父母的言行都会内化在心中。
到那时,
见面打招呼才是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03
立规矩,又是什么呢?
往小处说,
大概是每个家庭的风格。
比如吃饭的时候请长辈先吃,
别人帮助你的时候,要说谢谢。
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内核,
即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品质。
而如果立规矩伴随着的是羞辱和惩罚。
那就违背了立规矩的初衷。
就和培养孩子懂事之前
需要先懂得孩子一样,
希望孩子尊重他人,
前提也是要先尊重孩子,
让孩子体验到被尊重。
建立规则,
大概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
如果你希望孩子
在吃饭过程中不讲话,
那么全家都应该
在吃饭过程中不说话,
慢慢地孩子就会潜移默化这些规矩;
而不是成人可以在进食过程中讲话,
只有孩子需要“守规矩”。
不以恐吓威胁为手段
如果父母非常不希望
孩子做某些行为,
那么应该直接告知孩子
哪些行为不可以做,
而不需要恐吓孩子:
如果你这样做,
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会遭致何种惩处……
以夸大危险的方式描述后果,
期待借此震慑孩子,
只会模糊规则的意义。
规则应在行为发生之前讲明
孩子的一切行为,
都需要在一个有规则、
有限制的领域内实施,
而这些规则是事前的约定,
而不能事后立法。
否则对孩子来说,
一切行为举止的后果
都是无法预见的,
是在不可知的领域内撞运气。
只是有时候运气不错,
恰好逃避了责罚,
有时候运气不佳,
所以遭致惩罚,
由此规则的意义也就丧失了。
界限与规则,
是约束,更是保护,
它的存在给孩子带来
稳定踏实的感觉,
如果我们可以在建立规则的时候,
抱持温柔且坚定的态度,
并且在行为发生前树立边界,
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禁止的,
那些行为是自由的,
孩子才能感受到安定,
体会到自在。
本文首发中国青年报 2019年11月01日 07 版,原标题《让孩子懂事,并不只立规矩那么简单》,版权归原创作者中国青年报薛畅所有
关于课后服务,这位校长说的几句话真实在!(家长必读)
学校课后服务是落实学校教育主阵地的重要举措,也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今天,我们来看浙江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俞正强对家长们讲的真心话。
尊敬的家长:
学校“5+2”托管工作已经开始,中山校区有1277名同学参加,凤山校区有753名同学参与。两个校区的全体老师与部分外请教师参与了延时服务。真心感谢我们老师的善良,真心感谢我们家长的信任。
我们希望这个延时服务带给孩子们快乐和更好的成长,给家长的生活带来便利,给党和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原本计划给全体家长开一个线上家长会。思来想去,还是要给家长们写封信,给大家交待一些事情。
我们学校“5+2”延时服务主要是两项内容:
一是完成当天全部书面作业,做到不留书面作业回家。
二是每天增加运动1小时,在运动中体验成就感。
为做好这两项工作,学校里也设计了相关的激励活动。为此,有如下想法与我们家长交流。
一、不要把我们的托管想得太好,以为可以解决孩子的全部学习问题。
我们解决的只是当天的书面作业。家长托给学校的是两个小时的服务,不是家长的责任。家长的责任是绝无可能一托了之的。
孩子是一份宝物,自然要付出最大的精力。不要嫌孩子烦。我们要珍惜孩子成长带给我们的“烦”,因为孩子很快就会长大。
等孩子长大了,想他们来“烦”都想不到了。等孩子长大了,回想现在陪他们做作业的情景,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二、不要把我们的托管想得太坏,以为只是“混时间”而已。
我们学校为做好托管可以说是殚精竭虑,我们不断研究如何达成托管的安全、有效和开心。
我们老师很认真地准备,调整了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节奏。因此,孩子们的这两个小时,虽然不会完美,但绝不会是“混时间”而已的。
三、因为托管是自愿的,我们不要去比较谁谁不托管去哪里私教了徒增焦虑。
每位家长的选择都是我们所尊重的,既然选择了托管就以托管的方式展开孩子的学习生活。
我们建议家长给孩子一个家庭书屋,让孩子把空余的时间用于阅读。
一般说来,书是这个世界比较 的人写的,写书的人很可能比那些私教的老师 。用阅读的方式,让孩子与 的人在一起,孩子一定会 的。
家庭书屋的建议书目,我们学校会由班主任发给大家。
四、托管后的放学时间比较迟,孩子会归家心切,家长也会变得心急。因此,我们的放学时间会特别准时。
但也请家长一定要在指定地点等候,越有秩序才能更快地接到孩子。亲爱的家长们,美好是每时每分都可以拥有的,只要孩子向我们走来。
五、孩子托管迟了,可能会饿。家长可以为孩子适当准备一点点心,具体班主任会有所交待。
六、延时服务中发生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协商。希望每一件意想之内或意料之外的事,我们都有能力将其转变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营养。
尊敬的家长,很不好意思,又以这样的方式麻烦大家。曾经有位家长对我们说:“你们可不可以不要老是麻烦我们家长?”
我当时问他:“如果我们从不把您孩子的事麻烦您,您真的会很高兴吗?”
我想我们的家长、老师,永远不要把孩子的事当成麻烦,我们一起见证孩子成长的每一天,用每一天的 支撑起了我们 的孩子。
保持善良,保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