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教育观念大变革 双减政策下的家庭教育会有什么转变?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数据显示: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
原标题:教育观念大变革 “双减”政策下的家庭教育会有什么转变?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数据显示: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抑郁水平随着年级升高而提高。更有研究指出当前的青少年正在遭遇一场“四无”心理风暴,对学习、生活和社交无动力、无兴趣,对生命产生无价值感、无意义感,最终导致心灵的荒芜。
在这一令人忧心的现实下,“双减”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不仅对学校教育育人体系进一步进行科学定位和整体优化,也为家庭教育回归本源、缓解焦虑、发挥自身独特的教育功能指明了方向。
“双减”政策
凸显了家庭教育的三个价值导向
家庭教育要尊重儿童权利。《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儿童应平等享有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全面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然而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下,青少年学习负担日益沉重且严重下移,甚至学前幼儿也早早开始背负升学压力,游戏、休息、娱乐的时间被越来越多的作业和课外辅导所侵占,儿童的休息权、健康权、全面发展权与参与权被严重损害。“双减”政策的实施,将为家庭生活和教育赢得更多时间和空间,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和掌控的机会,从而保障孩子们玩得充足、睡得香甜,并广泛参与家庭、社会生活和事务,有利于真正尊重和实现儿童的各项权利。
家庭教育要尊重人的发展规律。人的发展和学习是有规律的,教育只有遵循了科学的规律,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强调学校教育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能力,更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学习观,摆脱“功利化、短视化”等违背教育规律、盲目从众的教育行为,赋予家庭教育更具科学理性、更具反思觉察、更具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智慧。
家庭教育要融入家校社协同教育生态圈。建设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一致、密切配合的教育生态,是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儿童身心健康全面成长的需要,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双减”政策将进一步明晰家校的定位与边界,使家庭不再成为学校的简单延伸;激活社会教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转变功利肤浅的工具性倾向;保障家校社协同教育生态机制,使各方在履行各自功能职责的同时促进科学协同,真正以儿童为中心,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多元的选择、更具个性化的支持,提高儿童和家庭的实际获得感。
基于以上三个价值导向,“双减”政策下新时代家庭教育将面临三个转变。
从知识技能 转向
“经验建构” 锻造品质
当前教育负担过重,除了在时间上的过度榨取、超前赶跑之外,更饱受诟病的还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仍然以知识灌输为主,依赖背诵记忆、重复练习、题海战术,重结果不重过程,似懂非懂、囫囵吞枣;重分数不重品质,高分低能、品行下滑。
当前幼儿园大班生源流失严重,大量幼儿去学前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甚至有中班幼儿被家长逼着长时间伏案学习,完成家长布置的作业等现象,完全背离幼儿在自然、生活和游戏中通过感知、操作、体验进行学习和建构经验的规律。再比如,很多学生会做复杂的数理化,却不会看电表,不知道炒一盘菠菜需要买多少棵,和面时需要往面粉里加多少水;喜欢长时间关起门来刷题,却看不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自然科学现象;能背诵出大段大段的道法知识点,面对一则真实的社会新闻却麻木冷漠、无法做出应有的价值判断……
孩子是在与周围的环境、事物和人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形成认知和建构经验,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生成的、开放的,是在已有认知经验基础上对新问题情境加以理解和应用,既遵循一定的普遍的科学规律,又呈现出较强的个性化经验。“双减”正是要将儿童从单一狭隘的书本学习中解放出来,从枯燥乏味的识记练习中摆脱出来,凸显个体的生活感受、情感体验、实践行动在学习中的作用,发扬直接经验对于间接经验的价值,使儿童的主动性得以彰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家庭生活情境中充满源源不断、生动自然、随机而又具有内在关联的教育契机,家长要深刻认识到儿童学习的规律,摒弃对知识技能的过度强化,捕捉儿童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创设问题和挑战,鼓励动手动脑探究实验,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习的即时性、趣味性、有用性。同时,要让儿童承担家庭生活和事务中具体的任务,锻造出适应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必备品质。
知行合一要通过“事上练”,在不断做事的磨炼与自我反省中形成活的智慧,实现“致良知”。没有践行,就不会获得新知;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到的知识就是死的,所获得的成长也终将没有根基。
从才艺兴趣培养的功利倾向 转向
“审美愉悦发展”
如今家长普遍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艺术特长,但大多存在功利倾向。随着学习竞争的加剧,兴趣培养呈现出前紧后松的现象,早期紧密参加考级和比赛,到了初中、高中则让位给学科学习。这种才艺兴趣培养工具化的做法,以牺牲儿童真正的兴趣体验和艺术素养为代价,彻底抹杀了其对个体丰富的发展价值。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最终通过“自我实现”成就完美人格。兴趣才艺不仅仅是孩子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展现,更是他们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有益途径。强制的才艺训练和单调的学习生活,正在侵蚀着孩子健康人格的建设工程。
脑科学研究发现,在满足兴趣需要或进行主动性艺术创作表达时,孩子更容易形成积极的心理体验,大脑神经递质会产生更多的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从而获得更多的愉悦感,缓解压力,滋润心灵;另外,经常性的兴趣满足和艺术探索还会让孩子内心更专注宁静,获得更多的心流体验,更有意义感和幸福感,而幸福感越强,抗逆力就越强,越具有心理韧性,越容易迎接挑战,越能在逆境中生存。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沉浸于艺术创作的孩子,反而会更主动地去完成课业学习任务。
“双减”政策将引导家长重新认识才艺兴趣的重要意义,给孩子创设更安全、更个性化的探索空间,使兴趣与艺术成为陪伴他们一生的朋友,为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感受生活之美、创建生命意义培育丰厚的土壤。
从密集型育儿 以学业监督为主 转向
“民主平等、共情交流”
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密集型育儿”方式,不断加大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亲子陪伴和沟通也大多围绕学习成绩进行。表面上看,儿童得到家长更多的关注,实际上却面临很大的压力,独立意志受到压抑,自我反思、自我认识和调节能力也在下降,并常常引发亲子冲突,埋下身心疾病的隐患。
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很重要,但高质量的陪伴不意味着在接送孩子上课、陪听课、辅导作业上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真正关注子女内心成长的沟通和交流才是最有价值的投入。“双减”将儿童和家长从没完没了的作业、练习题和考试中解脱出来,使家长能在放松的状态下有更多注意力观察和共情孩子每天的情绪感受,围绕他遇到的困惑进行开放性讨论,支持他通过反思去尝试解决问题。这些经历都会给予孩子被尊重、被关爱、被接纳、被鼓励的感受,成为他内心坚定自信的来源。
正如社会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维果茨基所言,儿童的心理活动与“发现”不仅仅来自自身的探索,还有更多产生于与成人、同伴进行合作或者交谈的情境之中。亲子之间的社会互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还可以帮助孩子摆脱自我中心,建立同理心,心中有他人,并将视野投向更广阔的群体、社会、国家和世界。或许,这才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特有的优势,是家庭所具有的最根本的意义。
原标题:盘点!OSSD课程申请全球TOP大学有哪些优势? OSSD全称为Ontario Secondary
快资讯2024-04-08 1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