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个性化痛点亟需解决 AI技术赋能减负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本遵循政策规划,从2012年出现的云平台、电子书包,2014年的智慧教育,2017年的未来教育和
原标题:个性化痛点亟需解决 AI技术赋能“减负”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本遵循政策规划,从2012年出现的云平台、电子书包,2014年的智慧教育,2017年的未来教育和未来学校,再到现在5G、AI、VR等技术的融合运用,其发展一脉相承。
教育信息化1.0时期注重搭建新基建,推动硬件设备普及化,追求覆盖率和下沉率。截止至2019年底,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提高到98.4% ,多媒体教室的比例从不足40%增加到90.2% ,开通教师空间1339万个、学生空间630万个、 家长空间589万个、学校空间40万个。
迈入教育信息化2.0后,国家提出了“三全两高一大”的建设目标,逐渐以“技术为主”向以“人为对象”转变,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痛点。
“在教育信息化这个赛道,个性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需求闭环。以一款入校的备课系统为例,在研发产品时考虑的维度就得包含一线城市老师和三线城市老师的需求有怎样的差异;不同水平老师的备课需求是怎样的;不同学科的老师在备课时又有怎样的要求,诸如此类种种还有很多,因此想要真正实现个性化是极其困难的事情。”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士郭晗(化名)表示。
他还认为,如何实现个性化是企业在提供TO B端服务时最大的难点。企业在研发一个产品时,只能重点去解决用户的1-2个需求痛点,而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逐渐暴露出许多之前未曾想过的问题。
但教育信息化赛道不同于其他赛道的是,这个赛道提供给企业很多试错的机会。
郭晗介绍称,以智慧校园为代表的项目,通常会由政府牵头,统一规划,3年实施建设,企业通过招标获得项目的建设权。秉持着试点先行的理念,企业所研发的成果将会在一、两个学校里先试运行,然后邀请专家团来评议该项目的实施效果。
在教育信息化赛道,测验一个项目的效果好不好只需几个月,教育信息化的水平有可能在短短的一年内有一个质的提升。从无到有,从模糊到量化,效果显现,检验周期较短,是教育信息化赛道突出的特点,而正是这些特质给予了新入局该赛道企业成长的机会。
在今年的政策严管下,不少企业瞄准教育信息化赛道也是因为其产品覆盖面广,减少了教育企业转型过程中的障碍。智慧教育产品覆盖幼教、K12、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年龄段,从家校互通到贯穿教学环节再到教务活动,技术落地的产品渗透在教育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大多数公司的产品集硬件、软件、解决方案于一体,实现了产品线的延伸和高度集成,面向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管理者四大群体提供服务。
据艾瑞咨询预测,2021年教育信息化赛道中泛AI产品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其渗透率将提升至11.3%。为响应国家“减负”的政策,旨在通过AI和大数据等技术为学生和老师减压增效的AI+教育业务或将迎来新的增长。对本身就具备技术优势的教育企业来说,可以着重加大在AI+教育方面的投入,或可在智能教学、智能教务管理、基础云服务、数据服务等方面切入。
原标题:盘点!OSSD课程申请全球TOP大学有哪些优势? OSSD全称为Ontario Secondary
快资讯2024-04-08 1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