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大学生公益性创业的发生机制探究 于温室中思考与突破 本文从价值取向与社会偏好视角,探究大学生公益性创业的发生机制。研究表明:大学生公
原标题:大学生公益性创业的发生机制探究 于温室中思考与突破
本文从价值取向与社会偏好视角,探究大学生公益性创业的发生机制。研究表明:大学生公益性创业机制的发生通过以下路径实现:改变自我,于温室中思考与突破;价值追求,赋予人生价值感;主动选择,发现政府与市场的效率空隙,做自己该做的事。在一定价值追求的支配下,大学生会根据其自身需要对应然状态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产生从事公益性创业活动的自我选择。
公益创业;社会创业;社会企业;大学生
一、问题缘起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校生与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引发公众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持续关注。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政府大力提倡以创业带动就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保障性措施。教育部制定《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等[1][2],力求构建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发展理念,形成可推广的制度改革成果。
同时,为响应国家号召,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许多高校通过引入培养创业教育师资、设置创业教育课程、研设创业项目竞赛、建设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引进创业孵化资本等,多种途径培养大学生创业兴趣、催生创业动力、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能力,使得大学生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逐渐成为孕育创业的摇篮和孵化载体。
公益创业以社会公益理念为导向,面向社会需要,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拓宽大学生就业路径、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除关注物质生活层面所得外,更加关注提升自己精神层面的获得感,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公益事业,实现精神境界的提升。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和自我实现的愿望,利用专业知识、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以实现知识转化、提升思想境界和社会竞争力为目的,主动关注并尝试加入公益创业,诠释个人的时代价值。
公益性本身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具有一定的引导与促进作用,但同时,公益性创业具有“低收益、高风险”的经济特征,对于经济与资本并不充裕的大学生群体而言,难以产生项目本身的“造血”功能,很多项目难以为继。因此,公益性本身对大学生的创业又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排斥”与抑制效应。
然而现实表明,当代大学生选择公益性创新创业不在少数。在双重矛盾作用下,大学生公益性创业的发生机制是什么?厘清这一点,探明公益性创业的发生动机,能够为政府及高校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创业激励政策、营造良好创业生态提供参考,同时为预测大学生创业行为、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依据。
二、文献回顾:大学生公益性创业的决定因素及其条件
公益性创业又称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20世纪60年代在文献中第一次出现,后经Bill Dryton采用后开始广泛使用[3]。公益性创业是通过将市场部门引入公益事业的方式,解决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失衡产生的社会问题,从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创业理念。Austin Stevenson把生产的社会价值和个体利益交易的概念用“社会价值取向”代替,便于区别不同类型的公益创业行为,并发现平衡判断、机会主义、风险忍耐与社会亲和四种共同的行为类型,认为每一种类型的公益创业行为都是个体自身特征与动机组合的结果[4]。在本质上,公益性创业是纯粹的社会公益团体或组织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的紧密结合,因而公益性创业具有双重属性,公益创业行为同时追求经济性与社会性。
针对大学生公益性创业,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究。纵观其典型特征如下:
其一,公益创业者具有较强的社会认同与责任感。
其二,有限的自我认知与人生追求。
其三,公益创业项目和运行模式单一。
其四,造血功能不足,可持续性不强[5][6]。
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公益性创业行为,有学者认为,公益性创业的成功与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比如性别、性格特征、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大学生更容易形成较强的公益创业意愿[7]。其次,不同于其他因素,风险特征能够通过提升大学生的机会认知,从而提高其公益创业行为。
教育环境、技能水平和社会敏感性对大学生公益性创业机会的认知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育环境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公益创业能力,而能力的缺乏将会导致在公益创业过程中成本的提高,技能水平的不足同样会产生此种困境,从而导致大学生公益性创业行为的中断或停滞[8][9][10]。
经济与制度环境对大学生公益性创业行为的决定也有重要影响,经济环境与制度背景是大学生公益性创业行为的外部促进或制约,研究表明,经济相对发达、经济政策相对宽松的地区,大学生公益性创业行为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而创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孕育大学生的公益创业行为,因而创业环境与创业行为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特别是行政环境与融资环境,对大学生的公益性创业行为具有显著作用[11]。
另外有学者认为,创业效能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公益性创业行为的提升,基于自我效能感知理论,大学生创业效能的增强,能够显著增强大学生的公益性创业意愿,在创业环境调节下作用于其公益创业行为[12]。有学者探究创业教育与创业课程对大学生公益性创业行为的影响,并发现创业教育的完善性与创业课程的完备性对大学生公益性创业行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3][14][15][16]。创业教育与创业课程能够培养大学生对当前社会的认知能力,提高大学生对机会的洞察与把握,能够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效能,从而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公益创业行为。
当前对大学生公益性创业的研究,多为外文文献,集中在商学院和大学生的社区服务行为。从内容上来看,当前的研究多以探究大学生个体特征、风险特质、知识技能、创业效能和经济与制度环境、创业教育与创业课程等对大学生公益性创业行为的影响,从多个维度出发探究其作用,涉及相对广泛。然而,这些因素的选择与社会其他群体的研究并无差异。大学生群体受限于校园,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当前的研究虽然解释了不同因素的作用,但揭示大学生公益性创业的发生动机与内在机制的研究仍然很有限。本文意在针对大学生参与公益性创业的发生机制做一些探索,以丰富相关实证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国内关于大学生公益性创业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并且关于其发生机制的探究尤为少见。学界对于公益性创业的研究多集中在青年群体、企业社会责任关联的公益项目及平台建设、大学的公益创新创业教育等。大学生对待公益性创业及其发生机制与其他群体是否一样,仍然需要进一步解读。
基于此,文章选择在校大学生公益性创业项目参与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从事公益性创业项目的心理作为切入点,通过深度访谈,阐释大学生公益性创业的发生动机与决定机制。本研究基于上述文献综述与理论探究,设计专门的访谈提纲对我国西部SHZ大学在校生公益性创业行为进行调查与深度访谈。在正式调研前,随机选取2名公益性创业的大学生进行预调研与访谈,并修改完善访谈提纲。
为避免案例样本的项目集中性,在抽样过程中,根据公益性创业项目采用分层抽样控制案例样本。选择西部SHZ大学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其一,SHZ大学目前共有社会公益性服务类社团24个、专业性服务团队18个,注册者达33361人。在区域内建立公益性项目孵化基地22个。其二,SHZ大学公益性创业孵化项目持续向专业化、多元化、长期化发展,建立有明确的孵化与支撑体系,具有较强代表性。人物案例编码整理后如表1所示,剔除模糊样本,共获得6份人物典型案例,均为在校大学生。其中男性4人,女性2人;案例项目主要涉及电商扶贫、文化培训与志愿者公益服务。
四、案例分析: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生机制
大学生群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求知欲、发展欲较强,是价值观塑造与成型的关键阶段,同时也处于认知自我、改变自我、思考与探寻人生价值的关键时期。通过典型人物案例分析,可以看到个体的内化与环境的教化共同构成大学生公益性创业动机与决定的集体群像。
1.改变自我:温室中的思考与突破
认知自我、改变自我是一个“真正的”思考与学习的过程,是发现内在本性、挖掘内在潜力的过程,是个体的自主性与成就动机发挥与突破的过程。自我是一个未完成体,在个体的内化与环境的作用下,个体一直处于“认知、发现、选择、改变、实现”的循环过程中。在向内思考探索自我的同时,也向外探索实践、寻求突破。正如他们在访谈中所说:“大学就像是个美丽的世外桃源,与世隔绝的温室。应试的评价标准和自己局限的认知下,无法让我真正地面向社会、面向毕业后的社会需求。所以在学校与社会脱节,有一定的距离与盲从感,我想脱离这种盲从。”(case1)
“做果满兵团公益服务到现在,我更深切地认为,这就是一个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只有走过这段路、踏过这段艰辛,自己才会更优秀,具有更强的思想力。做公益项目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加减法,纠正自己的短视、改善原有认知,提升正知正见。”(case6)面对现代社会快节奏、高竞争的环境,大学生显示出“好奇”“激动”“向往”等这样一些心理属性,但更多地会表现出“焦虑”,会主动或被动地去思考自身的竞争力。将“思考与学习”作为一项改变自我的窗口,链接自我在“校园与社会”“想象与现实”,从而做出改变。比如case2所言:“包尔其易购是个公益性的电商扶贫平台,做包尔其易购的营销推广,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可以更多地接触社会现实、发现自我、保持活跃、学习新技能、改善社交技巧、累计工作经验、锻炼自己的人格,获得一个自我认知与学习的过程,从而能提升与完善自我,让我具有更多的经验和更强的实践能力,以面对以后的社会竞争与选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会关系的改变,人们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改变。从上面三个案例可以发现,生活环境、社交关系的异质使得不同特质的大学生产生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方面的变动。
大学生被视为人生价值追求的主体性群体,他们或平淡享受短暂的大学生活,或如饥似渴地追求专业知识,或迫不及待地走向社会。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性中一般也夹杂着个体的自主性。个体的成就动机较强,从而对自身具有较高的期待与要求,并且希望能够获得个人目标的达成以及个人成就与价值的实现、他人的认可等。部分个体会被主体裹挟前行,同样也有部分个体充满自主性,不盲从,现实社会的强烈竞争与个人发展意识的紧迫感逼迫并推动着他们不得不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更多地去考虑现实的社会发展需求,从而突破群体,突破自我,调整生活心态,锻炼自己的人格,增强独立意识。
2.价值追求:赋予人生价值感
认知与改变自我,赋予了大学生学习与突破的能力,而价值倾向进一步赋予了大学生突破与发展的路径,即决定了大学生在自己可承担、可选择路径内的自我追求与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的形成是以个体的心理与环境为基础。大学生尚处于人格与价值观的脆弱与塑造阶段,其对人生价值的感性反映:一是从自己的内在需要直接引发,即从个体内在的需求、兴趣产生,对所感知的对象具有内在的认同感,比如case4:
“我选择在‘少数民族地区’做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公益性项目其实并不复杂,给别人带来帮助的时候,我自己非常愉悦。我是一个简单的人,自己喜欢、心情愉悦就去做,这样,我感觉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充满成就感与价值感。”从感性需求出发,赋予自己人生价值感,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而致力于公益性事业。
二是自觉的理性思维。个体对自主选择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对人生与事业选项进行评价与判断,传统的价值观念与新接受的价值观念冲突磨合,长期反复,不断整合,从而形成新的价值追求与自我选择。比如Case3:“我不想碌碌无为,我想活得有价值。在课外之余,我做过志愿者、做过社团、做过兼职,让我觉着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有价值和成就感。我想走得更远,在做‘字里中国’之前,我也迷茫、犹豫、惶恐。没有经验、技术、资金、人脉,失败了怎么办?我是否能够承受得住这些打击?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字里中国’公益性创业这条路。我必须要有勇气和担当,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支撑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大学四年,如果我经受住了这些酸甜苦辣、艰辛拼搏,即便失败崩溃、劳累顿挫,也是完美。”
Case5:“我是学医的,无论将来是去医院还是去社区,都是在帮助病人,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而参加社区公益服务,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因为什么社会责任感,更多的是在疾病面前,不想做一个看客。我想利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热量与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基本的医疗常识,面对紧急疾病该怎么做。”
从理论上说,价值追求是个体在相互依赖的情境下,对个人和他人收益分配的一种特定偏好,代表了个体对于事件的重要性和价值判断,是一种与个体过往社会经验相关的、相对稳定的人格倾向。对比案例3和5,在策略性环境中,个体与他人存在内在动机上的差异,这类差异在解释个体决策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存在不同内在动机的个体在对于特定环境的感知和认识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在一定价值观的支配下,大学生根据其自身需要对应然状态进行判断和选择时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在决策过程中,大学生公益性创业者会首先将不同的选择转化为多元的主观效用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比较进行决策,从而形成公益性创业的价值追求。
3.主动选择:发现政府与市场的效率空隙,做自己该做的事
从大学生“认知自我、寻求突破”,到价值追求的形成,可以发现大学生公益性创业的基本发生脉络,但大学生公益创业行为的发生,追本溯源,还是一个发现社会机会并自我选择的决策过程,即发现政府与市场的效率空隙,做自己该做的事,从而形成公益创业决定。比如case2所表述:“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并且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是有限的。比如新疆连续多年的干果滞销这件事。在政府无力企及、商业组织不愿参与的地方,我们建立一个电子交易平台,可以平衡一些社会需求,维护和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这是我们做包尔其易购的初衷”。
对公益性创业的价值追求与主动的自我选择,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大学生自主性、创造性与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其独立人格、自我价值、人生信念才能以独特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实现。然而受制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其对价值的审视、对社会创业机会的洞察也大多集中在简单的社会基本需求层面。
“现在社会,人们都致力于挣钱。但在过程当中,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社会行为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老弱病残群体的滞留。可能有一天我们自己或家人也会成为老弱病残群体的一分子,当真正地经历了,我们才会从心底明白帮助老弱病残群体是多么重要。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的这些社会问题,当然也需要人们参与进来去解决,所以我倡导人人参与,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case5)”显然,公益创业行为的发生,具有浓厚的个体社会悲悯性。换言之,大学生公益创业行为主动性自我选择的决策过程受这种社会悲悯性与责任感的影响。
社会行为理论认为,个体社会偏好不是某些个体的精神特质,而是如同自利性一样,属于个体的普遍心理动机。个体的社会偏好有四个典型特征,即非公平性厌恶、互惠偏好、利他偏好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倾向,总体上表现出个体的社会亲和性。这与行为决策理论的观点不同,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公益创业行为的发生同样是经济利益驱使的结果,即个体在进行决策时,更多考虑的是个体利益等因素的影响。
显然,参与公益创业的大学生不仅关心自身的利益,也关心社会总福利的大小,特别是社会群体中处于最弱势人群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个体社会偏好引致的自我主动选择行为。政府与市场的效率空隙形成创业机会,在个体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偏好下形成路径选择,从而引发公益性创业行为决定。
五、结论与讨论
当前大学生就业环境日趋严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趋势的推动下,公益性创业在缓解就业压力、回馈社会、实现个体社会价值中成为大学生的选择策略。本文以此为题,在此基础上利用西部SHZ大学在校大学生公益性创业的调查与访谈案例展开分析,研究发现:
首先,大学生不能被视为缺乏人生价值追求的主体性群体,生活环境、社交关系的异质以及社会竞争的迫切性与社会需求的变动,造成不同特质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变动。
其次,大学生公益性创业机制的发生通过以下路径实现:改变自我,于温室中思考与突破;价值追求,赋予人生价值感;主动选择,发现政府与市场的效率空隙,做自己该做的事。在一定价值追求的支配下,大学生会根据其自身需要对应然状态进行价值判断,加之个体的亲社会性,利他无私,以他人为中心的道德取向,关心处于最弱势人群的利益,从而产生从事公益性创业活动的自我选择。
大学生公益性创业不仅有助于完善政府与市场效率的空隙,改善公益组织与公共事业组织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也会引发高校创业教育的变革。创业教育与制度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公益性创业的关键因素,因而高校和创业教育工作者可以加快构建引入适宜社会需求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课程与价值取向干预、抚育的复合型课程体系,引导大学生创业者确立多元创业价值取向。鼓励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亲和性。根据当地具体的经济社会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重视对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的引导与培养。提高大学生对社会需求的认知与洞察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研究集中于西北部某一高校的个案,限于案例与样本的获得性,没有对其他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案例人物样本进行对比分析。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增加这些异质性情景,探索教育、经济与政策制度背景对大学生的自我能力、价值取向、创业能力及公益创业决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原标题:盘点!OSSD课程申请全球TOP大学有哪些优势? OSSD全称为Ontario Secondary
快资讯2024-04-08 1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