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家长选择国际教育动因分析 不同的家长选择国际教育有不同的考虑,但从总体上看,家庭经济能力的提升是大多选择国际教育的关键驱动因素,同
原标题:家长选择国际教育动因分析
不同的家长选择国际教育有不同的考虑,但从总体上看,家庭经济能力的提升是大多选择国际教育的关键驱动因素,同时应试教育也助推部分家庭把对优质全人教育的追求转为国际学校。
中国家庭经济能力的提升
随着中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大批中产阶级崛起。根据胡润百富对中产家庭的界定:一线城市年家庭收入为30-150万,新一线及其他城市家庭收入为20-150万的城镇居民。截至2018年8月,我国大陆地区的中产阶级数量为3330万户。
此外,根据《2019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截至2018年12月,大中华区拥有600万人民币资产的 “富裕家庭”共有494万户;拥有千万元人民币资产的 “高净值家庭”共有198万户;拥有亿元人民币资产的家庭为“超高净值家庭”,共有12.7万户;拥有3000万美元的家庭为“国际超高净值家庭”,共有8.4万户。
这些富裕家庭、高净值家庭以及部分中产家庭对子女的国际教育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视野也更加全球化。他们期望培养孩子双语或多语种能力,同时发展各项综合素质,形成他们未来在商界、政界和学界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越来越偏好于高品质与国际化的教育消费选择。
家长对海外优质高等教育的追求
新学说对全国家长端择校意愿调研结果显示,全国42%的家长群体选择民办国际化双语学校的原因是出于对传统应试教育不满意或不适应;42%的家长是为了出国留学;34%的家庭是因为孩子喜欢国际化教育方式。
当今中国体制内教育的竞争异常激烈,学生能通过高考进入“985”“211”的学校概率远远低于参加国际课程被世界一流大学录取的概率。国内不少家庭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实质上用家庭财富降低孩子在学业上的竞争压力。
此外,国内高等教育与英美高等教育在学术以及管理水平上存在的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缩小,也是众多中国家庭选择出国的重要因素。根据英国教育咨询公司QS在2020年发布的《疫情影响下留学生白皮书》,48%的中国学生决定延迟到明年上学,而只有4%决定放弃留学计划。由此可见,即使在多种因素的辐合作用下,中国家庭对出国留学的偏好仍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