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国际教育老师的核心素养 关于越来越多博士投身基础教育的现象,郑菲认为多是基于个人兴趣与职业方向的选择,但也有学术领域竞争压力、高校
原标题:国际教育老师的核心素养
关于越来越多博士投身基础教育的现象,郑菲认为多是基于个人兴趣与职业方向的选择,但也有学术领域竞争压力、高校晋升途径和经济回报率等外在因素考量。
她强调这种人才吸引也是国际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优秀的团队可以走得更远。博士学霸进入校园后,不仅能给孩子传授知识,还能带来个人经历、学术能力和国际视野上的启迪,而这些影响是无法评估的。
但她也强调,学历永远只是敲门砖,真正评估工作能力的仍是人际沟通、专业能力、工作经验与效率这些基本职场指标。她建议,博士们在加入基础教育领域前,应先确定自己是否真正热爱这一行业,然后在工作实践中摆正心态,积极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提及国际教师的核心素养,郑菲认为教师不应该只是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老师、学生、学校、家长都是整个学习者社区的成员。一名优秀的国际教育老师要有改变和挑战自我的勇气,由灌输型、传授型教师向共同学习者的角色转变。
此外,教师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也极为重要。如果教师无法为孩子提供可以激发想象力空间的课堂设计,培养孩子的创意性思维就无从谈起;如果教师不具备提问技巧,那么孩子只能囿于对与错的知识性问题。因此,一名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也决定了孩子能走多远。
05浅谈国际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郑菲认为国际教育在国内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政策不断收紧,国际教育的生存空间受到外部评估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家长的压力,“唯分论”和“学好数理化”的固化思维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加剧了家长在教育选择上的动摇。
此外,部分从公立转入国际教育体系的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脱离被动学习的习惯,这也让家长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国际教育理念提出了质疑,也不断激化了“鱼与熊掌兼得”的冲突与两难。比如MYP项目就是本土化最艰难的案例之一。
对于国际教育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郑菲期待教育部门与决策者在不断规范办学环境的同时,坚持全人教育的理念,求同存异,给予国际教育行业更多的空间与支持。
至于学生是否应该选择国际教育,她说没有所谓的优劣,只有适合与否。如果孩子能够在公立教育体系中受益并获得自信而全面的发展,国际教育未必是刚需。但有些孩子无法适应应试教育的压力与模式,他可以在多元化的教育市场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与发展方向。
她还表示,出国留学并非唯一的成功之路,也不适合所有的学生,但是留学可以让我们在不同的环境获得独特的经历。尤其是在当下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抬头的大环境里,我们更需要有国家理解、能欣赏差异的人才。
原标题:盘点!OSSD课程申请全球TOP大学有哪些优势? OSSD全称为Ontario Secondary
快资讯2024-04-08 1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