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高分考生入围又弃考,如何避免跟风报考拉高分数线 7月25日,当获知高考成绩为666分时,陆欣妍感到既震惊又难受。除了震惊于实际分数与预估分
原标题:高分考生入围又“弃考”,如何避免跟风报考拉高分数线
7月25日,当获知高考成绩为666分时,陆欣妍感到既震惊又难受。除了震惊于实际分数与预估分数差距较大外,凭借裸分上北京大学无望的结果更是令她感到难受。
同时,在高考成绩占录取分数85%的情况下,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北京大学的希望也近乎渺茫。两天后,收到北京大学询问是否参加强基校考短信时,陆欣妍最终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选择参加。
在高考进名校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强基进入好学校是许多学生、家长选择该计划的主要原因。马江岩父亲说,孩子报考强基的原因,“一是从小就对基础学科感兴趣,二是可以上名校。”
但囿于强基计划专业限制,以及考生实际高考分数等情况,部分考生在入围校考后,也会选择放弃考试。根据强基计划管理要求,招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专业,每名考生只能报考一所学校且通过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陆欣妍告诉芥末堆,一些同样报名强基计划的同学,在得知自己高考成绩能够裸分就能上清北后,便放弃参加校考。“虽然都会报强基计划,但高考上线了,基本都不会参加了”,她感慨道。
陆欣妍同时提到,名校是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多数人报考强基的原因,至于是否对基础学科感兴趣那都是次要的。“政策不够完善,没有(报考)门槛,大家基本都是喜欢哪个学校就报哪个,也没考虑过专业的事,只是跟风报名。”
马江岩所在的班级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马江岩父亲表示,“虽然马江岩是班里 一个考入北京大学强基班的孩子,但却不是 一个进入北京大学的,大多数人裸分就能够(上清北),所以就不再参加校考。”
“强基报考是没有成本的,所以放弃也就更容易”,李立勋认为,入围不参加强基的原因大致有两点:其一,考生高考超常发挥,有机会上更好的学校;其二,考生高考成绩一般,觉得自己参加校考不占优势。
倘若因报考“无门槛”促使更多高分考生报名,入围后又因各种原因放弃参加校考,那么这是否会给强基计划招考带来其他影响?马江岩父亲认为,“会拉高分数线,今年高考分数比较密集,相差几分空间很小”。
马江岩父亲以北京大学为例解释道,北大在山西省强基招生人数是6人,按照招考比例,入围考生就有30人,但如果其中20人因裸分能上清北而不参加校考,那么最终就只有10个人参加竞争,对于30名之后可能与上一名只相差1分,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考生,却因此失去了入围考试的资格。
若入围考生弃考,那未入围考生是否有补录机会,芥末堆通过询问中国科技大学招生办得知“强基计划不能补录”。
但李立勋认为,“弃考只是极个别现象,清北入围校考名额是录取名额的5倍,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同时,李立勋建议,为避免跟风报考拉高分数线的情况发生,在学生方面可以建立诚信档案制度,从制度上约束考生“录了不考”这种行为;在学校方面,报考时可以将强基计划自我审查的方式与自主招生人工审查的方式相结合,按照4:1的比例进行招考,从而选拔出真正对基础性学科感兴趣且有能力的学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同时也表示,“随着强基计划的逐步推进,高考的比重可能会进一步下降,校考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他认为,未来强基计划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学生的选择自主权,真正建立起了双向选择、多元评价的招生录取方式。
“同学们可以申请多所高校,大学来进行独立评定、录取,一个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并从中选择一所”,熊丙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