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失控的智能手机,缺失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 根据《教育家》杂志问卷调查,电视是农村小学生最常接触的媒介,此外他们习惯用手机上网。其中
原标题:“失控”的智能手机,缺失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
根据《教育家》杂志问卷调查,电视是农村小学生最常接触的媒介,此外他们习惯用手机上网。其中,被调查小学生每次媒介接触时间在半小时以内的占比为49.41%,1-2小时的占比为34.5%。
但与此同时,调查提到,农村小学生在接触和选择媒介上自主意识不强,他们接触和选择最多的基本上是身边较为便捷的媒介,或者家人、同学使用较多的媒介。在日常媒介接触频率上,农村小学生每周接触媒介1-3次的为42.28%,4-6次的为31.63%,9次以上的占比高达13.74%。
虽然多种新型媒介形式丰富了信息的传递,但对于许多农村学生,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们来说,新型媒介或许仅意味着一项可以用来消磨时间的“玩物”,他们也难以甄别媒介中所传递的不同信息。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中心完小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这所学校目前有留守儿童152名。校长陈世民告诉芥末堆,勐董镇中心完小就不允许住校学生带手机。“这又是一个问题,这是真的,只要爷爷奶奶有智能手机,留守孩子用这个来玩的时间比学习时间多。”对于缺少管束力的留守儿童们的祖父母来说,智能手机常常是一项不可控的因素。
事实上,缺少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并不仅是农村孩子们,处在城市的孩子们同样缺乏相应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蜂窝儿童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大嘴曾告诉芥末堆,“我们发现,城市孩子的网络素养也是缺乏的。”
如今,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们长时间居家生活,其在媒介接触频率、使用时长上均有所程度的增长。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体信息,如何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帮助其分析和辨别网络空间中多种多样的信息,必然是一项值得政府、学校、以及教育机构们需要探讨的话题。
事实上,国家政策也早已在相关方面提出要求。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此前起草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其中要求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网络权益。同时,国家鼓励中小学校通过开设校外课堂等方式指导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帮助未成年学生养成良好上网习惯、提高网络素养。
对于现如今的未成年人教育内容,仅仅是学科教育内容早已不能足够,推进包括媒介与信息素养等新教育内容才能真正丰富未成年人思维教育内容板块。
原标题:盘点!OSSD课程申请全球TOP大学有哪些优势? OSSD全称为Ontario Secondary
快资讯2024-04-08 1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