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为何高考成为了一道隐形的墙?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比去年多了40万,千万考生的命运又一次被摆上天平。但在前些时日,某男艺人在直
原标题:为何“高考成为了一道隐形的墙?”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比去年多了40万,千万考生的命运又一次被摆上天平。但在前些时日,某男艺人在直播中曝出自己高考身份造假,之后又有大量高考冒名顶替事件浮出水面。关于那些“被偷走的人生”,网络上又重新掀起一场针对高考公平的讨论。
很多人认为,至少高考让所有人都站在了相同的赛道上,在形式上体现出了公平竞争。
媒体人唐驳虎曾研究衡水中学的发展历史和招生模式,发现衡水中学之所以如此“出类拔萃”,是因为它像抽水机一样,聚集了周边县市甚至外省的优质学生,同时以极端军事化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在三年里接受高强度的高考备战。
衡水把教育视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慢慢形成了以“衡水模式”为核心的“衡水系教育产业”。因为教育资源有限,又有众多家长相信衡水中学会帮自己的孩子考上理想大学,于是竞争开始下沉,“无论高中还是初中,都越来越抢手,学费越来越高,压力巨大的家长们,甚至已经把竞争延伸到了‘小升初’阶段”。
对于青少年来说,高中三年高强度、灌输式的教育已经是一种挑战,如今还要蔓延到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同时,在单一的选拔模式下,这种极端的教育形式和资源形成了一种畸形的竞争力,但公费生名额有限,教育越来越成为一扇隐形的墙,将资源匮乏的低收入人群阻挡在外。高考成功的前提也越来越提前,进“最好的”高中之前要先去“最好的”初中、去“最好的”小学。学生疲于备考,家庭倾注各种资源。
唐驳虎将衡水中学形容为“中产阶级的私立学校”,写道:“想进衡中上学,要么就得顶尖聪明、考得进衡中极其有限的公费生名额,要么就是家境宽裕、付得起高价择校费,而显然后者是大多数。面向顶尖聪明学生(大部分本来也就是城市中产家庭)的掐尖,面向广大中产、次顶尖学生的收费,这就是衡水模式做大的双轮驱动。”
▲ 与衡水一中、志臻实验中学相邻的“衡中公馆”,“房天下”显示目前房价为9500元每平米。2013年,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衡水中学与当地的房地产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投建“衡水第一中学”。此后,衡水中学(本部)依然是面向衡水本地的公立高中,一中则是面向河北全省掐尖,市场化运作、自主招生的私立高中,同时全面享用衡中的教学资源。但从校长、老师、管理制度、班级编号看,两所学校是一体的。© fang.com
关于高考,前年还出现了一块“改变命运的屏幕”,在200多所贫困地区的中学,学生们通过网线和一块屏幕,与 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课、作业、考试。因为有了这种形式的网班,一些学校的升学率迅速提升,不少人考上了清华北大。
有亲历过网班的学生后来回忆,那块“屏幕”并未出现在全校,学校专门组成了“网班”,投入最好的师资,甚至单独为两个网班安装了柜式空调,每个教室两台,而其他的班级则要等到一年以后才会陆续安装。
亲历者发现,网班的成功依然在于“资源的集中”,与其他关于教育资源分配的质疑并无二致。双倍的投入,换来了93%的一本率,但其他的理科班和文科班成绩则有些令人失望。“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因为这种做法无非是在外部教育资源倾斜的基础上将内部教育资源倾斜,老师的配置、课程的安排、学校的重视程度无一不是如此……”
在这种应试教育的竞争下,成功者除了拼努力拼天赋,往往还得拼运气。运气好的,生在了付得起高价择校费的家庭、被选进了举全校之力打造的网班,就有更多的机会考进更好的大学。运气不好的,生在了隔壁县、交不起择校费、没进到网班,机会就少一点。可能仅一墙之隔,能获得的教育资源就是天壤之别。更别说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这样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