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
原标题: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适度扩大中职招生规模。要严格按照职普比例大体相当原则和落实“职教20条”部省备忘录中明确的比例安排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57.05万人,比上年减少25.38万人,下降4.36%,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1.27%。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555.26万人,比上年减少37.23万人,下降2.34%,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9.53%。与2010年的数据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70.42万人,比上年增加1.9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50.94%;在校生2238.50万人,比上年增加43.34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7.78%。
也就是说,我国近年来的中职招生数、在校生总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和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已从10年前的50%左右,即与普高基本相当(1:1),下降到职普比4:6。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育部要求各地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显然就需要减少普高招生,适度增加中职招生。可问题是,中职扩招的生源从何而来?地方教育部门愿意增加中职招生规模吗?学生和家长是否欢迎这样的政策?
中职扩招,极有可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在具体落实时,遭遇冷遇和阻力。事实上,虽然普职比已经6:4,但是,我国不少地区的家长,在每年中考时,都在抱怨普高招生比例过低,哪怕当地的普职比已经达到7:3,家长也不满,不考虑民办普高的录取数,就以公办普高录取率不到50%,来质疑当地的中考招生“故意”让学生不能上普高。这还得到舆论的普遍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思考中职的进一步发展战略了。家长之所以不愿意让孩子读中职,除了众所周知的职业教育地位“低人一等”之外,还有两方面重要原因。一是中职学校办学缺乏特色,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公众对中职的认可度差,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上中职,非但没有学到技能,反而“被带坏”,中职在一些人的心目里,还是“差生集中营”。二是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普及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50%,去年高职扩招100万,已经取消中职毕业生升高职的比例限制,也就是说,越来越多中职毕业生今后也要读高职,既然如此,为何不让学生在高考时,再做选择,而必须在中考时分流呢?
提高中职的办学质量,可以回应部分家长的疑问,但这任重而道远,包括要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以及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在当前,更有必要思考我国高中教育阶段,是否还要继续坚持普职分离的战略。支持继续坚持普职分离者认为,就是中职毕业生今后读高职、上应用本科,他们在中职接受的技能教育,也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从现实看,普职分离,可能会让部分学生能早接受技能教育,然而,其存在的问题不能忽视。首先,中考分流变分层的现实,加剧了中考竞争,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也不利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近年来,针对学生学业负担沉重的问题,已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取消中考。但要取消中考,就必须先推进普职融合,如果普职分离,怎么取消中考?
其次,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技能的兴趣,而是因中考分数低“被迫”选择中职,那么,就是进了中职,也不会认真学技能。近年来,就有一些初中在中考前,要求学生放弃中考去上中职,其意图是完成当地中职招生任务,以及提高普高升学率,这令学生和家长很不满。实行普职融合,建综合高中,在每所高中学校里,既开设学术性课程,又提供技职性课程,这其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职业教育以及学习技能的兴趣。有人会担心,由于大家都不愿意学技能,技职课将没有人上,那么,难道“强扭”就可以让瓜甜吗?
在推进普职融合后,还可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同时,按类型教育的理念,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包括推进职业教育的高职、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这会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进一步认识自己,培养兴趣,结合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选择适合的学校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