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教培行业疫情之后才是决胜之时 疫情之中,观望、学习、试错、等待是这段时间的主旋律,行业尚且风平浪静,而随着疫情结束,学生回归线下,更激烈的
原标题:教培行业疫情之后才是决胜之时
疫情之中,观望、学习、试错、等待是这段时间的主旋律,行业尚且风平浪静,而随着疫情结束,学生回归线下,更激烈的竞争一触即发.
疫情期间的暂停,让大量线下机构损失惨重,复课后的竞争,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活下去,哪怕是一只腿跪着活下来的,不倒下就算赢了.谁行动更快,谁思路更活,谁管理更细,谁链接的资源更多,谁更能获得竞争优势.如果届时机构还是按之前的招生和运营节奏,抱着重复过去成功经验的心态,而不去考虑疫情后面对的竞争与市场环境变化,恐带来致命打击.
另一方面,考虑到对疫情之后教培机构 " 爆雷 " 的担忧,用户必将对机构的品牌和实力更加重视.教培机构的生死容易引起关注和同情,但教培机构的破产背后,会让全行业的用户信心遭受打击.而疫情的影响,让更多机构的短板暴露无遗,也让更多家长和学生对培训机构的选择更为谨慎,除了教学效果,机构的品牌和实力也将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需求的变化,也会直接反馈到供给市场,教培机构的竞争,将变成全方位的硬战.
有一点可以肯定,经此一 " 疫 ",教培市场的专业度将会进一步提高.疫情加速了市场的出清,经营不善的机构退出后,这一市场将被更有品牌、更有实力的机构接手.相对而言,这些机构的管理、经营更为规范,教学服务更有质量,也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在危机到来之时,这些平常看起来耗费了很多成本的事情,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诚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也意味着更多不规范的中小机构离场,但任何行业的有序发展和进步,都必须是优胜劣汰.
市场正以残酷的教训,告诫所有不积极拥抱变化的人.
技术从幕后走上台前,从当下看向未来
这场全民参与的在线教育试验,无疑给所有教育从业者敲响了一记技术 " 警钟 ".这不仅是疫情期间的短暂报警,更将对疫情之后的教育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当今时代想做好教育,本就是一件颇具 " 技术含量 " 的事情.
疫情突发时,机构能不能转线上,得看技术;
学生复课后,线上课堂卡不卡,掉不掉链子,得看技术;
好容易不卡了,怎么能不把网课上成段子,让网络那头的学生们对课堂有参与感,还得看技术.
短期视角下,技术偏应急的工具属性,讲究的是速度.这是互联网公司的强项.也正因此,阿里钉钉、腾讯课堂迅速走上战场,冒着被广大网友打一星的风险,成为万千老师和学生的临时 " 空中课堂 ",一时风头无两.
而科技教育企业中,对外宣称近年研发投入超 10 亿的好未来也拿出了原本用于支持内部各条业务线的直播云,来帮助数万家教培机构免费转线上.在节后正式线上复课的那段时间里,无论阿里、腾讯,还是好未来,扩容、不断扩容成为共同的主旋律,最终,都有惊无险地抗住了开课初期涌入流量洪峰.
行至中期,技术要解决教学体验的问题,讲究的是专注.告别卡顿之后,从家长、学生,到临时变身十八线主播的老师,马上意识到,在线教育绝非把线下的教与学直接搬到线上直播平台这么简单.段子背后,暴露出在线教育行业离成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仅老师的教法需要针对线上环境重新调整,课堂上还需要有更多符合在线环境下教育学、脑与认知科学规律的互动功能和机制,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据了解,好未来旗下的学而思培优在线春季班将上线一套新研发的直播小班课系统,引入更多丰富的互动、激励机制和 AI 能力,以更适合线上教学的新体验,实现学而思线下线上同等学习效果.
疫情之后,技术要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闭环,讲究的是长期.大量带着在线教育体感的学生回归线下,但不会满足于线下,对于师资、教学方法、上课形式都会提出新的要求.兼具线上与线下形态的双师课堂、智能教室会更为普及,融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教育 OMO 形态也会被更多机构作为发展战略重点思考.通过技术让学生和家长从感受不到线上线下的差异,到线上和线下各有各的特点,这需要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长期积累才能实现.
长期而论,在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都有经验沉淀和技术储备的企业将迎来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