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今后高校将取消事业编制 读博去高校还有性价比吗? 今后高校将取消事业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的性质,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那么对于博士而
原标题:今后高校将取消事业编制 读博去高校还有性价比吗?
今后高校将取消事业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的性质,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那么对于博士而言,读博去高校还有性价比吗?
01 进高校可以实现专业对口最大化
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比如四大天坑专业,高校依旧是高性价比的选择。
因为当研究达到了PhD的程度,在这个信息已经高度发达的世界上建立起一点点相对壁垒,基本上只有你的同行才能理解你做的东西,而这种壁垒仅靠金钱或者简单的解释是难以打破的。
再者,博士几年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经济方面的“沉没成本”也决定了如果要发挥出本身的价值,就得去必须要博士,或者偏好博士的工作,才有足够的回报。就算不给编制,高校需要的还是博士,但是企业、公务员、事业单位却不是非要博士不可。由此看来去高校做科研,基本算是读博最为对口的出路了。
02 高校收入尚可且长期向好
过去的话,从高校到国企、事业单位再到民企,基本就是工作自由度逐步下降、工资逐步上升的选择而已。
但是近年来经常看到各高校发出的招聘公告,待遇都非常可观,安家费、科研费动辄几十万。除了看得见的薪资报酬,还有看不见的比如访学交流、子女上学、社保公积金、上班时间灵活以及寒暑假等隐性福利。
即使编制取消,但是,国家对于高校的投入始终没有减少,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趋势。这就意味着,高校教师的待遇和科研教学条件,都能够得到全面保障。这种保障,并不会因为高校教师的身份变化而变化。
反观部分企业虽然能开出百万年薪,但与高薪对等的是996+ICU超负荷运转的工作强度、职场新鲜血液的竞争压力、以及35岁门槛的转型问题。
难怪有人说走高校路线是一条长长的大阳线,越老越吃香,而走企业路线通常在中年就达到峰顶,大起大落。
03 高校容错率更高,项目周期更宽容
高校大多由国家财政拨款,几乎不用考虑“生存压力”,做科研是为了尝试和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即使成功率微乎其微,但只要被认定拥有重大科研价值,就会投入相应的经费。
而企业需要自负盈亏,做科研搞项目必须紧跟市场的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其根本目的是要把科研投入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利润,看重的是研究的效益和时效性,研究方向难免有所受限,且容错率更低。
04 疫情导致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性价比凸显
高校取消编制就是一个逐步市场化的过程,让这份工作的综合性价比与市场其他工作的性价比接轨,但不管如何改革,总有博士选择高校也总有博士选择企业,从过去博士毕业一股脑都往高校挤到现在博士就业多元化趋势初现,最后建立一个工作性价比的动态平衡。
当然,这个平衡点的位置也会小幅变动,比如经济发展强劲时候,博士更倾向于去企业或创业;经济发展疲软时候,博士更倾向于去高校...
今年受疫情影响,各大企业都受到了一波冲击,企业春招缩水,人力成本削减,毕业生需求量同比降低近5成,对期望高薪的博士吸纳能力减弱。
博士作为学历市场的赢家,却是就业市场的“萌新”,进企业面临的就业压力或许更甚于期望薪资较低、经验丰富的本科生或硕士生了。
所以就目前而言,高校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相比,仍然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