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 跋山涉水去上网课的他们,需要的不是赞美 网课之下,有的同学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了别人眼中的学霸。 从学校延迟开学改为网络教学起,河南
原标题: “跋山涉水”去上网课的他们,需要的不是赞美
网课之下,有的同学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了别人眼中的“学霸”。
从学校延迟开学改为网络教学起,河南南阳淅川的高三学生小通,每天早上8点都会搬着小板凳,带上学习资料,冒着寒冷在室外的屋顶开启一天的网课学习。

由于家里没装宽带,他向邻居求助借wifi,而屋顶的信号最好。为了不打扰邻居,他便将屋顶当作自己的教室。
在网络不发达的乡村,在无力支付网费的家庭,对于那些为了不耽误学习进度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还有一堂必修课——想法设法地先找到网络信号。

有人在自家附近找到合适的网课据点,也有人为了能连接上那根线,不得不像“探险”一般寻找能维持课堂的网络信号。
四川广元市旺苍县金银村的高一学生小杨,在学校开展远程教育期间,家中没有网络,便走了2公里的山路,坐在崖壁蹭网上课。
小杨解释道,因为只有村委会有网,但疫情期间不能进入,只有爬上山才离那边的信号更近。由于山路不好走,从早上10点多上山后,小杨就一直学到下午五六点。家里人则帮忙给她送饭。

从武汉回到长阳老家过年的初一女生小邓,也因疫情无法返校,需要上网课。
大山里的老家网络信号不稳,小邓的爷爷用手机到不同地方测试信号,在离家300多米的一处山坡,找到了信号比较稳定的点。
在那里,爷爷用树枝和油布为孙女搭起一个山中网课教室。

在甘肃定西,一名网友拍摄了其上高三的侄子,因为大山里网络不好,特地在高处有网络的地方,搭上塑料布帐篷、放置暖炉和小床,让孩子能在里面上课。

陕西镇安县青铜关镇阳山村,因为地势较高,网络信号不太好。
村中一位农户在手机信号稍好些的地方,搭了一个帐篷,让自己的三个孩子能上网课学习。
后来,最多的时候有11名学生一起挤在棚子里学习,山上不仅气温更加寒冷,有时还会伴随着雨雪天气。有的学生只能蹲坐在地上,蜷缩着身子听课。

在网络尚不普及的地方,有去屋顶、山间、崖壁寻网,被大赞“自强不息”、“刻苦求学”的身影,也有因无法上网课“赌气”服药的女孩。
但前者不该只收获到掌声,后者也不应被过分苛责。因为这堂课的存在,本就不该成为对他们个人的一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