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碎片化时代中的遗孤 在线阅读享盛宴实体书店受饥寒 阅读方式的转变也是促成现状的关键要素。 在线阅读享盛宴,实体书店受饥寒 从掌阅到阅文
原标题:碎片化时代中的遗孤 在线阅读享盛宴实体书店受饥寒
阅读方式的转变也是促成现状的关键要素。
在线阅读享盛宴,实体书店受饥寒
从掌阅到阅文,从微信读书到网易蜗牛读书,各种在线阅读软件的兴起,也是让实体书店走向寒冬的助推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国在线阅读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2019 年中国在线阅读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2,我国在线阅读市场规模为 24.6 亿元,2018 年上升到 153.5 亿元,预测 2020 年,我国在线阅读规模市场将达到 206.3 亿元。
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9 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9 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将达到 7.4 亿人,同比增长 1.4%,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 4.6 亿人,同比增长 8.3%。付费阅读已经从 2018 年的 4.2 亿人下降到 2019 年的 3.3 亿人,而免费阅读则从 2018 年的 0.5 亿人增长到 2019 年的 2.5 亿人。
其中,微信读书在这时代的浪潮中,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数,逐渐成为读者的 ,也慢慢取代了实体书籍,这也让本来就惨淡营生的实体书店,雪上加霜。
2019 年 12 月 30 日,微信读书发布 "2019 微信读书成绩单 "。数据显示,2019 年,微信读书人均阅读时长为 85.8 分钟 / 天,比去年上涨 14%;人均听书时长为 142.2 分钟 / 每天,比去年上涨 39%;人均阅读本数为 22.6 本 / 天,比去年上涨 24%;人均阅读天数为 31.5 天,比去年上涨 15%。
微信阅读的模式比较传统,提供免费书籍和付费书籍,付费书籍在购买之前有试读的机会,降低用户购买无用书的可能性。其中,微信读书的通用货币是书币,书币可以通过充钱购买,也可以通过阅读时长兑换。
此外,在微信读书中同样设置 " 读书卡 " 业务,可以通过充值办理,也可以通过分享读书卡寻找好友共读而获得。凭借其庞大的流量优势和微信用户的关系链,微信读书希望通过构建一个 " 共读社区 " 来实现其 " 让阅读不再孤单 " 的理念。
相比之下,比微信读书晚两年上线的网易蜗牛读书,虽然市场占额并不大,却也在通过其自己的方法,实现着用户的增长。市场上已经有以网络小说和出版图书资源为主的掌阅、QQ 阅读、书旗小说等进入市场较早的移动阅读软件,也有同样以出版图书为主的微信读书作为其竞争对手。
这些软件都提供了用户免费阅读的可能性。虽然模式不同,但是他们免费阅读的福利都会让更多读者青睐。阅读成本的下降,使得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在线阅读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使得实体书店以往靠书养店的传统经营模式,愈发不适应时代发展。
阅读方式的改变,似乎也映射着时代情绪的变化。
碎片化时代中的遗孤
如果现在将娱乐消遣项目做一项排序,游戏、刷剧、抖音快手应该会不出意外占据前排。这些可以获得即时快感回报的项目,越来越被大多数人选择,真可谓是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仿佛在线娱乐已经成为了桃花源。
相比之下,逛书店和阅读这种需要长时间才能获得回报的沉浸式活动,就明显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尽管在国家的大力推行下,民众的阅读情绪逐渐高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即时体验快感的在线娱乐依然在侵蚀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消费者除去正常的生活工作,其余时间本就呈现严重的碎片化趋势。而如今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人们的时间总会被一些软件占据。
通勤时间可以开一局游戏,可以刷一路抖音,可以看几篇八卦;饭前饭后可以利用空闲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晚上睡前也可以约上朋友开黑吃鸡,各种刺激神经的活动总会以低廉的成本占据消费者时间,如此实惠便捷。
消费者本就碎片的时间,可以放在阅读份额似乎更是九牛一毛。人们还是会阅读,还是会买书,但是每次消费周期就被拉长。但是书店却很难挺过逐渐变长的消费周期,收入也只能逐渐减少。
但是,这不只是消费者单方面的问题。书店作为文化交流的集散地,也似乎越来越有一股遗老风范。
只卖自己喜欢的书、拒绝售卖教辅类书籍、只卖一种或少数几种类别的书籍等,都是一些独立书店的经营方式。类似于单向空间,其创办者之一的许知远就表示,书店只卖他喜欢的书;还有成都的无早书店,仅仅售卖外国期刊杂志。
诸如此类的想法,可以理解为一种骄傲,一种坚守,值得称赞。同样,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合时宜。这种不合时宜似乎不会在书店的营收方面产生好的影响。当一家书店将自己的消费人群草率且刻意地划分为某一群体时,很难保证这个群体长期的消费能力,自然也就很难保证自己书店的长期营收。
固步自封很难生存下去,于是一种新型的书店出现了。
卖书 or 卖咖啡 or 卖空间?
在传统书店靠书养店的模式难以维系的时候,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书店经营模式。他们不止于卖书,同样,他们也将眼光放在了店内消费上。
目前,我国在 2019 年实体书店总量超过 70000 家,印度为 21800 家,美国是 13968 家,德国 6000 家,而这意味着 2019 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书店总量最多的国家。2019 年,新开书店 4000 家。与之相对的是,2019 年中国关闭书店超过 500 家,其中新华书店 87 家,民营书店 129 家。
根据《2019-2020 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实体书店营业额第一的是西西弗书店 & 矢量咖啡,其营业额达到了 12 亿元,言几又书店营业额为 6 亿元,排名第二;与此同时渔书的门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达到 275 家。
报告还显示,60 家品牌书店整体销售同比增长 35.9%。其中,西西弗书店再次成为全国营收 的书店连锁品牌,仅 2019 年前十个月营收就高达 12 亿元,图书销售额 9.5 亿元,咖啡等餐饮收入 1.8 亿元。西西弗书店的营收规模大致相当于言几又、中信书店、新知书店三家书店品牌的营收总和。
西西弗书店作为一个急速扩张的品牌书店,不得不提。似乎他们不是在卖书,而是在培养买书的人。不论从书店装潢还是店内氛围,开在各大商圈内的西西弗书店首先在吸引眼球上下足了功夫。不难发现,西西弗书店在周围环境中,凭借其专修风格的独特,吸引了众多的顾客流连。
不同于传统的营业模式,方兴未艾的西西弗书店不仅仅将书店的营收来源局限于图书售卖。走进西西弗书店不难发现,书店占据了店面的一大部分,剩余空间一部分是矢量咖啡,另外一部分是不二文创,这两处也为书店的营收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在报告中所调查的 62 家书店品牌,仅有一家只卖图书,占比 1.61%。这也表明,绝大多数书店已经不仅仅销售图书,而是转向包括咖啡、文创文具等更多元品类经营。传统的书店营业模式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除去西西弗书店,诸如南京的先锋书店,北京的 page one 和单向空间,多地连锁的方所书店和言几又书店,来自台湾的诚品书店等,这些书店也都慢慢改革了传统的营业模式,逐渐走向了融合的道路。
坐落于成都太古里商圈的方所书店,其中就包括文创用具、纪念饰品、咖啡饮品和影音录像,甚至一些与书店风马牛不相及的商品也会有出售。西安曲江的曲江书城,不仅仅是图书仓库,更是集吃喝玩乐于一体,俨然一个小型的创意工厂。
当然,新型书店的创新途径不仅仅是增加销售品类这一种方法。将自身空间作为盈利手段,似乎也逐渐成为新型书店的手段。北京的单向空间书店,其生存之道是其独居特色的沙龙活动,每周办两次沙龙,邀请一些作家、导演、歌手和艺术家来介绍他们的作品。
类似的还有南京的先锋书店,定期的线下沙龙和活动,邀请 作家、诗人、艺人等的到来,不仅仅获得了举办活动的利益,更有长远的利益——长期的流量支持。也是这些转型,使得以往纯粹的书店变得更加多元,从不同的角度创造利益。
同样,借助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也使得这些书店逐渐成为当地景点和网红打卡圣地。这也催生了书店新的经营模式——网红营销和粉丝经济。
长春的 TOUCH 12 街,三联书店成为其中最大的流量产生地。前来打卡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每一次微博和朋友圈的打卡,都是一次免费的广告,每一条抖音的拍摄,都是一次推广。在消费者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帮助商家吸引来更多消费者。如此循环,店内的流量也在稳步上升中。
先锋书店和单向空间也是利用这种网红模式,逐渐将自己的店面推广了出去,并且在每一次活动举办时,都会建立线上的交流群,通过专业人员的管理来巩固粉丝群体。在每次有新品图书推出时,粉丝群体总是利益的最大贡献群体。
通过这种粉丝效应,不仅可以使得门店获得长期的流量支持,还可以在线上产品推出时,获得比较大的用户基数。比如单向空间出版的视频节目《十三邀》一大部分的观看群体就是其粉丝群体。
这样看来,似乎新型模式和网红经济给书店带来了新的转机。但是,这样的模式真的牢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