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平衡好五对关系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属于前瞻性目标,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发展性特征,应以辨析基本关系为抓手,以
原标题: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平衡好五对关系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属于前瞻性目标,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发展性特征,应以辨析基本关系为抓手,以厘清其中所包含的价值问题为理论支撑。“全面普及”是一个持续推进的建设过程,需要各层面、各方面、各领域的共同发力从而形成普及合力。它关注普及进程本身,即以怎样的模式实现全面普及,这涉及五对基本关系的平衡。
(一)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关系
在社会需求、教育经费、办学能力等外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相比之下,不以质量提升为前提的规模扩张相对容易实现,这就使得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扩张在实践中常以不断拉低教育质量底线为代价,即低质量普及。于是,在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阶段,出现了普通高中同质化、中职教育缺乏吸引力等质量问题。
相对于规模扩张,质量提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全面普及”时代,质量提升以规模为基础,通过质量提升增强高中阶段教育的价值和吸引力,之于普通高中更多意味着整体层面上的多样化,之于中职教育则更多意味着它与社会经济发水平匹配度的提高,从而确保教育规模基本稳定或稳中有升,也就是以质量拉动规模,走高质量普及之路。
(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当前对普职关系处理采取的是一种零和博弈的模式,即二者之间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且通过映射到学校类型上而实现,以学校类型来区分教育类型(即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缺乏对学校内部教育内容的关涉。也正因如此,调节普职关系的相关政策容易失灵,出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低、升学渠道不畅等现象。
对中国而言,伴随产业结构转型以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的提升,普职结构将会从基于数量规模的“人为规定”转变为基于个人选择的“自然结果”,“大体相当”的政策主张势必逐渐消解。普职界限的划分也将会超越学校类型的限制,深入到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通过合理设计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内容、毕业要求,搭建学生发展“立交桥”等,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高中教育供给结构。
(三)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关系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等于向上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经费、师资、设施设备等各方面都需要予以保障。在当前发展阶段,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除面临巨大的现实条件阻碍外,还面临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如何理顺等体制机制问题,以及教育普及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问题等。
当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时,高中阶段教育势必从非义务教育转变为义务教育,但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按照先普及再免费进而强制的顺序分阶段逐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全面普及”是高中阶段教育迈向义务教育的重要一步。
(四)均衡化与多样化的关系
均衡化与多样化背后是教育政策和制度采取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权衡过程。伴随高中教育普及水平的提升,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呼声愈发高涨,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均衡化主张很大程度上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逻辑的延伸,这样的简单迁移忽略了高中教育的特性,也不符合高中教育发展的现实。高中阶段教育提倡的均衡有别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它更多针对教育资源配置而言。
高中教育均衡的任务在于,通过办学标准、生均经费标准、师资配置标准等,保障和提升高中教育供给的质量底线。它不等于同质化,也不等于平均化,而是落脚于区域内高中教育生态,允许校际、区域之间存在适度差异。
均衡化与多样化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均衡化为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提供质量基础,多样化也是均衡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具体呈现。多样化是从办学结果的角度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样态的描述,体现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以及高中办学自主权的尊重,对整个教育体系而言,多样化是提升育人效用和效率的途径。真正的多样化以教育质量为基础支撑,通过提供层次多样、类型丰富的教育满足区域内初中毕业生多样化高中教育需求,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均衡。
(五)整体统筹与局部谋划的关系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还关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之于局部居于主导地位,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大局观;局部之于整体则是基本组成,搞好局部才有可能促进整体功能更大发挥。
从普及目标实现的行政区域层级维度看,虽然我国实行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但把普及目标实现的层级落在县域对于推进普及的效用仍有待商榷。采取全局、综合、动态的视角考察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状况更为科学,即充分考虑人口流动等因素对于毛入学率的影响、教育资源供给对高中质量的影响等,避免孤立、静止、片面地考量某一个地市或某一县的普及情况。
例如,分析海南省高中普及情况时,应充分考虑海口市作为省内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整体考察海南省的情况,此时以县为单位考察普及情况的意义有限。实际上,国家提出毛入学率达到 90%的普及目标时并没有限定目标实现的行政区域层级,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各地普及进程、普及方式、工作重点等都呈现出地区差异。
“全面普及”首先是要让尽可能多的 15——17 岁适龄人口接受高中教育,但不等于强迫所有适龄人口都接受;其次是要让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过高中阶段教育的比重不断提升,这就意味着高中阶段教育还要向超龄人口开放。明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对于拟制支持政策和措施具有指导性意义。
原标题:盘点!OSSD课程申请全球TOP大学有哪些优势? OSSD全称为Ontario Secondary
快资讯2024-04-08 1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