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教育部:要在中小学幼儿园建陪餐制度更要推进食堂透明化 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
原标题:教育部:要在中小学幼儿园建陪餐制度更要推进食堂透明化
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还应建立家长陪餐制度;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3月19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从4月1日开始执行。
陪餐制度并非一项新制度。早在2012年,在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中,就提到“供餐模式应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为确保食品,学校负责人应陪餐,餐费自理”。这之后,很多采取食堂供餐方式的学校,都推出了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有的地方甚至明确为校长陪餐制度。但是,从实践情况看,陪餐制度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已经实施陪餐制度的学校,依旧出现食堂质量问题。这是因为陪餐制度,说到底是内部监督,而保障食堂供餐安全、卫生,让学生吃饱吃好,必须引入外部监督,做到“明厨亮灶”,建设透明食堂。
陪餐制度的基本逻辑是,由学校有关负责人和学生一起吃饭,可以及时了解食堂供餐质量状况,像日本学校食堂,就建立有校长陪餐制度。但是,这是有相应前提条件的,即学校有关负责人认真监督食堂,和学生一起吃完全一样的饭菜,并做真实记录,根据发现的问题,追究食堂经营方的责任。而这一条件,在我国有的学校却并不具备,道理同样简单,如果校方(或有关人员)从食堂承包方(或食堂经营中)获取好处,那么,就会放松对食堂质量的监督,在陪餐时,食堂人员有可能给陪餐人员不一样的饭菜,或者陪餐人员就是发现有问题,也不如实记录,不向家长公开。
当前我国学校食堂频出质量安全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有的学校并没有站在学生利益角度,管理、监督好食堂,在将食堂承包给第三方经营时,有的学校并不进行公开招标,本该扮演监督角色的校方,没有尽到监督责任。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要求中小学食堂要由学校自己经营,不能外包,希望以此明确学校的主体责任,一旦出事,就要学校承担责任,但就是学校自己经营,也出现过给学生吃烂菜的丑闻,这是因为有的学校想从经营食堂中挣钱。
也就是说,食堂和校方,在某种程度上,是利益共同体。这是陪餐制度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关键所在。相对来说,引入家长陪餐,比由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更有效,因为家长陪餐,会代表学生的利益,切实尽到监督职责。但是,家长陪餐也有局限,由于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很难做到天天到学校陪餐。
保障学校食堂供餐的安全、卫生与质量,比陪餐制度更有效的是明厨亮灶,建透明厨房。具体的做法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食堂安装监控,把监控视频向全校师生、家长直播,学生和老师在校园的公共区域,可看到对食堂储运、加工、供餐的直播,家长可下载相关的APP,直接看食堂的监控视频。这就让食堂完全公开透明。
这从技术层面看,毫无难度,可以说,早就有成熟的技术,而且,也不存在侵犯厨房员工的隐私问题。我国很多街头餐厅,都已经实行厨房直播,而我国中小学,包括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大多都引入视频监控,而且,有一些监控是存在侵犯学生隐私的质疑的,如中小学在教室装监控,面向家长进行全天候直播,幼儿园进行无死角的全覆盖监控,这些监控能实施,食堂的监控没有理由做不到。现实情况是,我国很多中小学食堂是安装有监控的,但师生、家长不能看监控,比如,前不久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食材“发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最终还原真相,是通过视频监控,那么,既然安装有视频监控,为何不让家长随时可查看呢?去年,山东威海一所学校曝出使用黑色食用油的问题,而当地教育部门是要求所有学校均安装监控,且将监控联网的,但遗憾的是,监控由教育部门负责监控,家长并不能随时看监控。
因此,治理学校食堂质量问题,必须狠抓透明食堂建设。这比陪餐制度更管用。当然,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可同步推进食堂透明化和陪餐制度建设,让学生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有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