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新高考之变! 应对新和变,生涯规划是关键 高考综合改革到底新在哪里?与传统高考模式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认识这些新和变,是我们在选科
原标题:“新高考”之变! 应对“新”和“变”,生涯规划是关键
高考综合改革到底新在哪里?与传统高考模式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认识这些新和变,是我们在选科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在哪里?
计分方式的变化
传统高考模式下,每一门科目考生实际考了多少分就计多少分。而“新高考”中,地理、政治、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的计分方式采取等级赋分制,也就是对考生原始卷面成绩先进行全省排名,依照事先规定好的赋分规则,根据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相应的分数。
志愿填报的变化
传统高考的志愿填报以大学为导向,志愿填报时,考生往往是先选大学,再选这所大学里的专业。而“新高考”的志愿填报以专业为导向,一所院校可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若干“选考科目要求相同、数量不等”的不同专业,一个院校专业组就是一个志愿单位。
自主选择的空间更大,选择难度更高
选考科目关乎高中教学模式。由于选考科目组合数量增多,高中的分班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只简单地分为文科班和理科班。“新高考”实施后,高中教学一般实施以下几种分班组合:一是“全走班”,即不设置固定的行政班级,尽可能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化的选课需求;二是“半走班”,即固定行政班级和教学班级并行的选课走班模式;三是“零走班”,即高中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只提供几个固定搭配的选科组合让学生选择,依然固定行政班级进行教学和管理。分班组合的设置取决于高中学校的师资、硬件设施等条件,直接关乎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选考科目关乎高考专业选择。选科直接影响到志愿填报时的专业覆盖面,如果考生在选科时没有仔细斟酌,到了高考填志愿时,就会发现很多专业自己可能根本没有报考资格。比如,四川农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求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如果某位考生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在选科时 了物理、再选科目没有选择化学,便失去了在四川农业大学就读该专业的机会。
等级赋分关乎高考竞争烈度。由于我省新高考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科采取的是等级赋分制,所以不同的选科组合,所面临的竞争激烈程度也是不同的。等级赋分制下,考生的全省排名变得格外重要,如果 的学生都选了某一科,那么这一科的竞争就会变得非常激烈。比如,A考生选择了地理科目,高考时的卷面成绩本来是90分,但由于选择地理的考生整体分数都比较高,A考生根据卷面成绩排名所赋的分数就可能低于实考分。
平行志愿的数量变多,填报要求变高
传统高考时,一般本科一批次只设数个平行的院校志愿,从“新高考”已经落地的一些省份看,每名考生在本科批可以填报近百个“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实行“院校专业组”模式的地区,考生也要填报几十个志愿。志愿数量的增多,看似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机会,实则要求考生对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对大学和专业有更加充分和深刻的理解。
应对“新”和“变”,生涯规划是关键
时间上,生涯规划要求前置
读大学的目的之一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要获得理想的职业,高考志愿填报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过去,我们可以在高一时先粗略选择文理分科,直到高考结束,再来考虑院校和专业选择的问题。而“新高考”下,高考志愿填报直接与选科息息相关,因此考生和家长在高一时就需要了解生涯规划。
难度上,生涯规划要求变高
“新高考”要求考生对院校和专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生涯规划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
对自我认知的要求。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需要考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等与专业的匹配度,盲目跟风或者家长包办,很可能导致考生上大学后因为不喜欢专业而出现学业困难。例如,一名数学一般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盲目跟风选择了热门的经济学,结果上大学后发现经济学需要学习7-8门数学相关课程,学习就会很吃力。
对外部认知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科目,要求我们对大学、专业和职业都有一定的了解。某个大学的优势学科是什么?某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培养目标、就业方向是什么?某一个职业的薪资待遇、晋升机制、工作内容、实现路径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提前去了解,虽然不可能短时间了解得十分全面透彻,但如果一无所知,选科时就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