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做好家长劳动教育观的引导 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地的三个实招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也是涉及家庭、学校和社
原标题:做好家长劳动教育观的引导 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地的三个“实招”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也是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新时代,教育系统从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落实课程建设等方面,推动了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但在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层实践中仍面临家长、师生在理念、期待、诉求上与课程目标、内容、要求间的现实落差。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地生根,还需要做好家长劳动教育观的引导、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五育”融合路径探索等三方面工作。
做好家长劳动教育观的引导
家庭是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的起点和基础,与学校、社会共同构成劳动教育的教学空间。家庭、家长对劳动教育的态度关系到中小学劳动教育能否真正落地生根。而决定他们态度的依据,是其对劳动教育在孩子成长成才中作用的判断。
中国家庭素有勤俭、耕读的传统,自古便重视劳动育人。但目前,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仍存在对“劳”与“育”、“做”与“学”之间关系处理的焦虑。面对“是否要提高劳动教育地位”这一问题时,家长们普遍持肯定态度,但在实践上却放不开手脚。家庭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始终同学业压力成反比,对劳动教育的支持基本在中学前达到高峰,其后,家庭反对甚至可能成为部分学生参与劳动的最大阻力。可见,对家长劳动观、教育观进行必要的教育引导,开展专门面向家长的劳动教育动员,是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亟待发力的“真问题”。
笔者看来,做好这项工作需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对家长劳动教育观的引导,应着重关注“隔辈”家长群体,可采用“一封信”“短视频”等形式,由学生转递学校建议;其次,学校应倾听家长诉求,力戒简单的观念灌输和任务传导,注重针对不同家庭的情感启发,着力扭转家庭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例如,家长会上,可设置“家务劳动是缓解压力的有氧运动”等相关专题,舒缓家长的焦虑情绪。
保障“走出去、动起来”的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动手实践”,是中小学劳动教育对青少年 吸引力的因素之一。笔者认为,青少年兴趣的维持,需要他们在不断接触事实和现象中体验运用知识的成就感。如果中小学劳动教育不能持续提供这种成就感,就无法让青少年真正爱上劳动。
当前,限制中小学劳动教育“走出去”“动起来”的关键在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水平不足,主要表现在规模容量相对不足、实践内容同质重复、保障配套水平参差等问题。在解决规模不足的问题上,一方面,国家应继续鼓励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完善政府主导、社会为主的开发模式,努力做大增量;另一方面,现有基地要尽快建立跨校使用、跨区互融的“手拉手”制度,以集约化方式打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不平衡分布,坚决用足存量;学校社会双向发力,为青少年“走出去”“能动手”创造前提条件。在解决内容同质的问题上,中小学劳动教育要在形式多样、递进设计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套餐”建设的周期性特点,避免青少年在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近似;同时,加强建设可互动的数字化基地,弥补各地区实践教学资源的局限和一般数字化平台“动手难”的不足,力求通过新鲜场景中的“做中学”强化学生对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的感受。但需十分注意的是,在数字化建设中,不可简单以AR实践取代实地实践,防止人机互动中的情感缺失,力避青少年对数字化的审美疲劳。在解决保障水平的问题上,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标准应进一步突出安全要求。健康和安全是劳动实践中各方关注的焦点,是劳动实践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劳动实践基地建设要在交通、住宿、防火、防盗、应急处置、医疗救护、设施养护、师资准入、心理辅导等方面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和“一票否决”的清退机制。
探索“加减相宜”的“五育”融合路径
劳动教育是集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教学过程,是现代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这决定了中小学劳动教育在坚持劳动和教育相统一的前提下,还要重视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的协同共进。
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可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和育人价值。这是能够动员教师参与劳动教育“五育”融合路径探索的思想基础。但也应看到,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对劳动教育“五育”融合的实践评价却与价值评价大相径庭。造成迥异态度的主因是,以非劳动教育专任教师为主的教师群体面临的学科差别、岗位责任、学段差异所导致的工作压力,以及“五育”融合实践中“只会做加法”的现实窘境。这说明,探索一条“加减相宜”的“五育”融合路径,是当前劳动教育贯彻“三全育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突出“德育”课程独特优势、盘活“五育”融合已有资源,是中小学劳动教育提质增效的最好办法。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原本就是德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也在智育、体育、美育教学中有所体现。中小学应建立由学校牵头、骨干参与、成果共享的集中备课制度,紧密围绕“劳动创造知识”“劳动与艺术”“劳动与体育”等主题展开教学设计,为专任教师铺路、为学科教师解惑,杜绝目前劳动教育中部分存在的“打卡”“贴膏药”问题,真正实现在立德、增智、强体、育美中促进青少年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