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不得要求学生凭寒假作业报到 春季开学前后是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 发时段。今年寒假前疫情形势变化大,寒假延长,春季开学前后将面临
原标题:“不得要求学生凭寒假作业报到”
“春季开学前后是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 发时段。今年寒假前疫情形势变化大,寒假延长,春季开学前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心理危机形势。”
据浙江温州瑞安市政府网站2月7日消息,瑞安市教育局2月6日发出《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开学前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2023年春季开学前后等重点时段中小学生身心安全,提前谋划落实维护学生心理安全的工作举措。例如,不得要求学生凭寒假作业报到,允许学生开学后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逐步完成寒假作业。
澎湃新闻注意到,近期全国多地就2023年春季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部署。福建已召开2023年春季新学期全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署会,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已发出《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开学前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
据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政府网站消息,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局2月4日转发《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开学前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校重点要提高风险认识,层层落实到各年级各班级,全面组织对五类重点学生(心理高危学生、明显性格偏差的学生、明显亲子关系不良的学生、持续间歇或长期未到校学生、发出心理危机预警信号的学生)的摸排,同时做好风险评估与家校沟通,制定一对一干预措施,确保安全措施层层落地,全力抓好心理健康各项工作。
浙江温州瑞安市教育局在前述2月6日发出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切实加强预警研判,系统梳理开学前后心理安全风险。要根据疫情形势发展、上一年度心理危机事件分析以及寒假心理摸排情况,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研判,重点关注四大风险点:
春季开学入学适应产生的情绪问题。春季前后,由于生活节奏变化,加上气温升高、温差较大、阴晴不定,容易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需高度关注此时段学生的情绪与行为变化,防范心理危机事件。
开学之后各类学习任务引发的心理压力。由于疫情影响,上学期末多数学校以线上方式开展教学,部分学生学习效率不佳,对开学后的各类检查、测评等准备不足,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成绩波动,加之自我期望过高或部分家长期望过高,容易使学生增加更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引发心理危机事件。
新冠感染导致学生明显的心理不适。春节之前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多数学生和家长感染新冠病毒,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恐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叠加开学前后的学业压力、亲子关系不良等因素,增加了心理危机事件的机率。
长假期间管教方式不当引发亲子冲突。春季开学前后,家长会高度关注子女寒假期间作业完成情况,加之今年寒假较长,如果管教方式不当,容易在作业检查、电子产品使用管理等方面引发亲子冲突,进而直接引发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瑞安市教育局表示,受新冠感染、超长假期、新学期入学适应等多重风险因子叠加影响,春季心理危机事件爆发概率升高,各校要高度重视、系统谋划,切实做好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排查、干预和转介各项工作。结合近几年心理监测数据,各校要重点关注五大心理安全重点对象:
心理高危学生。对已发现的各类心理高危学生,重点包括患有抑郁症、焦虑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或有自杀史等学生,各校要在做好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及时通知并建议家长转介至专科医院接受相关治疗,并做好追踪工作。
明显性格偏差的学生。包括过度内向、过度冲动等情感行为表现,容易在开学前后与家长产生冲突行为,为了发泄情绪甚至采取极端手段,极易给自己或他人造成恶性后果。
明显亲子关系不良的学生。调查发现,亲子冲突导致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占比达80%左右。家庭缺少温暖、家长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缺少情感交流、教育方式不当等,都容易在开学前后导致亲子冲突,引发心理危机事件。
持续间歇或长期未到校学生。由于家庭、个人等复杂综合因素,目前部分学生以各种缘由持续间隙或长期不去学校,该类学生心理危机风险也较大。
发出心理危机预警信号的学生。在近期与同伴、家长、教师或在网上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的;情绪行为突变的;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实施过自杀行为的;感觉活着没有意思的等,都是心理危机的重点人群。
瑞安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层层落实,精准开展心理危机摸排与干预。开学一周内,各地要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形势下寒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23〕7号)要求,每日摸排上报重点学生的情况。
此外,要以“双减”为抓手,科学检查作业和安排考试。各校要注意引导家长在开学前后理性科学检查寒假作业与管控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的教养行为。要及时了解学生寒假作业完成情况,不得要求学生凭寒假作业报到,允许学生开学后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逐步完成寒假作业;严禁学校违规组织任何形式的开学考试。
瑞安市教育局要求各校组织开展专题活动,顺利度过高危时段。针对开学适应、亲子冲突、考试压力、情绪困扰等问题,各校要组织心理专兼职教师,在2月13日前上好心理开学第一课,并及时开展其他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地见效。
此外,要加强心理热线宣传,确保心声有人听。引导学生出现情绪困扰和心理不适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疏导不良情绪,保持健康心态。引导学生需要时积极求助市心理健康热线96525、瑞安市心理服务热线81890。要求各校公布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心理信箱,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确保学生能及时方便求助、问题科学有效解决。
澎湃新闻注意到,2月1日,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也已召开2023年春季新学期全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署会,研究部署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会议要求,充分认识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因势、因事、因人、因时、因地研判学生心理变化趋势,抓住重点、关注热点、密切联系点、不留盲点,进一步构建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完整的人格,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会议表示,要抓好分析研判,动态关注学生居家情况,加强家校联系,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早研判、早分析、早预防,下好“先手棋”。要抓好心理摸排,开学后,各地各校要组织一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完善心理预警防控体系,织密“预警网”。要抓好疏导干预,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的值班、预约、转介、重点反馈等制度,做到“求助有门、助人有方、受助及时”,守住“安全线”。要抓好基层基础,严格落实在大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配齐建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加强场地和经费保障,筑牢“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