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俞敏洪:教育是一个非常辛苦、非常复杂的行业 教育是一个非常辛苦、非常复杂的行业,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教育模式。 新
原标题:俞敏洪:教育是一个非常辛苦、非常复杂的行业
教育是一个非常辛苦、非常复杂的行业,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教育模式。
新东方一直在不断的把资金和精力投放在教育方面,但教育是非常辛苦的行业,你要反复说服家长才能收到学费,但可能过几天由于各种原因家长又会要求退费。教育背后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孩子成绩不断提高,这是 要求;如果孩子在成绩提高的同时,还能变得心情更加愉快,感到找到了学习方法,更有勇气追求知识,对未来更有信心,那是最好的结果。
这些目标人工智能不一定能实现,实际上,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基于对过去数据的分析后形成一套看似最优的解决方案。这里面人类开创性的思维和孩子们的情感交流,人工智能技术并不能找到实现手段。我个人对科学不敏感,对人文比较敏感,数学从来不及格,学外语是因为考外语专业是 不用学数学的,但有意思的是,当我考上北大的第二年,数学也变成必考科目,相当于老天给我开了一个天窗。这种经历让我对科技一直不是很敏感,也导致新东方对科技一直不是很重视。
个体和企业对机遇的把握与过往经历和周围环境紧密相关,必须承认成功有路径依赖,人的发展有轨迹可循。
我一直坚持人本教育,认为教育就是对孩子的陪伴,必须关注孩子的成长,在新东方内部反复强调老师必须对孩子要有陪伴心理——我一直认为机器完成不了这个任务,这也导致新东方在科技方面相对落后。理念和经历不同导致面对同样的机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1995年,我和马云同一年跑到美国,马云看到互联网,我也看到互联网,但马云马上觉得中国商品应该放到互联网上,这就是阿里巴巴的起源,因为马云所在的杭州小企业多且都是 型的,马云学外语出身一直帮着别人翻译产品介绍。而我看到互联网,马上会想到互联网以后会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我想到一个最简单的机会,当时中国还处在用手写信的阶段,但美国不少教授已经开始使用电子邮件了,所以我就在新东方做邮件的集中发送系统服务,帮助所有想到美国读书的学生与美国教授进行邮件联系。这个过程给大家一个启示,就是说你如何应用科技,其实是跟你一直做的业务是相关的。
既然未来大势不可阻挡,就要全力以赴奔赴未来——用最 的人才做最伟大的事业。
2001年,新东方在中国最早成立了远程教育公司。这个公司当初是与联想合资成立的,后来联想退出,新东方100%控股了这家教育在线公司。尽管我们在线教育做得很早,但由于当时的在线教育是基于PC端的,互动性很差——因为只有4G普及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才有真正的互动体验。即使4G也有一到两秒的延迟,学生体验并不完美,但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这种瞬时性的互动性体验就会非常完美。新东方尽管做在线教育很早,但由于PC端思维太深,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并未适应时代变化,所以处于落后状态。为改变这种落后状态,新东方推翻了全部的PC端模式,引入腾讯出资3亿元重新组建了在线教育公司,在今年3月份实现上市。
当前完全以资本推动的教育创业模式,其实是有问题的。现在大量一对一教育拼命通过营销,借助各种销售手段把学生招进来,市场确实打开了,但导致在线教育的获客成本平均达到了五千到八千元之间。一个学生学费1万元,减去获客成本,再加上运营费用,结果就是收到学费一块钱,要花出去两块钱。现在大部分的资本推动型教育公司,往往都是收10个亿花20亿,收20亿花40亿,无法持续。新东方依靠大量的地面部队进行拓客,获客成本较低,反而可以实现盈利,从而实现持久运营。
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发展机遇,我本人相对敏锐些,因为根据前面的经验教训,如果新的高科技出现且与你目前从事领域有必然联系,哪怕这个联系目前还不是非常清晰,但可以预期这会在某个领域产生巨大的颠覆性效果。由此我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既然大的方向没有问题,我花再多的钱投入进去,不会彻底血本无归。新东方目前拿出利润的三分之一彻底投入到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领域,从去年开始每年投入8亿元左右。这与我以前的投资行为完全不同,以前新东方研究大数据与教育的关系,投入两千万后就不敢再投入了。但现在面对人工智能,我反而坚持要加大投入,认为这是服务于提高未来的运营效率,由此我不断说服投资人给予支持,这也是新东方股价保持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既然面向未来是不可避免的,就要全力以赴的投向未来。
二是在不懂的领域,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寻找这个领域最 的人才帮助你。如果不懂,又找的不是最 的人才,结果只能干出三流的事情。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对人才的要求一方面必须是 的科技专家,另一方面还必须是教育领域的专家。光懂人工智能没用,理解教育再花个一两年,黄花菜都凉了。既懂科技又懂教育的人才,即使千万的年薪,也要敢于快速聘用。
这方面要学习华为的任正非。华为把那么多钱花在科学家上面、数学家上面,储备那么多人才。任正非懂吗?尽管任总是学工科出身,但距离他本科毕业时的知识结构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了。我觉得从任正非身上学习到的是,要敢于用世界上最 的人才。既然你要在这个领域变成世界上最 的,就要投最多的钱,找最 的人,把事情做起来。
尽管我是后知后觉,但我现在在新东方坚持做一件事情,在智能科技领域投入足够的钱,董事会也好、股东也好,我都要坚持说服。现在新东方已经开始考虑如何把区块链应用到学生学习成绩持续性记录方面了。什么事情都可以遐想,我甚至感觉未来大学是不需要高考的,只要应用区块链技术把学生从初中开始到高中六年的成绩记录下来并且不可以更改就可以了,北大、清华等高校看看学生的成绩记录以及相关的题目难度,就能够知道这个学生什么水平。
所以从这些角度分析,如果我是科技专家出身,新东方至少可以花一半的钱做出更 的事情。新东方在教育领域的科技应用投入很大,但我们的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比好未来还是落后一截,为什么?因为好未来的张邦鑫是北大计算机系毕业的。张邦鑫经常跟我开玩笑说,俞老师你“人工”方面很牛,随便做个演讲都是“10万+”,我们需要投入几百万广告费,你一场演讲20分钟就搞定了。我只能苦笑回答,面向未来是智能科技的系统发展,我演讲完,发现你们做的还是比新东方还牛,我就必须向你们学习。张邦鑫是80后,我是60后,必须抱着敬畏的心态对待年轻人,方法只能是不断学习。这方面又是任正非给我们带来榜样的作用,任总都七十多岁了,对先进的技术讲起来头头是道,目光宏远,所以我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投入。
目前,在新东方的人工智能专家已经有三四十个了,因为新东方不是一个纯粹科技公司,很多顶点科技人才并不愿意加入。所以我就千金买人才,花超出市场薪酬水平50%的价码,不断吸引 的科技人才加入,这些人才到新东方后,发现教育领域科技应用很广泛,特别是随着5G时代来临,这种应用会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