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长沙美女学霸放弃高考,以7科满分考入剑桥大学,如今怎样了? 2014年,长沙市雅礼中学的一位女孩以7科满分托福110分的成绩考入剑桥大学,她也
原标题:长沙美女学霸放弃高考,以7科满分考入剑桥大学,如今怎样了?
2014年,长沙市雅礼中学的一位女孩以7科满分托福110分的成绩考入剑桥大学,她也是雅礼中学自创校以来第一位被剑桥大学录取的学生。
为何她能够以如此优异的成绩进入剑桥?七年过去,她如今又过得怎么样?是像方仲永那样泯然众人,还是依旧闪闪发光?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1996年,黄雨桐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他的父亲是一名 的医生,母亲在事业单位工作。很显然,这是个经济条件不错的小康家庭,父母都是文化人。
由于父母的工作繁忙,陪伴黄雨桐的时间并不多,在很小的时候她就学会独处与自主。
小时候黄雨桐经常一个人在家玩,刚开始她还会觉得孤单,慢慢地她开始享受这种独处的感觉,开始在独处中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会找自己喜欢看的图书,找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一个人乐得自在。
黄雨桐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从小就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有一天,黄雨桐的父亲因工作需要,在书房翻阅英文文献。黄雨桐对书中那些长得很像拼音的单词非常好奇,于是跑上去问:
“爸爸,你在看什么呀,是拼音吗?看起来真有趣。”
爸爸回答:“不是哦,这是英语,和拼音不一样。”
看着女儿对英语强烈的好奇心,黄雨桐的父亲很欣慰,自此便有意识地引导女儿学习英语,给她营造学习英语的环境。
他陪着黄雨桐在房间里看英文图书、英文动画片,教她英文儿歌,用英文给她讲故事。
英语就这样渗透在黄雨桐的生活中,她对英语的兴趣与日俱增,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在别的小朋友刚刚接触英语的时候,她已经能够独立地阅读英文的儿童读物。
黄雨桐对于英语的兴趣萌发于父亲,而她对于钢琴的学习来自于母亲。
黄雨桐四岁的时候,她的母亲产生让她学习钢琴的想法,她希望女儿能够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
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她耐心地和黄雨桐进行沟通,充分地了解黄雨桐对钢琴的兴趣与意愿。母亲对黄雨桐 说:
“要不要学钢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可以自己选择学或者不学,不要有压力,妈妈不会逼你学,也不会逼你考级。”
母亲温和的态度没有让黄雨桐对钢琴产生抵触,反而催生出她学习钢琴的兴趣。从那天起,黄雨桐便跟着妈妈学习弹钢琴。
起初学钢琴的时候,黄雨桐非常积极,她甚至每天追着妈妈,让妈妈教她弹钢琴,那个时候,她觉得钢琴好有意思,声音好好听,而且琴键好漂亮。
这种热情持续有将近一年,黄雨桐将钢琴的基础知识已经学得差不多。她不再觉得钢琴有趣,不想每天都坐在琴房里重复练着同样的琴谱,那样一点儿也不开心。
她和钢琴进入了“一年之痒”的倦怠期,她想要“冷静冷静”,就和母亲提出不想继续练琴的想法。
事实上,母亲在黄雨桐提出“不想练琴”之前就感受到她热情地消逝。母亲一直认为,是否继续学琴要由黄雨桐自己决定,并没有对她多加干涉。
当黄雨桐告诉母亲这件事情时,母亲非常认真地告诉她:“你真的想清楚不要继续学钢琴了吗?如果这是你谨慎思考后的结果,妈妈不会逼你。”
黄雨桐的回答是肯定的,母亲遵守她对黄雨桐的 ,没有强迫她继续学钢琴。
随着黄雨桐渐渐长大,她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她发现悠扬的琴声能够让她放松,触碰琴键能帮她释放压力,钢琴给予她一个在重重压力下能够偷偷喘息的角落。
因此,黄雨桐和钢琴渐渐“和好如初”,她在闲暇之余自己练习钢琴,自己在网上寻找喜欢的曲子和琴谱进行学习。
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很显然,父母对黄雨桐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们给黄雨桐足够的自由,让她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给黄雨桐适当的引导,让她能够走向正确的方向;他们给黄雨桐树立 的榜样,让她能够形成良好的三观和习惯。
父母为黄雨桐的人生打下温和的底色。
为善如筑台,成功由积累
2002年,六岁的黄雨桐进入小学,她真正的学业生涯由此开始。
在黄雨桐的校园生活中,她一直都是老师、同学们心中的 榜样。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有着丰富的课外生活,这些都是黄雨桐自己一点一点努力得到的。
得益于父亲在英语方面的引导以及自身的兴趣,黄雨桐的英语成绩在入学的时候已经非常 ,可她并没有停下学习英语的脚步。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黄雨桐不断地摄入英语知识。高中时,她就已经读完三十多本英文原著,并自主学习耶鲁大学的公开课,甚至尝试用英语写学术文章。
她会主动提高自己。黄雨桐发现自己在口语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存在“哑巴英语”的问题。
每天中午,黄雨桐会主动去学校的英语角,用英语和外教聊天,观察学习外教的发音方式和用语习惯。课间休息时,她还会找到同学,和他们用英文谈天说地,为自己创造说英语的环境。
在不断地努力下,黄雨桐的口语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甚至已经能够“同声传译”。
高二时,雅礼中学的姐妹学校——美国福特中学来雅礼进行交流。
黄雨桐被委以重任,担任交流会的双语主持人,为欢迎仪式进行“同声传译”。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黄雨桐严阵以待,为这次活动做出充分的准备。
她提前写好交流会的中英主持词,向老师寻求修改意见,修改完成后熟背主持词。
为能够精准地“同声传译”,交流会开始前的一个月,她每天会抽出一个小时进行听译练习。
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黄雨桐出色地完成这个挑战,获得老师们的一致称赞。
除了令人惊叹的英语能力,黄雨桐还是个数学小能手。
黄雨桐数学成绩的优异得益于四点:天赋、兴趣、科学的方法和努力。四者中最重要的是科学的方法。
黄雨桐奉行“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原则,她 不会把今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拖到明天。
黄雨桐在初中时开始建立错题本,将自己因为知识点掌握不到位或者是知识盲区导致的错题分类型归纳起来,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复习。
她每天晚上会留出时间复习新学习的知识,保证每天的学习都不会留下理解不透彻、掌握不到位的隐患。
黄雨桐对待数学更加细心。她会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数学题抄写下来,时常温习。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黄雨桐优异的成绩背后,靠的完全是她本人的努力。她没有上过辅导班,没有请过家教,而是用自己的兴趣和勤奋打败了金钱堆砌的补习。
“学霸”黄雨桐的生活里不只有学习,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你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高一时,黄雨桐加入学校的戏剧社,在音乐剧《美女与野兽》中扮演母亲,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她自己戏称道“能够出演三个孩子的母亲是,因为自己散发着母性的光辉。”
在文艺活动中发光发热的同时,黄雨桐也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她主动报名参加耶鲁大学组织的“同在蓝天下”的支教活动。
黄雨桐跟着耶鲁大学的志愿者队伍来到云南,八天的支教生活由此开始。在此期间,黄雨桐可谓是上得了“学堂”,下得了“田地”。
每天上午黄雨桐会和村民一起去田地里干农活,在附近的景点清理垃圾,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村民减轻负担。
下午黄雨桐在学校里给孩子们上英语课,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孩子们举办文艺活动,将知识与欢乐传递给大山里的孩子们。
在这八天中,黄雨桐体验到从未接触过的农活,看到自己从未经历的贫苦,她开始思考长大以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耶鲁大学志愿者的接触让她找到一个模糊的方向。在和志愿者的交流中,她了解到更多关于国外的风土人情,这使她从心底深处萌发出“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想法。
总之,黄雨桐不是传统意义上只会死读书的孩子,她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平衡得很好,真正做到了“学习”与“课外活动”兼得。
时间一晃,进入压力重重的高三。黄雨桐身处雅礼中学重中之重的理科实验班,身边的同学都是“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学霸。他们都全身地备战高考,以期考入 学府。
在这种紧张的学习气氛中,黄雨桐陷入两难的抉择中。
高中的学习与活动经历让黄雨桐心中去外留学的想法越发强烈,在对国外学校的考察过程中,她有了要去剑桥的想法。
高考和剑桥大学的考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她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抉择。
选择高考,根据黄雨桐的成绩,她可以轻松考入国内的名校,甚至是清华北大。
选择剑桥的考试,她会面临很大的风险。这个考试难度更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键是会有“落榜”的风险。
黄雨桐在两难中找到班主任高老师寻求意见,高老师在充分了解她内心的想法后,对她说:“跟从你的内心,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听了高老师的话,黄雨桐决定跟从内心的想法,放弃高考,选择剑桥大学的考试。
她很快向父母坦白自己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是她的父母对于这个冒险的想法并不反对,他们相信自己的女儿足够 能够完成她的目标。
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剑桥考试的准备当中,黄雨桐决定回家自主复习。
勤勉是好运之母。天赋与勤奋兼具的黄雨桐给她的入学考试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和满分差十分的托福成绩,与满分差四十分的国外大学的资格考试STAI测试,以及七门满分的SATII测试,使黄雨桐成为诸多名校争抢的对象,她也用这份完美的成绩争取到剑桥大学的面试资格。
在剑桥大学面试的现场,考官们想要看看黄雨桐的能力是否和她惊人的笔试成绩相符,现场出了三道难度不小的数学题,要求黄雨桐在二十分钟内以英文作答。
这个题目对于有充分准备的黄雨桐是举重若轻的。
黄雨桐的英语水平在她日积月累地学习和训练下,完全能够熟练地应对题目的回答。
她有着 的数学思维,数学成绩一向优异。面对这些数学题,她称得上游刃有余。
顺理成章,黄雨桐在规定时间内给出了一个条理清晰的正确的答案,用自己的能力征服剑桥大学的所有考官,成功通过剑桥大学的面试。
黄雨桐没有因为成功入学剑桥而自满,在她看来, 永远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更没有 的水准。自己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接下来的求学道路仍然漫长。
茫茫学海何时了,只为去奔新征程
随着时间的流逝,国内对于黄雨桐的关注减少,这个曾经被称为“天才”的女孩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可黄雨桐的生活仍在继续。
剑桥的生活对于黄雨桐来说是崭新的,精彩的。
入学剑桥前,因为黄雨桐纤瘦的身材,甜美的外貌,优异的成绩,她被称为“美女学霸”。但在进入剑桥后,黄雨桐发现剑桥的天才太多了,使她大开眼界的同时压力倍增。
黄雨桐说:“剑桥大学里比我漂亮有天赋,比我还勤奋努力的同学太多了。他们思维缜密,拥有非常快的思考速度。”
因此,在入学初期,环境的变化和来自周围大神的压力,使黄雨桐非常低落,一度失去对自己的自信。
正是在这个时期,黄雨桐遇到了在剑桥的第一个知心朋友,她帮助黄雨桐找回了自信和前进的方向。
黄雨桐说:“她是我非常重视的朋友,每当我遇到很大的困难或者挑战的时候,我都会将自己带入她,想一想她会怎么做?”
初入学时的低落没有影响黄雨桐对于数学的热爱,在黄雨桐眼中,数学一直是纯粹的,一目了然的,极具吸引力的。所以从大学到研究生,她始终坚定地选择数学。
对数学的热爱影响到黄雨桐未来职业的规划。在剑桥读书时,她希望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成为一名精算师,特意选修统计课程,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做铺垫。
岁去弦吐箭,黄雨桐在剑桥的旅程在2018年结束,她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这个转变没有经历什么苦难,在黄雨桐强大的学历背景以及学科优势之下,她顺利地在英国伦敦的一家金融机构找到一份精算工作。
在日复一日之中的工作中,她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于是在一年半之后,她选择辞职转行。
任何人转行都不容易,黄雨桐也是。她像大多数人一样经历无数次面试,受到无数面试官的刁难。这些面试官总会问她一个问题:之前的工作那么好,你为什么要转行?
她总是笑着回答说:“人生苦短,我不想做我不擅长的事。”
经历重重面试的黄雨桐,转入一家对冲基金做量化研究。她刚刚开始这份新工作不久,就遇到全球疫情的爆发,只能居家办公。
工作场所的变化没有影响黄雨桐的生活节奏。她按照正常的作息工作、休息、娱乐,生活更加充实。
居家办公期间,黄雨桐的厨艺突飞猛进。她在家里学习各种各样的中国菜,真正实现“中国菜自由”。
她和父母不能线下见面,但视频聊天更加频繁,双方由此变得更加亲近。
她在家阅读更多书籍,从书中看到更多人的人生,体会到更多没有经历过的酸甜苦辣,拥有了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
黄雨桐说“二十岁的生活太美好了,有我以前期望的美好,更多的是我没想象到的美好。”
如今,黄雨桐仍在英国工作,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不断努力。她每天都在吸收新的知识,不断挑战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每一天都在向更好的自己前进。
在笔者看来,黄雨桐没有做出一些令世人震惊的成就,但她也没有像方仲永那样泯然众人。她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能够将自己的生活过好,已经是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