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金李:金融机构需根据自身特点 量体裁衣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认为,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金融
原标题:金李:金融机构需根据自身特点 " 量体裁衣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认为,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在长期市场竞争中不断试错磨合,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专长的分布格局。在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时,金融机构需根据自身特点 " 量体裁衣 ",并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优化自身资源配置,用更加 " 合身 " 和 " 灵活 " 的方式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 我国的金融机构有些擅长国际化,有些擅长在国内发展;有些擅长对早期的小企业进行投资,有些擅长资助那些已经很成熟的大企业;有些擅长进行政策性比较强的投资,有些则非常擅长于市场化的投资。就好像船只,有些是万吨巨轮,在 大海上可以乘风破浪,航程远、抗风浪,但是在小河沟里却可能转不开身,竞争不过那些小船。" 金李说。
金李认为,金融机构的客户们,应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自己的需求相匹配的机构和服务,或者是加以合适的组合," 从北大校园到颐和园,步行或者骑车最方便,去 CBD 可能最合适乘车,去伦敦或者巴黎,那就得坐飞机 "。
金李表示,在市场化的环境下,客户会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适合的服务或者组合,服务的机构也会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布局自己的业务。例如,有些银行善于做批发业务,有些银行善于做国际业务,有些银行善于服务社区内的客户。有些其他的非银行融资渠道,例如依托物流的供应链金融,可能因为对中小客户的独特信息优势,以及增加类抵押品的能力,更擅长在特定的供应链上面的针对中小客户的融资。
" 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规模、行业、专长各异的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金李认为,不加区分地规定每一家机构都必须服务一定比例的某种类型企业未必是最有效的方式,而是需要变通和 " 量体裁衣 ",允许金融机构自行优化自己的资源配置。例如,如果规定所有金融机构要将一定比例的贷款放到某些类型的企业去,那也可以考虑允许这些金融机构在领取相应的配额后,在金融机构之间的内部市场中购买和出售有关配额。这样,金融机构可以自行选择,优化资源配置,用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
金李举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好比有一家大型的国际航空公司,接到政策说每年须至少百分之五十的业务流量是来自于出行距离不超过十公里的人群。那么,公司除了自己设立一个出租车公司或者是公交车线路去从事陌生的短途运输业务之外,还有一个可能的选择项,那就是在市场上购买其他家超额完成指标的企业的多余配额。如果这家航空公司觉得市场上多余配额的价格过高,那他很可能做出一个经济上合理的决定,自己开设或收购从事短途运输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