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原北京四中语文名师李厚仪:阅读,为什么如此迫切? 对于每一个孩子、家庭来说,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孩子能成为学霸,读书一定不
原标题:原北京四中语文名师李厚仪:阅读,为什么如此迫切?
对于每一个孩子、家庭来说,“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孩子能成为学霸,读书一定不会少。”
“一个人只有一生,但是书里有众多的人生。读书是为生活服务的。会读书的人,他的人生会更精彩,因为他借鉴了更多的人生。”
在接受“成长的可能”编辑团队采访时,有近20年北京四中语文教学经验的名师、现任龙之门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厚仪说道。
在两个小时的对话中,李厚仪谈到,小到语文中高考、大到未来个人生存,甚至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较量,阅读的重要性都十分迫切。
那么,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从学龄前、小学,到初中、高中甚至更长远的未来,分别该如何正确的培养阅读能力?每个时期的关键点是什么?又要避免哪些误区?
“成长的可能”将分为“上”、“下”两篇,以口述的形式分别来呈现李厚仪对于阅读、语文的观点和思考。
本篇话题涉及:
为什么阅读如此迫切?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该如何阅读?
阅读非一日之功,阅读能力该如何培养?
阅读的关键点是什么?
家长如何选择合适的读物?什么时候读名著?
怎么看待《伊索寓言》被投诉?
受访人介绍:李厚仪,曾用名:李雄,原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龙之门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微博“厚仪阅读”教育博主。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考生栏目主讲作文,现在每周六晚上在微博上直播亲子阅读。
be91b5521a4e75c52e5ae440b60154c.png
#1
为什么阅读如此迫切?
一个孩子在未来能不能有成就,90%取决于家庭,只有10%取决于学校与社会。
我在四中工作近20年,教了那么多学生,比较之后发现,真正有成就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都做得特别棒。家长的陪伴是其他任何人没法替代的。家长一定要有亲子阅读的意识,并且要知道阅读对孩子一生的深远影响。
大多数家长在孩子还处于学龄前的时候对亲子阅读比较关注。孩子年龄小,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所以肯花精力。到了小学之后,还能坚持亲子阅读的家庭并不多。
实际上,亲子阅读应该是终生的。我在这里呼吁,家长一定要重视亲子阅读,尤其是上了小学以后,不要忽视陪伴阅读对于孩子一生的意义和价值。
从学生时期的中高考,到未来个人生存,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较量,阅读都十分迫切。
从考试层面来看,新一轮中高考改革后,对于语文阅读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首先,加大了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是要读很多书,还得有一定的深度,需要在语文阅读方面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有可能应对未来的中高考。
其次,增加了名著的阅读量。要求学生在考试前必须读完规定数量的名著。
第三,考试中还增加了其他学科问题的文字阅读量。举个例子,某个地方最夸张的一道中考数学题文字量超过了A4纸的一半。如果语文阅读能力不强,把文字读完都够呛。这是个非常严峻的话题,语文阅读量不够,影响的不止是语文成绩,而是所有学科的成绩。过去,一张语文高考卷的卷面字数在7000字左右,现在已经到了9000字,有人预测未来可能会突破一万字。语文高考150分钟,如果除掉60分钟用来写作文,还剩90分钟阅读完一万字,还要完成思考并写完答案,未来阅读量不够的学生很有可能答不完高考题。
从未来个人生存角度来说,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人工智能进入人类生活。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服务都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中国的下一代孩子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生活?
未来的人类面临的是不停地学习,不断地适应,最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力。如何培养学习力?专家们认为,到目前为止,阅读是现阶段最有效的办法。作为老师,我捕捉到了这个关键点,我们读书将不再是为了考试,未来,很有可能影响学习力,进而影响生存。
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较量来看,阅读为什么重要?世界青少年阅读报告研究指出,2017年加拿大平均每个孩子一年读23本书,而中国2018年0-17周岁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仅8.91本。这个数字很可怕。读书是提高学习力最有效的办法。所以我们现在读书已经不只是个人的事了,阅读已经是涉及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和较量问题了。
当然,阅读过程中一定需要老师、家长的引导,以提醒孩子需要关注书中的什么内容。如果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但没有将读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就会变成书呆子;如果没有家长的筛选和引导,孩子也可能把书读偏了。
引领是为了让读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读书是为生活服务的。书里有那么多的人生经历,读书时能从中吸取养料,为自己的人生服务。一个人只有一生,但是书里有众多的人生。读书读得多,会读书的人,他的人生会更精彩,因为他借鉴了更多的人生。
为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气哪来的?不是因为会背书,而是因为为人处事、谈吐、各方面吸取了书中的养料,他做事让人觉得舒服。
读书也会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为什么我们推崇孩子在小学、初中以后读名著?因为每一部名著都是一代人的文化沉淀。读书读得多的人,会吸收更多真善美的内容,价值观就会慢慢形成。
#2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该如何阅读?
不同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关键点,总结如下:
学龄前以音频、绘本阅读、指读为主;小学以陪读、文本阅读为主;初中以引导为主;高中则是思维碰撞。
■ 学龄前阶段:音频、绘本阅读
学龄前孩子的阅读,是以音频和绘本为主。
· 音频
孩子听音频的时候记忆力极强,那些字他没见过,也不知道拼音,但是他能记住。
举个例子,我二女儿2岁多就开始听音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想听音频故事。在她2岁8个月时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
她听到一个故事,叫《裙子里的阳光》,故事的主人公叫佳佳,故事的大意是,佳佳的奶奶生病卧床,不能外出。佳佳在外面玩时,阳光洒在身上特别温暖,她特别希望能把阳光送给奶奶。佳佳把阳光卷在裙子里,跑到病床前,说:“奶奶,我给您带来了阳光。”佳佳把裙边慢慢展开,却发现阳光没了,她急得想哭,奶奶一把把佳佳抱在怀里,说:“别难过,奶奶知道,阳光在你心里呢。”
这个故事很感人,我们大人会觉得,孩子是不是不能理解?有一天我下班回家,我说我有点感冒,又特别累,所以没有抱她。她听完我这句话后突然有一个行为,到处找东西,找到一个仓鼠的布偶,送给我。这是她最喜欢的玩具,她说:“爸爸送给你。”我说:“你为什么要送给我,这不是你最喜欢的玩具吗?”她说:“佳佳送给奶奶阳光,我送给爸爸布偶。”这句话让我特别感动。
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其实好的文本、音频,孩子听进去之后,实际上是能理解的。好的文本能走进孩子的心。
后来我又发现了一件事,音频听多了以后,她几乎每个故事都能背。有一天,我把一本书拿过来,指着标题一读,她就把后面的文本全“读”完了,我很疑惑,我“考“她:“这是什么字?”。其实她一个字都不认识,都是背的。我说:“我们来读书吧。”于是装模作样地让她跟着我的手指的方向和速度来一一地“读”。一个多月后,我发现她识字速度非常快。
所以,音频加指读,也是比较好的识字方式。这种方式对孩子来说是有成就感的。
·绘本阅读
学龄前还是以绘本阅读为主,图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建议家长更多地陪伴、陪读,用手指着读,这是最好的方式。
第一步,读给孩子听;第二步,可以指着读。第三步,对于喜欢的绘本,孩子甚至能背下来,这时可以让他给你讲读。第四步,读完故事后可以扮演。扮演时不必要太多考虑和文本完全一致。孩子在演的过程中,可能会改编、会自己添加内容,他会沉浸在绘本演绎的幸福和成就感之中,后续再读的时候会更有信心。
■ 小学阶段:以文本阅读为主
到了小学之后,阅读则要以文本为主,逐渐减少绘本的阅读。慢慢地培养他纯文字阅读的能力和兴趣。小学阶段家长要陪读,多用故事来吸引孩子,多让孩子表达、多开口描述。
为什么我建议小学后慢慢脱离绘本、图片化的阅读?这是因为,学校里也会要求孩子进入更多文字阅读,语文考试中也会有阅读理解,孩子对于文字的敏感度需要提升。
为什么小学后家长还需要陪读?因为小学阶段,如果只靠自己阅读,没有氛围,孩子的阅读兴趣很难培养。
我经常和家长们开玩笑,我说,凡是打麻将的家庭,您的孩子不用教,未来一定是个打麻将高手。同样,如果是读书的家庭,那孩子不需要太多强迫,未来一定会喜欢读书。家长陪读的目的,主要是营造一个家庭阅读氛围。
现在手机、电视、网络、游戏对孩子的诱惑力太大了,如果家里面没有读书氛围的话,指望一个小学生去读书,是很困难的。所以小学生的家长要有陪读的意识。
■ 初中阶段:引导
初中阶段孩子的特点是逐渐走向独立,但是又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所以需要家长的引导。家长最好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阅读,读后孩子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家长也可以探讨交流。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想法,做适当的引导。
读的过程中,亲子间要有交流。孩子读到好玩的地方会跟家长分享一些情节,尽管这样,这种阅读还只是浅层次的量的阅读,孩子读后不一定理解,或者关注点是散乱的,不知道该关注什么。这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领,比如老师、家长读完之后关注的是什么信息?这样的碰撞多一些,孩子慢慢会形成意识和习惯,意识到原来文章里还藏着这么多信息,原来可以关注的点有这么多。
家长和孩子关注点的碰撞和交流就是彼此成长的一个过程,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孩子阅读兴趣的激发都会非常有帮助。
■ 高中阶段:思维碰撞
到了高中阶段,关键词就是思维的碰撞。亲子阅读应该贯穿人的一生。到了高中阶段,孩子已经有了独立判断的能力。同样的阅读内容,孩子怎么想?家长怎么想?在两种想法的碰撞之中,孩子会有很大的提升。
现在的高考阅读,已经不是死板的阅读了,而是一种开放式的阅读,考察的是真实的阅读能力。读完一段文本后,第一,我能知道文章在说什么,即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第二,读完之后有自己的想法。第一步比较容易,但是能形成自己的想法的孩子不多。如果能经常和家长、老师有思维的碰撞,孩子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都能有所发展,这是真正的语文能力。
此外,家长在读完书以后产生的心得、感受,成人的经历和阅历、想法和感悟都可以跟孩子分享,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财富。
阅读非一日之功,阅读能力该如何培养?
家长只需要做这件事
真正的阅读能力培养,一定建立在阅读量的基础上。
阅读能力分几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基本识字量、基本信息能看懂;第二层级是由老师引导和激发的阅读能力,包括应试能力;第三层级是创作,当读书读到一定量,就会有创作和表达的冲动。
有家长会问,阅读量是多少合适?能不能推荐一个数据?
其实没有“推荐阅读量”,家长一旦去追求量,就和阅读兴趣相悖了,就带有了功利心。如果家长能把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不是“阅读量”当作功利的目标去实现,就非常完美。
阅读最关键的点,就是兴趣。
努力培养和呵护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是所有家长和老师应该做的事。这是起点,有了起点,才会有后续无限的可能。有了兴趣之后,其次就是引领,就是方向的问题,不让孩子走偏。
很多人问我,在学龄前,识字是不是比较重要?其实识字不是目标,目标是孩子读书时的趣味性和成就感。一个人对一件事能不能产生趣味,除了一开始好玩之外,更多的持续的动力来自成就感。
核心点在于:所有学龄前孩子的阅读,我们要保护的是他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所有阅读的核心。不要功利地去寻求一个结果,比如孩子要认识多少字、背多少文章、读多少绘本,这些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对阅读感兴趣。
比如,当一个孩子对画画很感兴趣,但是画了几次之后,你要规范他,他就没那么大兴趣了,因为他觉得被约束了,没意思了。相反,如果他总因这件事被表扬,就有成就感,就会有兴趣,越做越好。
读书也是一样的,读书的成就感第一来源于大人的认同,第二是来自于自己。当孩子觉得自己能认识很多字,能独立读书,这种成就感是发自内心的,能让他的阅读持续下去。
也有很多家长问我,是否需要每天都要求孩子坚持阅读一定时间?阅读习惯如何养成?
这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区分,有些孩子属于特别烦固定性安排的,一旦约束,就不想干了。比如家长说:读书时间到了。但孩子又不想读书,正玩得开心,就会适得其反。
你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但是阅读这件事成为一种约束,他就烦了,他就会对阅读产生误解,觉得阅读是一件让我很难受的事,慢慢就不喜欢阅读了。
有些孩子则很愿意到了时间就读,如果慢慢形成这样的习惯,是好事。根据孩子情况,每天灵活安排。坚持每天读一点就是了不起的事。
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发明了“连桌灯”,一张大桌子上均匀地分布了13块隔板,每到晚上,托尔斯泰夫妇和孩子们就坐在同一盏灯下阅读,读自己喜欢的书。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在全家人的心中,即使托尔斯泰不在家的时候,孩子们也会围着母亲阅读,父母不在就自己读。坚持阅读,形成读书的规律,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很重要。
列夫托尔斯泰家族出了许多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 列夫·托尔斯泰本人的大女儿塔季扬娜1917年成为亚斯纳亚·波良纳庄园博物馆的第一位看管者,二女儿玛丽亚和小女儿亚历山德拉还曾是他的助手和受托人。
家长在阅读方面最容易踩的坑就是过于功利的制定计划和目标,毁掉孩子的兴趣,比如识字量的规定、固定阅读时间、提前阅读名著、背诵多少东西,凡是和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相违背的行为都是坑。
家庭教育中有很多忌讳,最大的问题是比较,当着孩子的面说别的孩子好。有些家长觉得要用激将法,“你的好朋友读了好几本书了,你不要落后啦。”看似是激将,实则是伤害孩子。孩子会觉得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全是优点,看我全是缺点,是不是喜欢别的孩子不喜欢我?这种不安全感就会慢慢产生。
#4
家长如何选择合适的读物?
什么时候读名著?
有几个建议:
■ 学龄前:音频有文本,文本有质量,喜欢的绘本可以反复读
音频的选择需要满足两个原则:第一,所听的音频本身一定要有文本,而不建议是纯音频。比如听书软件上的一些故事,孩子也很爱听,但是听完之后就没有之后了。
第二,文本本身要有质量,要筛选一下。最好是大师推出来的书单,家长没有那么多时间从海量书籍中选出适合孩子的,有人淘洗过了,可以减少家长的分辨时间。
绘本的选择,可以从故事性比较强的绘本入手,常见的绘本即可,不用刻意想通过绘本培养孩子的某些能力。孩子真正喜欢的绘本可能就那么几个,对于喜欢的,他也会反复读,这几个绘本就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家长要对喜欢的部分充分利用。
■ 小学:儿童文学、大语文
小学一年级开始,应该从绘本阅读过渡到文本阅读,这时的文本不能太长,以单篇为主,否则孩子容易有畏难情绪。
小学中段以后可以读一些儿童文学,标准是孩子喜欢。家长根据孩子兴趣去寻找绘本和儿童文学。带孩子去书店自己挑选,孩子喜欢哪个作家,就买哪个作家的书。如果孩子不喜欢,即便别人说特别好,也没必要去看。
如果孩子阅读能力达到,小学五六年级可以开始读名著。但我个人并不推荐读名著的儿童版本。想让孩子读名著的心是好的,但又怕孩子读不明白,于是把名著简化,但是,简化之后的文本,还是名著吗?不一定。简化后的语言、内容取决于简化者的水平,如果简化者的水平一般,读了也不一定好。
我个人建议,对于名著,小学阶段不接触也没关系,小学还是以单篇文本和儿童文学为主。
要说清楚的是,讲名著里的故事、或者看名著改编的动画片,和读名著是两个概念。比如孩子看了西游记的动画片,对孙悟空很感兴趣,想了解故事,那么家长当然可以讲,但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已经读了名著了。
此外,小学阶段也可以读大语文名篇,例如龙之门大语文系列图书。这是北京四中的特级教师李家声先生精心挑选的文本,质量很高,值得读。
■ 初中以上:读名著
读名著有两条原则,首先,一定是名著,不要读网络小说、电视剧剧本、言情小说。
其次,读自己感兴趣的名著。有家长从小学开始就让孩子读名著,孩子看不懂,字都不认识,只因为中高考要考,就强迫孩子读,让孩子对阅读产生了误解,觉得阅读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所以孩子不仅不喜欢四大名著,还痛恨名著,进而不喜欢读书了。
这个道理就是,我们不要强迫孩子读孩子当前不感兴趣的名著。我对孩子说,只要拿到的是名著,翻开第一页,连续读两分钟还没有吸引到你,你就可以不读了。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必须要读的。
所以这里只有两个标准,第一,读的是名著,因为名著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积淀。第二,读的一定是感兴趣的。如果读了两行是感兴趣的,那就放手去读。
《西游记》是中考名著范围,到了初中之后,老师要求学生们去读,但是很多学生不愿意读,为什么呢?因为小时候妈妈枕边书就讲过了,又看了电视连续剧,后来还看了少儿版图书,这些故事都知道了,为什么还要读呢?
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同样的书,同样的文章,小时候可以读,长大后可以读,老了以后还能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但每个时期的生活经历不同,关注点也会不同。小时候听妈妈讲故事,今天你上了中学,再静下心来读一读,有没有新的收获?
在带领北京四中的学生读《西游记》时,我提了一些问题:为什么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被封为斗战胜佛?有些孩子认为,这是因为西天取经一路经历打斗的过程,且胜率比较高,最后在斗争中把妖猴的野性磨掉成了佛,所以叫斗战胜佛。
我则会分享我的看法,我说:“李老师在阅读时有一个感悟,孙悟空之所以能成为斗战胜佛,是因为他头上有紧箍咒。否则他早在半途就把师父“干”掉了,他就到不了西天,也就永远成不了佛。
我最大的体会和感受是:孙悟空如果没有紧箍咒,和其他妖精没区别。甚至能力越强,对其他人的危害越大。所以我的收获是,一个人能力越强,要想成功,就越需要正确、及时的约束。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受到来自老师、家长的约束的时候,要告诉自己,这是你人生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
这是我读《西游记》的收获,我会告诉我的学生。读书是要为现实生活服务的,要反思问题,吸收营养,而不是只了解故事情节。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强调读书需要引导的原因。
总体上,建议阅读尽量广泛,从科普、到人文、自然科学,各个角度都要有所涉猎,纯文学的阅读是不够的。如果着重喜欢某个领域,首先要呵护孩子的兴趣,以它为兴趣激发点,慢慢向其他领域过渡,但是拓展要有巧妙性。
在读物的选择上,家长首先要承担责任。前段时间,有家长投诉《伊索寓言》有负面元素。其实,读书因人而异,书在家长面前,选择书是家长教育的第一步。如果你觉得《伊索寓言》里有不利于孩子的东西,那是你在读书过程中怎么引导孩子的问题,而不是书本身的问题。如果你的孩子喜欢伊索寓言的故事、激发了阅读兴趣,那么家长应该感谢《伊索寓言》而不是投诉它。
所以第一,读书要有选择。第二,读书要有引导。家长得知道要让孩子通过书学到什么。我坚信一个真善美的家长带着孩子读书,孩子一定不会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