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卢迈:未来教育的使命与挑战 在GES 2018未来教育大会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发表了《未来教育的使命与挑战:阻断贫困的
原标题:卢迈:未来教育的使命与挑战
在GES 2018未来教育大会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发表了《未来教育的使命与挑战:阻断贫困的代价传递》主题演讲。
卢迈指出一个儿童出生以后,大脑的神经元之间会发生连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生长在不利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受到持续毒性压力,会对儿童的大脑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农村是极为常见的。
卢迈认为,农村孩子一样也需要学前教育,需要早期对其学习行为和生活进行干预。同时,他建议国家应该加大投入,采取手段,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以下为内容实录(芥末堆整理):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早上好。这次大会是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北师大,还有企业共同合作举办的,这本身就是未来教育的一个特点。未来科技在进步,将来一定是政府、社会和市场力量,大家共同来探索,缺了哪一面可能对未来教育本身都会是一种缺失。
当我们考虑未来的时候,我们希望未来是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当我们讨论未来教育的时候,我们希望它一定是能够阻断贫困代际的传递的教育,一定能够是一个为了更公平社会的教育。这是我现在要讲的主题。
为什么农村孩子需要早期教育
我们在青海乐都看到的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在上学以后的成绩是很困难的,而且是越来越困难。一年级的时候31%还能够在全县的平均线以上,到五年级的时候只有19%了。80%孩子的成绩都在平均线成绩以下,他们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
当这些问题累积起来的时候,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放弃升学考试,他们走向社会。据调查,有400多万农村学生参加了中考,但是成绩很低,所以他们上了中职。中职是国家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学生不用交学费,而且还有生活补助。
这些孩子的成绩怎么样呢?我们在30个学校做了计算,他们的中考成绩按100分折算不到40分。当这样的学生人数是以百万计,一年四百万,十年就是四千万,试想他们如何应对未来的社会?
对于他们来讲,他们有愿望,改变自己家庭或者个人的处境,他们有学习的动力,但是他们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社会不应该歧视他们,但是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来帮助他们。
我们看到一条国家采取的贫困地区,义务制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个计划是我们国家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成功的一项计划。当最需要的孩子得到了帮助,马上就能显出效果。
有一个帮助贫困地区儿童的好项目,我们能不能在其他方面再做的更好?给他们以更多的帮助呢?不要到他们上了初中,然后到中考的时候,去考20分,考不及格。
我们常常奇怪,对于这样的现象,为什么会熟视无睹?为什么不能够采取更有利的措施。就像花200亿解决农村孩子的吃饭问题,这个项目的特点是,城里孩子是自己管的,一直包括到县城,但是乡镇及以下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到国家的营养待遇。所以这个目标明确,效果很好。
那么为什么要做这个?能不能做到这个?做了以后有没有效果?我们基金会对这三个问题分别做了一点研究。
第一个,为什么要做?很清楚。儿童早期发展中,已经经过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得出证明。
一个儿童出生以后,大脑的神经元之间会发生连接。突出的连接会在早期发生,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营养,得到很好的关爱,这个孩子在大脑的发育中就是比较正常的。 但是如果儿童生长在不利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他会受到持续的压力,被称之为毒性压力。大脑持续处在紧张状态下他要做出反应,这个反应会直接影响到大脑,尤其前额部分的发育。所谓毒性压力在美国总结了十个,比如说单亲,虐待,也包括冷淡、冷漠。
在农村可以经常看到的留守儿童,包括孤儿。我们在青海乐都村里看到,几乎有40%的孩子是处于妈妈走了的状态。还有其他很多因素会是造成这种毒性压力。它的直接结果是,影响到神经突出的连接,最后影响到大脑的发育。
这个大脑发育是通过大脑灰质体积来估计的。我们看到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到他36个月的时候他的大脑灰质体积本身就是比高收入的要小的。这就特别值得我们去注意了,贫困的代际传递通过影响大脑,影响孩子发育,最后导致这个孩子本身成长中遇到困难。
如果进行干预,越早越好。如果我们等着说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我们再去干预,我们要搞控错保学,把辍学的初中孩子找回来,就不如说我们在早期去进行干预,让他们有学前教育的机会,有早期养育的机会,这样的投入是效果最好,而且最合理的。
解决资源问题:一村一园+家访
第二个问题是,深度贫困地方通过扶贫,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但是有人会愿意去吗?谁能来教他们?上完大学的人能够去这个村里长期支教吗?做不到。这件事情好像很难解决。
现在仍然在贫困农村的孩子一般占到这个县里儿童数量的25%-30%。我们办了2300个乡村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入园的孩子大概占全县儿童的25%-30%。
有办法解决问题吗?如果我们充分运用体制优势是可以解决的。我们推广一村一园项目,这个项目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捐赠,59家企业捐赠了资金,网上众筹的时候有300万的个人给它以捐款,现在已经在全国21个县,建立了2300个这样的幼儿园。它是利用农村闲置校舍,公共活动场所来提供学前教育,为孩子入学做好准备。场地、教师、培训、课程都是可以规范化地来解决的。
儿童早期养育我们采取了家访的方式。但是在贫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居住分散的山区家访的方式是比较可行的。家访的课程是国际家访课程,它为6-36个月孩子提供入户早教。家访员聘请本地区的,初中以上文化的年轻母亲,通过县城总督导,乡镇督导来进行培训,集体备课。家访员根据国际家访教材的本土化来到家里进行家访。我们来进行评估,然后给出指导意见。
第三个问题,就是这种干预措施是不是有效的?一村一园有效吗?家访项目有效吗?
我们在2009年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有官员很鄙视地跟我们说,你那个东西能有质量吗?我们现在强调教育要有质量,但是什么叫有质量?为了十几个孩子一定要盖个楼?显然不需要。一定要大学毕业生到村里去支教吗?你得付什么样的代价?我们就可以利用原有的场所,利用农村的大量的年轻知识女性。我们说是非常有效的。
这是青海乐都山村幼儿园的图,我们可以看到左边第一个是县城公办园,它们73%的孩子是在平均分数线以上,这是全县。我们一村一园计划的儿童66%在五年级的时候能够在平均分数线以上。最左边的那个只有19%能够在平均分数线以上。也就是说,山村幼儿园帮助了47%,如果他没有学前教育他就会落到平均分数线以下。而现在他可以在平均分数线以上,越学越爱学,不会出现初中毕业以后200分那种现象。
和城里的幼儿园动辄八千、一万每月的学费相比,乡村教育一年的直接支出是1500元,主要是幼教老师的工资。如果把其它的成本都加上一年也才3000元。这样可以保住他的基本的水平,会说普通话,有社会交往能力,可以懂得一些基本语言。
我们再看早期养育,现在在城里开始有针对0-3岁的亲子班,我们看到了很多城里幼教机构都在办这个事情,在农村现在还是空白。我们通过家访的项目,现在可以看到干预组比对照组情况应该说好很多。它把异常的比率降到了50%。只需要一年这样的家访就可以起到这个效果。
家访项目所需要的成本是这样的,一次家访员到家里去家访,我们支付家访员30元,一年50次,就是1500元。加上玩具,加上督导员,总督导和培训费用,一个孩子平均成本是2800元。这个成本确实也不低。跟城里比,城里一个孩子如果要上早教班大概是200元/次,一年一万块钱,可能有的家庭花的更多一点。
所以要投资儿童,就要投资早期,有足够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每十个孩子我们聘一个家访员,每二十个孩子,我们配一个幼教志愿者。它为农村创造了就业,为农民带来了欢乐,为村庄带来了希望,它也给这些孩子们带来了幸福的童年。
我们下一步是强烈地建议国家应该加大投入。现在要帮助一个人脱贫要两万块钱直接成本,八万块钱的基础设施。但是如果要在孩子们身上做投资,一年一个孩子,三千块钱,保证他的正常成长,这个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使脱贫攻坚成果能够可持续下去的一个重要方面。
希望大家一起来呼吁,农村孩子一样也需要学前教育,农村孩子如果有可能也应该得到早期养育。基金会将继续和各个教育机构,和北师大、华东师大一起来研究提高教育的质量。同时我们要加强研究,使中国所做的事情能够走到国际上去,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我们中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