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美国批判性思维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早在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而我国部分高校也
原标题:美国批判性思维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早在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而我国部分高校也紧跟时代脉搏,相继开设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课程。尽管如此,耶鲁大学原校长理查德·查尔斯·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还是在2010年的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切实提升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水平,发挥其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是亟待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01 我国批判性思维教育存在的问题
批判性思维在理念上,可以分为能力(skillsets)和心智模式(mindsets)这两个层次。作为一项国际教育界公认的创造知识和合理决策所必需的技能,它同阅读、写作一样是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但在我国,批判性思维教育在课程覆盖面、课程体系、教材质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开设课程的高校不多
首先,从课程覆盖面来看,本世纪初,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少数高校开设了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课程。
2008年,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出现在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教学计划中。目前,汕头大学已率先将批判性思维教育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只有少数院校已经认可并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截至2013年,全国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的高校还不足50所。
课程体系不完善
其次,即便有所实践,由于受到学科、专业的诸多限制,一些高校也未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体系。
不同学校之间,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差异较大,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
在国外高校,批判性思维课程通常被作为通识课程或者公共课程。但在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中,批判性思维课程大多作为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开设。“只有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批判性思维”成了我们的认知误区。
教材数量、质量有限
再次,在教材方面,目前我国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经典教材也比较少。
尽管我国引入批判性思维概念的历史并不短,但直到2004年,国内才出版了第一本系统研究批判性思维的专著——罗楠的《批判性思维》。
现阶段,我国批判性思维教材多将重点放在逻辑论证和推理上,却较少顾及更为宽泛也更为重要的思维培养,而且,缺乏对思维定式和误区的分析,以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生动案例。
教学方法不到位
最后,从教学方法来看,作为一门前沿思维训练课程,批判性思维课程不应延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
但现实情况却是:在国内普遍只有师生单向讲授的课堂内,学生往往只获得了一些与批判性思维概念和基本原理相关的知识点,却很难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批判性思维,更难以获得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2 美国批判性思维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在美国,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大学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经过多年探索,他们已积累了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
丰富教材种类,提升编写质量
教科书是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活动的根本,可以在教师授课之余给学生提供自学的依据,并帮助学生拓展相关内容和知识点。
在国外尤其是在北美,基于不同的理念,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形成了对批判性思维的不同看法,由此编写出大量不同风格的批判性思维教材。
参照美国做法,扩大我国批判性思维教材的编写种类,努力提升经典教材的编写质量和多样性,或将是我国批判性思维课程改革的首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