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强制亲职教育,用法律手段弥补亲情 上海长宁,刘美莲因两度遗弃亲生子被判3年,缓刑5年。缓刑的附加条件是要与13岁儿子豪豪一起生活,等他放学回家
强制亲职教育,用法律手段弥补亲情
上海长宁,刘美莲因两度遗弃亲生子被判3年,缓刑5年。缓刑的附加条件是要与13岁儿子豪豪一起生活,等他放学回家,为他洗衣做饭,还必须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刘美莲案也是国内“强制亲职教育第一案”。
亲职教育为西方诸国三十年代所倡导,这种教育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我国台湾学者中译为“亲职教育”,其含义为对家长进行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而强制亲职教育是指国家强制要求涉罪未成年人或未成年被害人的父母接受专业的教育指导,其目的不仅仅在于提升父母教养子女的技巧与能力,更在于督促父母切实履行其监护教育职责。如果家长自身不能尽到照顾子女的责任,亲子关系单纯用爱已经无法维系时,用法律手段采取强制亲职教育的方式倒也不失为一种帮助家长履行责任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涉案未成年呈现受教育程度偏低、非本地籍未成年人占比居高、无业未成年人占比居高的特点。而之所以会有未成年人误入歧途除了孩子自身原因之外,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家长的过失不外乎因为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离异、重组、早逝导致未成年人长期无人照顾;管教方式不正确等。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都从不同角度暴露出我国在未成年人的监护方面存在较大缺失。
因此,在现实中实施强制亲子教育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邀请心理专家、法律专家、社会学专家对家长和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教育,让家长明白为何要对子女进行教育和监护以及如何健康合理的教育子女,让孩子能享受亲情的温暖。从法律角度来说,也是让家长明白,如果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否则,遗弃孩子或是虐待、不管教孩子的现象,依然得不到改善。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也许家长给不了孩子过高的物质条件,但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强制亲职教育,用法律手段给了家长陪伴孩子的理由,也给了孩子享受亲情的机会。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