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大退档事件近来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大部分是批评和质疑的声音,支持声寥寥。虽然该事件暂且尘埃落定,但其影响还在继续。在事件中北大给出的退档
“北大退档事件”近来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大部分是批评和质疑的声音,支持声寥寥。虽然该事件暂且尘埃落定,但其影响还在继续。在事件中北大给出的退档理由难言充分,并引起了极大争议,显然“有可能退学”与“按规录取”是两码事,前者不能作为不执行后者操作的理由。直接退档不予录取,确实显得武断而傲慢。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事件所反映的高考招录制度存在的问题值得深思。
对于教育我们需要考虑的两个核心关键词是“公平”和“规则”。
先说“公平”。我国的高考招录工作的核心是“公平”,以保证全国不同地区的考生均享有同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教育公平”有三种,“资源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资源公平”是原因,“规则公平”是保障,“结果公平”是目的。国家先后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此次事件中涉及的“国家专项计划”均是为了缓解教育资源不平衡而造成的“教育不公平”。此次事件中,众多民众批评的“北大退档符合条件考生”违反了“规则公平”中的“招录规则公平”。北大后续的“补录”举措除了补救过失也多了一丝无奈,因北大做出“退档”操作多是从“结果公平”考虑,以保证相同类别相同分数区间的考生享受相同的教育资源。事实上北大退档两位542分和538分的考生,进而录取两个第二志愿671分的考生正是处于“结果公平”的考虑。
再说“规则”。我国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招录工作有两种主要考试规则和两种录取规则。两套规则独立运行,交叉影响。两种考试规则分为独立命题和统一命题,也就是常说的“地方卷”和“全国卷”。“地方卷”倾向考虑“资源公平”,“全国卷”倾向考虑“考试公平”。两种录取规则分别为按顺序志愿录取和按平行志愿录取。前者倾向保障单一考生的最大利益,具有一定偶然性,后者倾向保障广大考生的最大利益,具有一定确定性。因此“平行志愿”比“顺序志愿”更具有“结果公平”,但同时也削弱了考生的最大利益。在此次事件中,河南采用“全国卷”,保障了“考试公平”,削弱了“资源公平”,因此实施“国家专项计划”向“资源公平”靠拢,但该省的“顺序志愿”录取方式却削弱了“结果公平”。当两个持有较低分数并参加“国家专项计划”的河南考生填报了较重视“结果公平”的北大便爆发出了“北大退档事件”。
纵观整个事件,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实施的“国家专项计划”的“顺序志愿”录取方式应承担较大责任,同时北大的退档操作可以理解,但确实违反了“规则公平”。所谓“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北大退档事件”事件不仅起了涟漪,也泛了浪花,对于社会各界,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考招录制度的大讨论正在展开,也需要被展开。这也是此次事件的积极意义。为了进一步完善高考招录制度,保证广大考试的受教育公平权力。第一,应该调整河南省“国家专项计划”的录取规则为平行志愿,因顺序志愿原则的 化会伤害“教育公平”本身。第二,要规范高校退档权力的边界,完善退档纠纷的解决渠道。第三,强化各省考试院与高校合作,做好国家专项考生和普通考生的志愿填报指导工作。
高考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关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完善高考招录制度不容有失。“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希望此次事件是高考招录制度改革的契机。(杜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