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盛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4-08 20:09:09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盛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孩子的缺点可能是短处,也可能是特点,如果家长因势利导,善加利用,可以把特点转

  原标题: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盛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孩子的缺点可能是短处,也可能是特点,如果家长因势利导,善加利用,可以把特点转化为优点。

  “他这么笨,以后可怎么办啊!在学校里他肯定是差生,肯定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学……”

  俞女士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小轩今年11岁,上小学四年级,小儿子小奇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在俞女士看来,两个儿子都是“问题孩子”。

  “小轩是个大懒虫!”俞女士毫不掩饰对大儿子的不满,“每天放学回到家,他总不及时做作业,而是看电视、玩手机,要不就歪在沙发上发呆,游手好闲。等到吃罢晚饭,爸爸要检查作业,他才懒洋洋地打开书包。”

  双休日两天,小轩睡懒觉能睡到中午,直到周日晚上才不得不做作业。更让俞女士气恼的是,期中、期末考试前两天,小轩还是打不起精神,不肯复习。

  我问:“小轩每天的作业能完成吗?考试成绩怎么样?”

  “作业勉强完成,考试成绩中等,只是中等!”俞女士顿足,“他很聪明,只是不肯用功,但凡他努力努力,考试排名至少能进全班前十!”

  看得出来,俞女士对小轩寄予了很高期望,她说小轩的名次“至少能进全班前十”,明显是委婉的说法,真实想法是让小轩勇争第一。

  “小奇同样不让我省心。”俞女士继续抱怨,“与哥哥不同,小奇脑子比较笨,无论学什么,别的孩子学3遍就会了,小奇要学10遍,即使学会了,第二天大概率也会忘,还得从头学起。”

  比如,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背诵儿歌,只有短短的3句,孩子们10分钟就能背会,小奇用了整整一天。第二天上台背诵,小奇张口结舌,一句也背不出来。

  “难道小奇基因里的智商都被哥哥吸走了吗?”俞女士自嘲的语气里透着焦虑,“他这么笨,以后可怎么办啊!在学校里他肯定是差生,肯定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学……”

  我问:“小奇背不会儿歌,是继续下功夫背,还是自暴自弃,不再努力呢?”

  俞女士说:“他会继续背,有时说梦话都在背。可是有什么用呢?只能证明他脑子笨!”

  人无完人,孩子的缺点,换一个角度来看全是特点

  我告诉俞女士,人无完人,孩子的缺点,换一个角度来看全是特点。心理学认为,这些特点是孩子个性的组成部分,不仅不应该嫌弃,而且要善加利用,因为其中隐藏着成功的密码。

  “您可真会和稀泥!”俞女士直率地表达不悦,“您倒是说说,笨拙的孩子有啥出息?”

  我说:“您知道曾国藩吧?人称‘晚清第一名臣’,是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还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当然知道,曾国藩是我们湖南人。怎么,曾国藩很笨吗?”

  我笑道:“曾国藩小时候,比小奇笨多了。”

  曾国藩家境殷实,5岁启蒙,6岁入私塾,但他生性鲁钝,读书非常吃力。

  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里读书,一篇文章他重复读了很多遍,就是背不下来。他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夜已经很深,他仍然没有背下来。他不急,可急坏了梁上君子。

  原来,一个盗贼潜入曾国藩的书房,趴在梁上,想等曾国藩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行窃,等啊等啊,就是等不到曾国藩睡觉。

  盗贼实在等不下去了,气愤地从梁上跳下来,对曾国藩说:“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然后流利地背出那篇文章,扬长而去。

  俞女士哈哈大笑:“曾国藩真的这么笨吗?好像比我家小奇还笨三分呢!”

  我说:“很多文献记载了这件事,他自己也在日记中承认‘余性鲁钝’,应该不是杜撰。”

  心理学认为,曾国藩的笨拙使他练就了“笨功夫”,而“笨功夫”恰恰是他成功的秘诀。比如,文章背不下来就要多读几遍,而多读几遍就可能深入领会。

  这种看似缓慢的学习方法,实际上为他奠定了扎实的功底。后来他在讲究“功底”的理学、文学、书法、教育等方面成绩斐然,都是拜“笨功夫”所赐。

  在军事上,曾国藩同样用“笨功夫”取胜。他并没有古代名将料敌如神、运筹帷幄的本事,而是采用了“结硬寨,打呆仗”的作战策略,看似笨拙,实则稳健有效。

  讲完故事,我开始联系实际:“小奇或许称不上聪明伶俐,但他不自卑、不放弃,愿意继续用功,与小时候的曾国藩何其相似,您应该包容、帮助他,而不是嫌弃他。”

  俞女士转移话题:“那小轩的问题呢?他的懒惰恶习总不能也是‘特点’吧?”

  我说:“小轩的所谓懒惰,准确地说是拖延。心理学认为,拖延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消极拖延,即不思进取、放弃努力、得过且过,心理学称之为‘自我效能感低下’;第二种是积极拖延,即不慌不忙、待机而动、心理素质过硬,人称‘大将风范’。小轩在学习上有拖延表现,但毕竟做完了作业,考试成绩尚可,说明他的拖延是第二种,是他个性中的特点,不能称之为恶习。”

  俞女士面露惊喜:“真的吗?您详细说说。”

  我告诉她,积极拖延者往往拥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和爆发力,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找到最佳时机采取行动。这种特质在某些情况下是非常有用的,比如面对重大挑战或紧急任务时,只有冷静的人才能正常思考、找到应对策略。

  “小轩的这种特质以后会派上大用场。”我说,“上中学以后,他的学习压力会增大,正需要强大的抗压能力和爆发力。如果善加引导,他有可能后来居上,成为尖子生。”

  并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盛开,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家长应该尊重这一点

  俞女士感慨:“听您这样分析,我有一种乾坤颠倒的感觉,以前只知道缺点是短处,现在却得知缺点即优点。”

  我说:“‘缺点即优点’有点故弄玄虚,正确的说法是,孩子的缺点可能是短处,也可能是特点,如果家长因势利导,善加利用,可以把特点转化为优点。”

  俞女士问:“您能再举几个缺点转化为优点的例子吗?”

  我耐心地解释,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再坏的事物也有好的一面。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们的能力和兴趣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家长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因为孩子当前的表现不佳就急于下结论。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独处,不喜欢人际交往,家长认为这是不合群,甚至怀疑孩子患有社交恐惧症。其实,这样的孩子往往具备善于深度思考和观察力敏锐的优势。

  独处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发现事物的本质。同时,敏锐的观察力也能让他们更好地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发现别人忽略的美。因此,家长不必逼孩子改变性格,而要欣赏孩子,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特长。

  再比如,有的孩子做事不果断,遇事犹豫不决,家长认为这是胆小、没主见。

  其实,换一个角度看,孩子的犹豫不决是因为看问题全面,考虑周到。这样的特质是领导力和决策力的核心,可以帮助孩子在决策时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减少重大失误。这样的孩子可能不是没主见的窝囊废,而是正在成长的领导者。

  俞女士问:“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把特点转化为优点呢?”

  我说:“我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许对您有启发。”

  美国男孩里维10岁时遭遇车祸,不幸失去了左臂。此前他就热爱柔道,失去左臂后仍痴心不改,他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师为师,继续学习柔道。

  训练最初的三个月里,里维只学了一招。他大惑不解,不明白师傅为什么如此吝啬。一天,他忍不住问师傅:“我是不是应该学学其他招式?”师傅马上回答:“不错,你的确只会一招,但你只会这一招就足够了。”

  见里维把那唯一的一招练得精熟了,师傅带他去参加比赛。

  这是一场规模很大的比赛,里维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

  第三轮稍稍有点艰难,对手很快就变得有些急躁,连连进攻,里维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就这样,里维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里维高大、强壮许多,似乎更有经验,里维有点招架不住。裁判担心里维受伤,叫了暂停,打算就此终止比赛。师傅不答应:“继续比赛。”

  比赛重新开始,对手放松了戒备,里维立刻使出自己的那一招,制服了对方,赢得了比赛,夺得冠军。

  回家的路上,谈论比赛的细节时,里维忍不住问:“师傅,我怎么凭一招就能赢得冠军?”

  师傅回答:“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学会的那一招,是柔道中最难练的,也是最致命的;第二,据我所知,对付这一招唯一的办法,是对手抓住你的左臂。”

  俞女士拍掌叫绝:“太神奇了,里维的缺陷成了制胜法宝!小轩和小奇的制胜法宝是什么呢?”

  我告诉她,并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盛开,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家长应该尊重这一点,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也不要拿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缺点”往往会自然转化为优势。

  针对小轩,我的建议是适度施压:“小轩的拖延可能是学习压力不足造成的,可以让他预习高年级的功课,或找些高强度的题目给他做,逼他走出舒适区,主动迎接挑战。”

  针对小奇,我的建议是减压:“小奇学东西需要更多时间、更多练习,所以,您要更多地陪伴他。要用静待花开的心态看他,切忌攀比,以免打乱他的成长节奏。”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盛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
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盛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

原标题: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盛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孩子的缺

原创观点2分钟前

高考倒计时60天,作为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高考倒计时60天,作为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原标题:高考倒计时60天,作为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高考越来越近,作为高

原创观点6分钟前

家长称高中双休影响孩子考好大学,当地回应
家长称高中双休影响孩子考好大学,当地回应

原标题:家长称高中双休影响孩子考好大学,当地回应 近日,四川一位家长在

原创观点7分钟前

看见孩子,超越对错:一堂生命教育课
看见孩子,超越对错:一堂生命教育课

原标题:看见孩子,超越对错:一堂生命教育课 这篇文章深刻剖析了一起悲剧

原创观点2025-04-07 19:22:50

学历提升10大骗局!千万要避坑啊
学历提升10大骗局!千万要避坑啊

原标题:学历提升10大骗局!千万要避坑啊 学历提升10大骗局!帮助大家提高警

原创观点2025-04-07 19:21:50

“儿子两间房,女儿住厕所”惹争议,家长因一句话被
“儿子两间房,女儿住厕所”惹争议,家长因一句话被

原标题:儿子两间房,女儿住厕所惹争议,家长因一句话被网友骂到销号 网上

原创观点2025-04-07 19:17:58

25%中国留学生悄悄退学!名校梦,正在成为噩梦
25%中国留学生悄悄退学!名校梦,正在成为噩梦

原标题:25%中国留学生悄悄退学!名校梦,正在成为噩梦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

原创观点2025-04-06 21:29:58

大三还是大四考研?哪个时机更适合你?告诉你最佳备
大三还是大四考研?哪个时机更适合你?告诉你最佳备

原标题:大三还是大四考研?哪个时机更适合你?告诉你最佳备考时间! 考研

原创观点2025-04-06 21:19:43

“我儿子没做错”,6÷6÷6÷6=1被打红叉,妈妈质问老师
“我儿子没做错”,6÷6÷6÷6=1被打红叉,妈妈质问老师

原标题: 我儿子没做错,6666=1被打红叉,妈妈质问老师后愣住了 小学阶段的教

原创观点2025-04-06 21:18:45

小学阶段狠抓5条铁律,孩子成绩想落后都难,家长们越
小学阶段狠抓5条铁律,孩子成绩想落后都难,家长们越

原标题:小学阶段狠抓5条铁律,孩子成绩想落后都难,家长们越早知道越好 孩

原创观点2025-04-06 21: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