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孩子,超越对错:一堂生命教育课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4-07 19:22:50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看见孩子,超越对错:一堂生命教育课 这篇文章深刻剖析了一起悲剧事件的根源,指出教育应超越二元对立,以爱为先。文章提醒家长和老师,要

  原标题:看见孩子,超越对错:一堂生命教育课

  这篇文章深刻剖析了一起悲剧事件的根源,指出教育应超越二元对立,以爱为先。文章提醒家长和老师,要真正理解并关爱孩子,避免因过度惩戒和缺乏沟通导致的极端后果。文章视角独特,观点深刻,引人深思,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和孩子有关的悲剧,乍一看,都不复杂。

  在武汉市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读初一的12岁男孩小薛,2月20日早上,从家中9楼纵身一跳。

  再也没有醒来。

  小薛的父亲说,导致孩子走向极端的,是2月19日上午课间,孩子在校用电话手表听音乐。

  老师发现后,先是没收了小薛的手表,而后当众用戒尺打了小薛。

  老师惩戒孩子后,给家长打来电话,明确孩子上学期间不能带电子产品,手表要由家长保管。

  孩子当晚回来,并没有什么异样。

  第二天早上,家长喊小薛起床上学时,发现他已坠楼。

  对此,学校的回应是:

  “教育局、警方和学校正积极和家长协商。”

  老师用戒尺打孩子是否打得很严重,小薛的父亲说:

  “打哪里不清楚,回家身上没有发现什么外伤。”

  一个课间用电话手表听音乐的少年,就这样没了。

  元凶是电话手表吗?

  当然不是。

  电话手表只是一个导火索。

  真相是:

  又一个少年以跳楼的方式,表达对大人主导一切的世界的失望。

  有人说,都怪老师,为什么要当众用戒尺惩罚小孩?

  其实。

  小角色的老师也有苦衷。

  我们大部分学校都规定:

  学生不能带电子产品入校。

  老师惩戒学生,只不过是按校规办事。

  所有老师最大的软肋,都是害怕失控。

  如果所有学生都带着电子产品入校,那这课还上不上了?

  何况,从古到今,老师都拥有惩戒权。

  语言批评和戒尺教训,只要适度,无可厚非。

  那老师就没有一点问题吗?

  也不是。

  Ta显然对青春期少年的心理不够了解。

  不知道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承受住当众惩戒。

  对于好面儿脆弱的青春期孩子来说:

  当众出丑,比考倒数第一,更难以接受。

  硬币的另一面——

  虽然家长说,孩子回家后和往常没有什么异样,但我对孩子回家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持保留态度。

  从最后孩子选择纵身一跳看,他被惩戒回家后,应该是没有得到家庭内部的有效沟通和及时安抚。

  以至于他最后的选择,和“上海17岁少年跳桥事件”“武汉14岁少年校内坠楼事件”中的孩子们一样惨烈。

  写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我之前写过的“重庆10岁男孩被冤枉划破奥迪车,父亲和民警一起帮他讨回公道”的事件。

  那个故事中,男孩父亲刘涛教科书级别的处理方式,一再提醒为人父母的我们:

  在外受到委屈的孩子,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和他回到家是否得到有效支撑,密切相关。

  父母能陪孩子从看似糟糕的事件中,找到爱和礼物的家庭,都很了不起,也会得好运。

  这也是今天,我和朋友们特别想分享的一点:

  不管你的孩子在外面做错了什么,回到家请一定一定和他沟通和支撑,让他从犯错中找到成长的礼物。

  而不是一犯错就如临大敌,心生恐惧,走向极端。

  我一个男性朋友的孩子,去年在学校因和别的孩子发生口角,冲动之下动手打人,被老师罚站惩戒后,还叫了家长。

  朋友把孩子接回家后,没有把孩子打一顿。

  而是给孩子请了一天假,在家陪孩子看了一整天关于罪与罚的电影。

  只为和孩子探讨何谓勇气和正义,何谓伤害与暴力。

  一天时间的稀释,不仅化解了少年的愤怒,增益了他的心智。

  而且冲淡了同学的关注,唤醒了老师的反思。

  我将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称作:

  关键时候,给孩子留扇门儿。

  给孩子留扇消化情绪的门儿。

  留扇化解羞耻的门儿。

  留扇感受爱与被爱的门儿。

  留扇反省成长的门儿。

  能找到转身那扇门儿的小孩,会记得回家的路,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而那些在学校被老师惩戒后,回到家又被家长热暴力或冷暴力的孩子,最后不少人走向了天台、匕首和绳索。

  这时候,肯定有朋友会提出质疑:

  “现在的小孩真是太脆弱了,犯错回来还得家长做思想工作,我看就是打得太轻!”

  对此,我向来的认知是:

  孩子和孩子的承受力,是不同的。

  有的孩子天性耐造,被老师批评被父母打,还是皮得不要不要的。

  有的孩子天性敏感脆弱,一场羞耻误解就足以让他走向绝路。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

  身为大人,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如果我们只是活在“是非、对错、听话捣蛋”的二元对立里,我们就永远和教育背道而驰。

  真正的教育,是要超越二元的分别心,去真正看见一个孩子。

  是“爱”,一定排在“对错”前面。

  不难想象的是:

  如果老师一开始跳出“对错”的分别,看见一个课间听音乐的小孩,并无造成什么危害,不过是少年常见的贪玩或显摆。

  就算学校明确规定不能带电子产品,暂时没收后不公开惩戒,而是私下处理,那悲剧也许会改写。

  如果家长也跳出“孩子被老师批评就是表现不好,被表扬就是表现好”的二元对立,真切看到:

  被惩戒的小孩,也有自己的理由和立场;

  孩子成长中的所有试错,都不过是一场体验而已;

  孩子亲证了对对错错的酸甜苦辣后,会在今后的实战中,自己调整自己的选择。

  那个12岁的少年,此刻也许和这片土地上所有孩子一样,在过一个寻常的周末。

  这就是“分别心”和“真正爱”的区别:

  分别心是看到“对错、是非、高低、好坏、优劣”。

  并拿这些去衡量孩子,进而彰显大人自己的权威和胜负欲。

  而真正的爱,是如实如是地去看见一个孩子的处境,给予守护和帮扶。

  亲爱的老师和家长们,当个麦田守望者吧。

  给孩子一片没有分别心的麦田,去成长。

  在他们遇到困境时,留一扇亮着灯的门儿。

  爱,比对错,更重要。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看见孩子,超越对错:一堂生命教育课
看见孩子,超越对错:一堂生命教育课

原标题:看见孩子,超越对错:一堂生命教育课 这篇文章深刻剖析了一起悲剧

原创观点44秒前

学历提升10大骗局!千万要避坑啊
学历提升10大骗局!千万要避坑啊

原标题:学历提升10大骗局!千万要避坑啊 学历提升10大骗局!帮助大家提高警

原创观点1分钟前

“儿子两间房,女儿住厕所”惹争议,家长因一句话被
“儿子两间房,女儿住厕所”惹争议,家长因一句话被

原标题:儿子两间房,女儿住厕所惹争议,家长因一句话被网友骂到销号 网上

原创观点5分钟前

25%中国留学生悄悄退学!名校梦,正在成为噩梦
25%中国留学生悄悄退学!名校梦,正在成为噩梦

原标题:25%中国留学生悄悄退学!名校梦,正在成为噩梦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

原创观点21小时前

大三还是大四考研?哪个时机更适合你?告诉你最佳备
大三还是大四考研?哪个时机更适合你?告诉你最佳备

原标题:大三还是大四考研?哪个时机更适合你?告诉你最佳备考时间! 考研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我儿子没做错”,6÷6÷6÷6=1被打红叉,妈妈质问老师
“我儿子没做错”,6÷6÷6÷6=1被打红叉,妈妈质问老师

原标题: 我儿子没做错,6666=1被打红叉,妈妈质问老师后愣住了 小学阶段的教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小学阶段狠抓5条铁律,孩子成绩想落后都难,家长们越
小学阶段狠抓5条铁律,孩子成绩想落后都难,家长们越

原标题:小学阶段狠抓5条铁律,孩子成绩想落后都难,家长们越早知道越好 孩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我不会让娃3岁就入园”,幼儿园老师说出心里话,点
“我不会让娃3岁就入园”,幼儿园老师说出心里话,点

原标题: 我不会让娃3岁就入园,幼儿园老师说出心里话,点醒很多家长 想先问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福耀科技大学获批后,校长王树国首次演讲:大学与社
福耀科技大学获批后,校长王树国首次演讲:大学与社

原标题:福耀科技大学获批后,校长王树国首次演讲:大学与社会脱节了 导读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致加拿大留学生家长:当孩子面临学业困境时的理性应
致加拿大留学生家长:当孩子面临学业困境时的理性应

原标题:致加拿大留学生家长:当孩子面临学业困境时的理性应对指南 作为从

原创观点2025-04-05 19: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