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别不停纠正你的孩子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4-04 15:51:36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教育就是,别不停纠正你的孩子 我是当老师的,好为人师,习惯不停纠正别人的错误。 后来发现,有很多大人也喜欢这样: 3岁孩子系鞋带,妈妈

  原标题:教育就是,别不停纠正你的孩子

  我是当老师的,好为人师,习惯不停纠正别人的错误。

  后来发现,有很多大人也喜欢这样:

  3岁孩子系鞋带,妈妈边看手机边唠叨:“蝴蝶结要绕两圈”;

  5岁孩子画太阳,爸爸立刻纠正:“太阳应该是红色的”;

  7岁孩子讲故事,爷爷打断道:“这个成语用错了”。

  甚至有些大人自己也不知道,却煞有介事地指导,

  比如我在广场上就听见一位爷爷教孙子,这旱滑应该如何如何做,但我看不出他自己有这方面的经验。

  我们总在说“为孩子好”,却不知不觉成了扼杀生命力的“纠错机器”。

  一 过度纠正的三重伤害

  越纠正越退缩

  不停地纠正,极易让孩子自信心受挫。

  就拿孩子初次学系鞋带来说,他们小手忙乱,系得慢且不整齐。

  这时,如果我们立刻上前纠正,孩子内心那股 “我能行” 的热情瞬间就会被扑灭。

  长此以往,他们每次行动前都会担心犯错被批,渐渐失去尝试新事物的勇气,不敢迈出探索的脚步。

  越纠正越叛逆

  不停地纠正还会让孩子产生被过度控制的感觉,进而引发抵触情绪。

  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搭建积木城堡,满心期待按照自己的创意构建梦幻世界,可家长却在一旁不断挑刺,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搭建。

  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想法被忽视,内心对家长的指令产生反感,久而久之,亲子关系也会变得紧张,沟通出现障碍。

  越纠正越依赖

  不停地纠正会严重抑制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导致他们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

  孩子画画时,本应自由发挥,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内心想法,家长却不断纠正颜色不对、形状不标准。

  慢慢地,孩子不再敢大胆想象,遇到问题就等着别人给出答案,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探索未知的能力。

  二 智慧父母的"四要四不要"

  那正确的教育方式该如何呢?

  要当“安全网”,不要当“遥控器”

  家长要学会克制自己,减少不必要的纠正,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

  孩子在花园玩耍,可能会把泥土弄得满身都是,只要在安全范围内,就让他们尽情探索,这是他们亲近自然、发挥想象力的宝贵机会。

  要当“放大镜”,不要当“修正带”

  在孩子做事情时,多发现优点,多采用正面激励和引导的方式。

  孩子主动帮忙洗碗,即便洗得不够干净,先肯定他们的热心,再耐心教他们正确方法。

  如此,孩子下次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家务。

  要当“脚手架”,不要当“模具”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其实是可以提供帮助的,但要在适当的时候,并且这种帮助只是指点方向,比如建议去查什么资料,推荐学习什么教程。

  9岁小宇做火箭模型屡屡失败,父亲没有代劳,而是递上《十万个为什么》。

  三周后,孩子捧着歪扭的模型说:“我知道了尾翼要对称才能平衡”。

  好的教育不是复制正确答案,而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当“观众席”,不要当“总导演”

  要允许孩子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让他们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这里还是引用雷夫的例子吧,虽然中西文化有差异,但也会受启发:

  学生四人一组在做火箭,利用分发的维京型火箭、操作指南以及材料进行组装。各组必须精确测量、规划、组装作业成品,才算完成任务。

  其中一组虽然做得很认真,却弄错了飞弹部分的配置。来访问的老师当中有几个人频频朝那一组走去,为孩子们示范正确的组装方法。

  访客(很小声地说):雷夫,你都不知道啊,他们做错了。

  雷夫:我知道啊。

  访客:机翼都歪了。

  雷夫:是啊,是歪了。

  访客:发射架粘得太靠近火箭头了。

  雷夫:确实如此。

  访客:可是你就眼睁睁地坐在这里?

  雷夫:是啊。

  访客:他们的火箭会飞不起来呀!

  雷夫:一开始会飞不起来……

  访客:可是……

  雷夫:他们接下来就得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他们得回到教室自己好好想想。我们的科学家们一天到晚在做的事情不就是这个?

  面对孩子的失败或者错误,大人可能会毫不思索地指出来,并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自己的职责所在,而且越是负责的大人越会是这样。

  殊不知,失败也是一种学习,错误也是一种成长。孩子的成长,我们只能让他们自己经历,不能包办。

  真正的教育是守望而不是修剪,是点燃而不是灌输。

  当我们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装聋作哑”,孩子才能听见内心成长的声音。

  朋友们,老祖宗早已告诉我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让我们适度放手,减少过度干预和纠正,用正确的方式助力孩子成长,让孩子在自由的天空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收获成长的喜悦。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你知道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吗?如何保证自己的证书长
你知道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吗?如何保证自己的证书长

原标题:你知道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吗?如何保证自己的证书长期有效? 教师

原创观点2分钟前

全民抓补课,巨头们慌了?
全民抓补课,巨头们慌了?

原标题:全民抓补课,巨头们慌了? 校外培训行业曾因市场需求野蛮生长,乱

原创观点6分钟前

教育就是,别不停纠正你的孩子
教育就是,别不停纠正你的孩子

原标题:教育就是,别不停纠正你的孩子 我是当老师的,好为人师,习惯不停

原创观点7分钟前

家长抵制黑童话,童书应该绝对“安全”吗?
家长抵制黑童话,童书应该绝对“安全”吗?

原标题:家长抵制黑童话,童书应该绝对安全吗? 70岁的郑渊洁日前宣布退网停

原创观点2025-04-02 19:13:08

校长公开寻找主动认错学生,读懂“容许犯错”的含金
校长公开寻找主动认错学生,读懂“容许犯错”的含金

原标题:校长公开寻找主动认错学生,读懂容许犯错的含金量 近日,杭州余杭

原创观点2025-04-02 19:10:33

同样备考,考教师编不如考公务员,有道理吗?
同样备考,考教师编不如考公务员,有道理吗?

原标题:同样备考,考教师编不如考公务员,有道理吗? 在职业选择的十字路

原创观点2025-04-01 19:32:14

父母不能经常炫耀的7样东西,你越得意,孩子越吃亏!
父母不能经常炫耀的7样东西,你越得意,孩子越吃亏!

原标题: 父母不能经常炫耀的7样东西,你越得意,孩子越吃亏! 人到中年,成

原创观点2025-04-01 19:30:37

杨东平:“内卷模式”之下,农村教育该往哪走?
杨东平:“内卷模式”之下,农村教育该往哪走?

原标题:杨东平:内卷模式之下,农村教育该往哪走? 农村的教育使命,应该

原创观点2025-04-01 19:21:10

“建议去职中”,教师错误发言为何让人不舒服?
“建议去职中”,教师错误发言为何让人不舒服?

原标题:建议去职中,教师错误发言为何让人不舒服? 近日,山西介休一中有

原创观点2025-04-01 19:19:32

儿子休学后,我才明白:这种病,比抑郁可怕100倍
儿子休学后,我才明白:这种病,比抑郁可怕100倍

原标题:儿子休学后,我才明白:这种病,比抑郁可怕100倍 读高三的儿子休学

原创观点2025-03-31 19: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