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3-18 20:15:57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初中家长呼吁取消中考分流 近年来,关于取消中考,普及高中的呼声似乎愈发热烈。其初衷是,让每个学生

  原标题: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初中家长呼吁取消中考分流

  近年来,关于“取消中考,普及高中”的呼声似乎愈发热烈。其初衷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减轻学生负担。

  在此次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提到了这个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陈众议,则呼吁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在他看来,在中考阶段就进行“普职分流”,为时过早。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建议在发达地区首先取消中考,取消高中阶段普职分流。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建议,逐步淡化重点高中标签,深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和试点工作。他的建议也指向了中考分流。他认为,“中考很难,一半孩子进高中,一半孩子进职校。”“分流去了职校,校风和今后的升学通道比起高中,还是不理想的。”

  高中家长反对双休

  初中家长焦虑分流,高中家长则在心疼孩子压力大和竞争中纠结,但他们最终选择竞争。

  近日,全国多地高中宣布周末双休。尽管尚未全面铺开,但许多学校的高一高二学生已率先享受双休。

  虽然有传言这源于多地学生因为压力太大出事,但高中压力大,几十年如一日,如今的学生并不特别。实际上,这个最新的改变,源于2024年10月,教育部等九个部门共同发布《全面推进普通高中双休日制度的执行方案》。该方案规定,自2025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全国所有普通高中将统一实施周末双休制度。

  除了少数家长,大部分家长都是反对这个改变的。

  家长们这么抗拒,源于一种“囚徒困境”:如果自己所在城市实行双休,同省其他城市没有;自己孩子的学校双休,其他学校没有;自己孩子双休,同班同学去补课,高考时就会吃亏。

  “14岁现象”

  其实,取消中考分流,是一个带有系统性偏差的话题。没有那么多的家庭那么热切地渴望孩子读大学。这个话题如此之盛,无非是城市里的中产占据了社会舆论的话语权——如果你客观地按中国的实际收入水平,把家庭年入10万也算作中产的话。实际上,如果50%的淘汰都过不了,即便不分流,到时候上个末等大学,意义也不大。

  很多家庭早已看穿了这一点,但同时,这产生了另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14岁现象”。

  对于很多孩子而言,14岁,是命运的分水岭。很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如果孩子有资质可能上好大学,家长就会努力供读高中,砸锅卖铁也要供;反之,就会放弃,早早地让其出去打工。什么时候看得出苗头,就什么时候做决定。

  不少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去打工,更早的,会在初二就辍学。算下来,刚好14岁左右。

  14岁不读书,不能打工。16周岁才能合法工作。所以,他们在经济上无法独立,无法纳入一个类似单位这样的有效组织,那么,就只能“混”。

  但某些方面,他们被视为成年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关系均构成强奸罪,但满了14岁则会看“自愿”等因素。

  他们还享有一定的豁免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法,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至16周岁,只要不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不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14——16岁,脱离学校,但又无法完全进入社会,这是一个极端不稳定的阶段。解决办法是纳入高中,高中义务教育化。

  但钱呢?

  高等教育的男女失衡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洪氏集团副主席洪明基公开表示,希望能够取消中考分流,让大家不用考试直接上大学。

  他还特别指出,现行的中考制度,对于男生来说太吃亏,很多男生相较于女生发育得晚,所以学习上表现没有那么突出,不过到了高中这个情况就会反过来。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2年全国本科录取的468万新生里,男生仅173万,女生数量几乎是男生的两倍。更惊人的是,这个差距还在持续扩大—— 过去20年本科女生数量翻了3.5倍,男生只涨了88%。

  其实这个差异从中考就开始了。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调研显示(2021年《基础教育质量分析报告》),重点高中录取者中女生比男生平均多出17.3分,这种差距主要源于语文、英语等文科科目——而这两科恰好在中考分值占比高达40%。

  除了科目的差异,男女生在初中阶段的心理发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般而言,女生心智成熟更早,更早明白学习的意义,自控力更高,更具备长期目的性。

  相对而言,男生就要差很多。比如,山东济南的刘女士就说:“我儿子初三还在沉迷打篮球,高一突然知道学习了,现在竞赛拿奖保送985。要是当年中考被筛掉,这孩子就废了!”

  高中该休

  以上四个社会问题,有办法同时解决吗?

  在我看来,答案是:有。

  所谓取消分流,本质是:当一个家庭、一个孩子想上高中,这个孩子就应该可以获得高中的教学资源。但全民上高中、考大学并无必要,财政投入也未必符合公平原则,那么,办法就不应是停止中考分流,全民上高中,而是高中课程培训市场化。

  市场化的教育资源,是一种兜底,不管是以前没有钱,还是以前不懂事,都不要紧,当一个人在想学习或有能力学习的任何时候,他都应该可以获得教育资源。市场能做到这一点。

  这个机制,更公平、更平权。一个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打工。这一生他就无法再进高中。只有市场化的教育培训环境,才能让他在工作几年后,可以获得好的教育资源。这就解决了分流焦虑,同时也解决了高等教育性别差异。

  这个机制,有利于提分。市场化的高中培训,对学生来说,能针对性地进行校外补习。价格降下来后,可以实现比高中更大的师生比。

  这个机制可以减负。中国的教育系统的筛选机制,通过重点学校制度,构成了环环相扣的体系,高效传递着高考的筛选压力。在这个系统中,只要一环错失,后面就很难弥补。错了好的初中,接受的教学资源差,就更难考上好的高中;进了职高,就再也没办法获得重点高中资源。

  一个学生,小学初中不懂事,贪玩荒废了学业,不要紧,只要高中时候,他愿意努力三年,有那个天资,市面上高中低的高中培训班可以供他选择。

  当教育资源有了最后兜底,小学、中学的努力也就没那么重要了,中小学的负担就能真正降下来。

  现在市场化的高中培训,因为市场容量太小,价格必然就会很高。实际上,如果坚持高中双休,学生会到校外补课,这就会做大的市场,降低成本,逐步实现高中教育的市场化。这就实现了双休。当然,家长还是会让孩子补课。

  高中的竞争是在所难免的,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孩子来说,成年了,他应该承受一定的压力。这种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本身就是人才筛选的一环。

  我们要做的是,在高中阶段进行兜底,让任何一个想学的孩子可以获得资源,进而把压力传导到低龄阶段。

  有了市场化的基础,高中逐渐可以过渡到两年制——实际上,现在也是两年教完新课的地方。

  既然高中变成了两年,高中就可纳入义务教育,14岁的孩子都去读书,“14岁现象”也解决了。当高中毕业、技校毕业年龄是17岁,某种程度上,这相当于中国新增了一年的劳动力。

  那么,此时就能达到目标——既更晚分流,又节约财政开支;既要培养高端人才,又要减轻负担;既兼顾性别差异,还有满足双修;既避免了14岁现象,又提供了新增的劳动力。

  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家长最后一年估计要花上2——3万。但择优、竞争性教育,留给市场,这更符合财政政策的伦理。

  那么,少数家境不好的孩子还有机会吗?仍然会有的,社会的教育救济系统,仍然会发挥作用。这一点和现在并无区别。而且,对市场化的机构来说,他们也需要每年的喜报,所以,优秀的孩子,对市场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多地推进落实中小学“双休制”,有人心头急有人小欢
多地推进落实中小学“双休制”,有人心头急有人小欢

原标题:多地推进落实中小学双休制,有人心头急有人小欢喜,怎么过才对学生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和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最为重要
和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最为重要

原标题:和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最为重要 自从孩子上小学后,很多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家长会上听到一则消息, 让我有点担忧……
家长会上听到一则消息, 让我有点担忧……

原标题:家长会上听到一则消息, 让我有点担忧 说到底,AI教育革命就像给老师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教育就是,用“摆烂”策略激发内驱力
教育就是,用“摆烂”策略激发内驱力

原标题:教育就是,用摆烂策略激发内驱力 01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看似反骨的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丘成桐:重要的学问往往涉及交叉学科,数理研究也需
丘成桐:重要的学问往往涉及交叉学科,数理研究也需

原标题:丘成桐:重要的学问往往涉及交叉学科,数理研究也需要从人文学科中

原创观点23小时前

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原标题: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初中家长呼吁取消中考分流 近年

原创观点2025-03-18 20:15:57

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
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

原标题: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

原创观点2025-03-17 15:15:56

项飙:年轻人之丧,暴露了中式教育的短板
项飙:年轻人之丧,暴露了中式教育的短板

原标题:项飙:年轻人之丧,暴露了中式教育的短板 01 年轻人之丧:中国式教

原创观点2025-03-17 15:14:09

文科生有什么用
文科生有什么用

原标题:文科生有什么用 最近,我朋友圈里很多淮南籍朋友都很开心,热烈地

原创观点2025-03-17 15:07:30

清华北大突然大扩招,什么信号?
清华北大突然大扩招,什么信号?

原标题:清华北大突然大扩招,什么信号? 01 在刚刚结束的重磅大会上,报告

原创观点2025-03-16 10: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