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扩招潮来了,清北复交带头,中国疯狂押注新工科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3-15 22:28:11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本科扩招潮来了,清北复交带头,中国疯狂押注新工科 距离高考不足100天,传来了升学的好消息。全国两会一锤定音: 优质本科扩容,进一步增

  原标题:本科扩招潮来了,清北复交带头,中国疯狂押注新工科

  距离高考不足100天,传来了升学的好消息。全国两会一锤定音:

  优质本科扩容,进一步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招生规模

  去年优质本科扩招了1.6万人,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一时间,“顶流”高校纷纷下场官宣招生计划,卯足了劲要把尖子生揽到自己的碗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官宣名单越拉越长。

  不过,这绝不是简单的扩容。智谷趋势仔细梳理发现,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重点押注一个方向:

  新工科

  清华大学宣布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北京大学新增招生计划将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和新兴前沿领域,紧密结合学校规划发展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扩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

  ……

  为什么“双一流”高校开始“抢跑”,更强调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

  国家推动优质本科扩招背后,大有深意。

  中国,正在疯狂押注新工科。

  此轮本科扩招主要围绕着两方面展开,一是招生人数,二是培养方向。

  扩招数量,都是百人起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将增加150人,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计划增加300人,中国农业大学将扩招500人,西安交通大学将增加200人。

  扩招的专业,则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工科,这些都是国家战略急需的“硬核领域”,也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必争之地”。

  清华北大的动向已经很清晰了。就连以一批以文理基础学科见长的顶级名校,也全部转向新工科。

  迫切感十足,信号极为强烈。

  两会期间,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提到,近两年来,复旦大学深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按“文科做精、理科做尖、工科做强、医科做新、交叉做活”的方针,实现本科招生人数文、理、医、新工科、交叉学科各占20%。

  这项改革颇有争议,作为传统的文科强校,复旦文科原来占比为百分之三四十。

  其力度之大,甚至引发了“改革会不会丢掉‘文脉’”的讨论。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在学校春季工作会议上特地提到:有同志担心:对于复旦这样以基础学科见长的高校,去搞工科,会不会工科没搞好,文理医也没搞好,丢掉了复旦的“文脉”?

  裘新说,要有能够建好新工科的强大信心。金校长把新工科定义为:直接孕育培植新质生产力的交叉学科。与传统工科强校相比,我们发展新工科有短板,也有后发的比较优势。

  一是理工交融的需要。……新工科的“新”,新在充分利用基础学科优势,从发达根系中长出新的树干。

  二是轻装上阵的便利。传统工科同样面临挑战,需要转型调整的力度可能更大。与很多学校相比,我们在学科专业上关停并转减的任务小很多,主要是谋求高质量的发展。

  三是创新文化的孕育。新工科的文化本质是创新文化,发展新工科最需要构建的是创新生态,最宝贵的是基于“四个面向”激发解决前沿和实际问题的创造力。

  这几段话,很能代表文理综合类高校的心态。复旦也正式提出,从文理医三足鼎立的格局,走向文理医工“四轮驱动”,加速向创新型大学转型。

  而且,新工科6个创新学院建设“一步到位,渐次完善”,在本学期齐装满员地推进建设。

  这样的改革措施魄力十足,校长金力甚至称之为“大手术”式高校改革,引起震撼反响。

  另一所以文科见长的顶级名校中国人民大学,战略动向也相当明确,大力发展新质理工学科。

  人大正强化新文科、新理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五新”学科有机融合、有机交叉。

  这样的布局,更具有代表性。

  今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专程带队拜访清华大学,就推进新工科建设、开放办学等领域深入合作进行交流。

  这显然是要借助清华的工科优势,加快发展的步伐。张东刚表示,希望两校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推进新工科建设规划与发展,开展学生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方面加强合作,乘势而上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

  连文科顶流中国人民大学都在开始“拼”新工科了,其他学校还不奋力跟上?

  扩招、调整,这场“新工科”争夺战中,任何一所“双一流”大学都不想掉队。

  比如老牌的综合性强校南京大学,文科实力强、理科发展也不错,但工科稍逊一筹。因此,当新一波浪潮来袭时,南京大学早早开始布局,在2022至2024年,新增新工科专业及方向累计扩招1730人。2025年继续扩招,新增本科招生名额不低于100人。

  原本工科见长的大学,有着天然的优势,而综合性大学、文科大学则有点“背水一战”的意味。

  优质本科扩容,为什么突然变得更加迫切?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

  中国的本科生开始“不够用”了,尤其是在“双一流”高校

  从2013年到2023年,中国的本科生数量从381万提高到478万,十年增长近百万。按说数量也不少了。

  但是,随着硕士扩招、博士扩招,实际上,许多高校研究生的数量早已超过了本科生。

  软科对“双一流”高校(不含军事类院校)研本比进行了统计,发现有近20所985高校的研究生数量超越本科生,出现了“本研倒挂”。

  最夸张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人数是本科生人数的37倍多,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研究生数量也至少是本科生数量的两倍之多。

  这种现象在2024年新生中,也相当明显。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双一流”高校中,至少有49所高校,2024级研究生数量超过了本科生。

  有研究指出,学术研究型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约为0.7∶1,现在已有65所“双一流”高校不低于这一比例,31所的研究生数量已经等于或大于本科生。

  研究生扩招已完成任务,而本科生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也必将随之扩大。

  此外,“双一流”扩招本科生,也透露出中国高校发展方向的新思路:更加独立自主,少受国际排名的干扰。

  要知道,在QS等国际高校排行榜中,师生比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往,中国顶尖大学为了跻身世界前列,在招生规模上也有所克制。

  现在,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不少高校开始从实际出发,注重培养学生而不是提升排名。

  2022年,南京大学表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中国人民大学更是决定,不再参加国际排名。

  这些“退出”国际排名的高校,不与排名机构合作、不向排名机构提供数据,即使最终排行榜上还会有名字,但已然不是主动参与的结果。

  西方人做排行榜,中国人争夺排行榜。这样的情况正在逆转,中国大学也开始转向新的游戏规则。

  本科大扩招后,学历会不会更加贬值?对这一点,不必担心。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本科录取率反而是在下降的,优质本科更是稀缺资源。

  近5年来,我国高考录取人数已从2020年的967.45万人,增长至2025年的1050万人。然而,本科录取率却从2020年41.4%降至2024年33.5%。

  此外,顶尖学府的扩招向来非常谨慎。以北京大学为例,2020年在内地录取了3673名本科生,到2024年,只扩招到3872人。四年平均下来,每年只扩招了不到50人。

  2025年,清华、北大都官宣扩招150人,可见其含金量不低。

  “双一流”高校大扩招,对接下来的高考考生,无疑是巨大的利好,上个好大学的机会,将会有明显提升。

  在中国疯狂押注新工科的背景下,能否踩准时代的风口,将改变无数年轻人的命运。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多地推进落实中小学“双休制”,有人心头急有人小欢
多地推进落实中小学“双休制”,有人心头急有人小欢

原标题:多地推进落实中小学双休制,有人心头急有人小欢喜,怎么过才对学生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和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最为重要
和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最为重要

原标题:和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最为重要 自从孩子上小学后,很多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家长会上听到一则消息, 让我有点担忧……
家长会上听到一则消息, 让我有点担忧……

原标题:家长会上听到一则消息, 让我有点担忧 说到底,AI教育革命就像给老师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教育就是,用“摆烂”策略激发内驱力
教育就是,用“摆烂”策略激发内驱力

原标题:教育就是,用摆烂策略激发内驱力 01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看似反骨的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丘成桐:重要的学问往往涉及交叉学科,数理研究也需
丘成桐:重要的学问往往涉及交叉学科,数理研究也需

原标题:丘成桐:重要的学问往往涉及交叉学科,数理研究也需要从人文学科中

原创观点23小时前

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原标题: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初中家长呼吁取消中考分流 近年

原创观点2025-03-18 20:15:57

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
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

原标题: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

原创观点2025-03-17 15:15:56

项飙:年轻人之丧,暴露了中式教育的短板
项飙:年轻人之丧,暴露了中式教育的短板

原标题:项飙:年轻人之丧,暴露了中式教育的短板 01 年轻人之丧:中国式教

原创观点2025-03-17 15:14:09

文科生有什么用
文科生有什么用

原标题:文科生有什么用 最近,我朋友圈里很多淮南籍朋友都很开心,热烈地

原创观点2025-03-17 15:07:30

清华北大突然大扩招,什么信号?
清华北大突然大扩招,什么信号?

原标题:清华北大突然大扩招,什么信号? 01 在刚刚结束的重磅大会上,报告

原创观点2025-03-16 10: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