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50万后,我被母亲强制送进了精神病院”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3-10 19:26:42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月入50万后,我被母亲强制送进了精神病院 他们的初衷也是为你好,但他们的认知却足以毁了孩子的一生。 01 有一个经典故事: 说是有两条泥鳅

  原标题:“月入50万后,我被母亲强制送进了精神病院”

  他们的初衷也是“为你好”,但他们的认知却足以毁了孩子的一生。

  01

  有一个经典故事:

  说是有两条泥鳅结了婚,生下了一条“小泥鳅”,可是他们始终觉得这条“小泥鳅”长得很怪异。

  他们害怕极了,总觉得这是一个畸形的孩子。于是他们将这条“小泥鳅”抽了筋,让它趴下来变成泥鳅的样子,这才放心下来。

  路过的一个神仙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好好的一条龙降生在这里,却被他们抽了筋,太可惜了。”

  当时年幼,听到这个故事,总觉得这世界上怎会有如此愚蠢的父母?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我发现,原来生活远比故事更加魔幻。

  一个连高中都没上过的孩子,竟然能达到月入50万?更离谱的是,在他最顶峰的时候,竟然被母亲送进了精神病院?

  别急,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2005年,周二磊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家里世世代代务农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周二磊也没有靠读书改变命运。

  比较巧合的是,他从小就接触网络,那时正是短视频的蓝海时代。他凭借着惊人的天赋和社牛的性格,竟然也在这条赛道渐渐有了名气。

  一开始,他只是模仿别人拍视频,之后就靠着社会摇和搞笑段子出圈了。

  那时,他一下子就拥有了几十万粉丝,靠着跟一群网红打PK,他的直播间人数一度突破十万。

  最高峰的时候,他一个月就能轻松月入50万。

  这泼天的富贵,让他春风得意。他信誓旦旦地说:

  “我爷爷努力了一辈子,我爸努力了半辈子,都说人穷不过三代,这辈子我一定给他们一个交代!”

  可是,乐极生悲,谁也想不到,这样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

  周二磊的母亲是个朴实的农村妇女,世面见得少,耳根子软。在周二磊靠着直播赚翻了的时候,周边的亲戚和邻居开始找他们借钱了。

  周二磊的母亲生怕在熟人面前失了面子,于是每次都有求必应。

  但周边人的嫉妒心是遏制不住的。

  有亲戚对周二磊的母亲说,这孩子肯定是得了精神病,不然像个疯子一样跳个不停,还拍视频,一天到晚抱着个手机不撒手呢?

  一开始周二磊的母亲是不相信的。可是架不住亲戚长时间的洗脑,以及周二磊收入的偶尔下滑,她也开始犯嘀咕了:

  这孩子一天天的不务正业,书也不读,每天拍视频喜怒无常,还在大街上走来走去,该不会真的脑子有病吧?

  于是,在亲戚的怂恿下,她不由分说强制将周二磊送进了精神病院“改造”,期待他变成一个正常的孩子。

  然而,由于长期无人在线,在那里“改造”完了出来之后,周二磊直播间的人气直线下降。

  原本可以10万+的直播间,出来之后只剩下2000。

  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周二磊笑着将这件事说出来时,母亲的第一反应不是愧疚自责,而是捂住他的嘴不让他说下去……

  这个故事的反转和离谱程度,连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祖坟上好不容易冒起来的青烟,被亲生母亲一巴掌给扇灭了。

  我发现,原生家庭父母最大的“愚蠢”,就是明明自己认知有限,却还觉得自己可以操控孩子的人生。

  父母思想僵化、目光短浅,跟不上时代,偏偏控制欲极强,只会用狭隘的认知,去锁死孩子本该无限的未来。

  他们提供不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却又极要面子,生怕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于是被有心人钻了空子,让原本可以高飞的孩子折断了双翅。

  原生家庭的狭隘和无知,是孩子一生的陷阱。

  02

  网上有个帖子,“有多少自以为聪明的父母,却毁了孩子的人生?”

  在这个视频的下面,有太多人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经历。

  这桩桩件件的真实故事里,我们看到了父母偏偏“认知局限”,却觉得自己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

  对于很多穷人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最大的火坑就是父母的认知局限以及性格偏执,甚至很多父母教的东西都是错的。

  他们不理解这个社会的运行法则是什么,但他们却有着强烈的控制欲,一直不断地捆绑孩子、控制孩子。于是越捆越深,一起沦陷。

  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是很难的,他们不仅需要从头摸索那些弯弯绕绕,更要摆脱父母的愚昧,最后才能从那个桎梏淘汰出来。

  愚昧和固执,是一个底层家庭里最大的灾难。

  画家陈丹青说过:“中国家长有一个很大的课题,就是要去学会控制自己的‘家长欲’。”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比孩子要高明很多,于是他们不相信孩子的判断力,用自己错误而狭隘的认知去规划他们的人生。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听从了你的建议,在他们本就坎坷的人生里又多走了很多弯路,甚至一辈子都爬不出来。

  03

  一个孩子一生之中要越过的最难门槛,就是父母的认知。

  看过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里面有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因为进城上学要学费,卖豆腐的老杨不想让两个儿子继续读书。

  老杨只想让儿子在家当徒弟、做豆腐,因为在他的认知里,读书需要花钱,而卖豆腐是赚钱,而且儿子有机会出息了,也会不把他这个当爹的放在眼里。

  真是可悲又可笑。

  很多父母跟老杨一样,自身的格局和认知有限,不仅没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有所助力,还处处阻碍孩子的发展,只为了让孩子对他们言听计从。

  我有个朋友,当年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系里面排名数一数二。

  在那个年代,他完全可以去大厂当程序员,用丰厚的工资在大城市安家落户。

  可是他的父母觉得,再好的企业也不如铁饭碗。于是哭着闹着,一定要他回家乡考编制,母亲甚至说出了“你不回来我就不想活了”这样的狠话。

  母亲每天闹,最终他无奈地退掉了大厂的offer,回到了县城考编。

  考了几年后终于考上,但他因为不懂官场的人情世故又没有后台,被安排到一个乡镇结合部一个清闲的部门,每个月拿着两三千块的工资混日子。

  而他曾经的同事们,早就在大城市风生水起,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每次想起这些,他都一声叹息,黯然神伤。他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有时候,对于父母的建议,听听也就得了。”

  试想,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出过那个山沟沟,他们怎么懂外面的世界呢?在他们的眼里,最好的食物就是饺子,最好的工作就是村官儿。

  他们的初衷也是“为你好”,但他们的认知却足以毁了孩子的一生。

  其实这个世界是流动的、变化的,若父母不更新自己的认知,一味地想要“为了孩子好”,这无异于一次次在对孩子行暴,甚至是戕害孩子的人生。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成长过程中有一些决定必须要他们自己去做,即使父母再亲密,也代替不了他们的人生。

  《哪吒》中最感动我的,不是殷夫人的无怨无悔,也不是李靖的甘愿去死,而是龙王敖光最后终于承认错误,并对敖丙说的那番话:

  “以前父王让你肩负了太多的期望,却不曾倾听你的想法,是父王错了。

  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自己去闯。”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多地推进落实中小学“双休制”,有人心头急有人小欢
多地推进落实中小学“双休制”,有人心头急有人小欢

原标题:多地推进落实中小学双休制,有人心头急有人小欢喜,怎么过才对学生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和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最为重要
和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最为重要

原标题:和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最为重要 自从孩子上小学后,很多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家长会上听到一则消息, 让我有点担忧……
家长会上听到一则消息, 让我有点担忧……

原标题:家长会上听到一则消息, 让我有点担忧 说到底,AI教育革命就像给老师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教育就是,用“摆烂”策略激发内驱力
教育就是,用“摆烂”策略激发内驱力

原标题:教育就是,用摆烂策略激发内驱力 01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看似反骨的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丘成桐:重要的学问往往涉及交叉学科,数理研究也需
丘成桐:重要的学问往往涉及交叉学科,数理研究也需

原标题:丘成桐:重要的学问往往涉及交叉学科,数理研究也需要从人文学科中

原创观点23小时前

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原标题: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初中家长呼吁取消中考分流 近年

原创观点2025-03-18 20:15:57

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
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

原标题: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

原创观点2025-03-17 15:15:56

项飙:年轻人之丧,暴露了中式教育的短板
项飙:年轻人之丧,暴露了中式教育的短板

原标题:项飙:年轻人之丧,暴露了中式教育的短板 01 年轻人之丧:中国式教

原创观点2025-03-17 15:14:09

文科生有什么用
文科生有什么用

原标题:文科生有什么用 最近,我朋友圈里很多淮南籍朋友都很开心,热烈地

原创观点2025-03-17 15:07:30

清华北大突然大扩招,什么信号?
清华北大突然大扩招,什么信号?

原标题:清华北大突然大扩招,什么信号? 01 在刚刚结束的重磅大会上,报告

原创观点2025-03-16 10: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