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专家谈中考改革:应避免加剧“重理轻文”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3-01 19:50:25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教育政策专家谈中考改革:应避免加剧重理轻文 2月28日,广州中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数学主科最高分,物理副科最高分的变化引发热议。

  原标题:教育政策专家谈中考改革:应避免加剧“重理轻文”

  2月28日,广州中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数学主科最高分,物理副科最高分”的变化引发热议。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王新凤,从高考看中考的职责与功能,探讨方案可能对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

  王新凤长年专注于高考改革、拔尖人才选育等研究主题,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8省市高考综合改革实施的跟踪评估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

  在王新凤看来,中考虽然也承担着高中教育阶段人才选拔的功能,但是更重要的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应更加强调基础性和全面性,避免过早、过度强化筛选功能。

  她认为,中考过早分科的倾向,可能会加剧教育资源向理工科倾斜,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强化理科学习,进而强化了“文科无用论”倾向,加剧“重理轻文”现象。尤其是,在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更加强调作为人的价值与思考,而这正是文科所承载的重要功能。

  羊城晚报:高考语数英三科同分(都是150分),考虑是什么?您怎么看广州中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的数学“独大”?

  王新凤:高考语数英三科同分的设计,体现了基础学科在国民教育中的均衡性。语文强调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数学培养逻辑思维与科学素养,适应未来理工科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英语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强化对未来的国际理解、共情能力,是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工具。三科同分旨在避免过早的学科偏向,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至于广州中考改革拟调整为数学分值最高,可能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强化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数学作为理工科学习的基础,高分值设置可以回应当前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二是强化中考选拔功能,数学学科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高分值可以强化其筛选功能,用于精准选拔理科人才;三是广州作为经济实力强劲的地区,对理工科人才需求高,数学分值权重的提升,体现出对学生数理能力的高度重视,为学生未来从事高创新性、高技能型的价值创造打下坚实基础。

  当然,强化数学学科,需要经过科学的论证,这样的变化会不会加剧教育资源向理工科倾斜、进一步强化“文科无用论”的倾向,值得关注。

  羊城晚报:在广东高考中,物理和历史“地位相当”,都是100分。广州中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物理100分,在副科中分值最高,同为理工类的化学为70分。您怎么看这样的物理分值设置?

  王新凤:当前,以数理实验为基本特征的基础学科受到世界的高度重视,从目前世界高水平科研的特征看,拥有扎实数学和物理领域知识素养的高端人才是各行各业都在争抢的人力资源。

  目前,包括广东在内,有25个省份的高考实施“3+1+2”的考试科目设置方式。我们调研发现,在选考指引等政策和高中学校的引导下,“3+1+2”考试科目设置下,选择物理或者物化生传统理科方向的学生比重逐年提升,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重理轻文”的倾向。

  所以,中考物理分值的提升与目前强化理工科重要性的高考改革方向是一致的。不过,也要看到,这种过早分科的倾向,可能会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强化理科学习,加剧“重理轻文”的现象。

  羊城晚报:中考和高考的功能、导向有何区别?两者的正确衔接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新凤:从功能上来讲,中考虽然也承担着高中教育阶段人才选拔的功能,但是更重要的作为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应更加强调基础性和全面性,避免过早、过度强化筛选功能。

  高考是高等教育选拔性考试,目标是筛选进入不同类型高等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所以更加强调在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深度学习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战略的需求是高度契合的。

  在新高考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高考衔接的关键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造力。同时,高考科目改革的方向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性,选择性的前提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各个学科知识都有充分的了解和一定的学习基础,进入大学才能有选择的能力。如果在初中过早分科、分流,可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进入大学阶段也可能因为缺乏人文素养而难以发挥其在理工科领域的创造力。

  羊城晚报:您如何看待目前征求意见的这份广州中考改革方案?其对基础教育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王新凤:这个方案对基础教育的积极影响是强化理科基础,数学、物理权重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学校加强理科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这与高考改革的导向一致,也与国家重视理工科人才培养、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一致,也有助于引导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和学习氛围,对于学生们提升科学素养和知识储备具有重要影响。

  不过,要警惕的潜在问题是,过早、过于强调数学和物理可能导致其他学科被弱化,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文科教育能够训练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培育人的公民素养,提升人的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人类社会的价值判断与审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工智能技术盛行的今天,文科教育所承载的关于人的价值与意义的思考,关于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功能,都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特别强调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因此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的协同。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广东公布2027年起拟在粤招生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羊城晚报讯 2月28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27年起拟在广东省招生的普通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今起,考生可访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按地区、选考科目、学科门类、招生专业及设置其他条件进行查询。

  此次公布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供2024年及以后年份进入高中一年级、2027年起在广东参加普通高考的高中学生选科时参考。2025年、2026年在广东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仍以《2024年起拟在粤招生普通高校的本专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1+2模式)》作为参考。

  此次公布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高校在所有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科要求。2027年起在广东实际招生的高校、专业及选考科目要求,以及高校相关专业是否在广东分别安排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组合招生计划,或高校后期有新增专业选考科目要求,须以招生院校当年在广东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据了解,2024年,广东高考选考历史科的考生共269024人,本科上线考生96266人,比2023年减少738人;选考物理科的考生共450961人,本科上线考生共253795人,比2023年增加17709人。物理类考生的数量逼近历史类考生的两倍,上线考生则已经超过了两倍。与此同时,在选考“物理”的考生中,选考“物理+化学”组合在志愿填报时选择空间较大;而选考“历史”的考生中,提前批再选“政治”机会较多,本科批、专科批则较为平均。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多地推进落实中小学“双休制”,有人心头急有人小欢
多地推进落实中小学“双休制”,有人心头急有人小欢

原标题:多地推进落实中小学双休制,有人心头急有人小欢喜,怎么过才对学生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和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最为重要
和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最为重要

原标题:和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最为重要 自从孩子上小学后,很多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家长会上听到一则消息, 让我有点担忧……
家长会上听到一则消息, 让我有点担忧……

原标题:家长会上听到一则消息, 让我有点担忧 说到底,AI教育革命就像给老师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教育就是,用“摆烂”策略激发内驱力
教育就是,用“摆烂”策略激发内驱力

原标题:教育就是,用摆烂策略激发内驱力 01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看似反骨的

原创观点22小时前

丘成桐:重要的学问往往涉及交叉学科,数理研究也需
丘成桐:重要的学问往往涉及交叉学科,数理研究也需

原标题:丘成桐:重要的学问往往涉及交叉学科,数理研究也需要从人文学科中

原创观点23小时前

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原标题: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焦虑 初中家长呼吁取消中考分流 近年

原创观点2025-03-18 20:15:57

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
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

原标题: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

原创观点2025-03-17 15:15:56

项飙:年轻人之丧,暴露了中式教育的短板
项飙:年轻人之丧,暴露了中式教育的短板

原标题:项飙:年轻人之丧,暴露了中式教育的短板 01 年轻人之丧:中国式教

原创观点2025-03-17 15:14:09

文科生有什么用
文科生有什么用

原标题:文科生有什么用 最近,我朋友圈里很多淮南籍朋友都很开心,热烈地

原创观点2025-03-17 15:07:30

清华北大突然大扩招,什么信号?
清华北大突然大扩招,什么信号?

原标题:清华北大突然大扩招,什么信号? 01 在刚刚结束的重磅大会上,报告

原创观点2025-03-16 10: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