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14岁,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太难?牢记9个字:三不管,三不惯,三不说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2-16 09:21:09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恐怖的14岁,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太难?牢记9个字:三不管,三不惯,三不说 14岁的孩子,简直就是一个情绪炸弹,动不动就爆炸,家长一句话没说

  原标题:恐怖的14岁,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太难?牢记9个字:三不管,三不惯,三不说

  “14岁的孩子,简直就是一个情绪炸弹,动不动就爆炸,家长一句话没说对就要上天。”

  这样的吐槽是不是很熟悉?很多妈妈和我抱怨,孩子到了青春期,顶嘴、不听话、甚至冷漠得像个陌生人,让她们感觉无从下手。

  其实,面对青春期孩子的“难搞”,并不是没有办法。

  作为一名经历过青春期“风暴”的妈妈,我想告诉大家:牢记九个字——三不管,三不惯,三不说,这个问题会轻松很多!

  一、“三不管”——给孩子自由,让他们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从依赖到独立的过渡阶段,渴望更多的自主权,但又缺乏判断力。

  这时候,父母最需要做的,是学会“放手”。“三不管”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有选择地放权。

  1. 不管他的社交圈子

  孩子的朋友对他们的影响至关重要,但我们无法帮孩子选择朋友,也不应该干涉。

  记得我家孩子14岁时,突然开始和一个我觉得“不靠谱”的同学走得很近。

  我忍了几天,最终还是忍不住问她:“你觉得跟他玩有意义吗?”结果,我还没说完,她就不耐烦地顶了一句:“我的朋友我自己会选,您别瞎操心!”

  后来,我选择放手,不再干涉。她自己在这段友情中学会了辨别,最后主动和那位同学拉开了距离。

  与其干预,不如相信孩子的成长能力。

  2. 不管他的兴趣爱好

  孩子的兴趣是他们探索自我、发现世界的重要途径。

  即使看起来不那么“正经”,也不妨给他们一些自由。

  有一段时间,我家孩子迷上了画漫画,天天抱着平板不放。

  我一开始担心耽误学习,但后来发现,画漫画让她学会了坚持和专注,还找到了新的朋友。

  我从不懂她的作品到开始鼓励她展示,孩子的信心也渐渐建立起来。

  3. 不管他的学习进度

  孩子的学习我们当然关心,但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自主的空间。

  与其唠叨和催促,不如相信他们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有次孩子主动跟我说:“妈妈,我发现我的英语有点拖后腿,想报个网课班。”

  这句话让我非常意外,因为我之前一直“安排”的补习她总是拖拖拉拉。

  后来我才明白,孩子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自主,而不是家长的控制。

  二、“三不惯”——立好规矩,守住底线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和自我意识增强,让很多家长不知所措,害怕“硬碰硬”反而激化矛盾。

  但没有规矩,就没有成长的方向。“三不惯”并不是与孩子对立,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明确的行为边界。

  1. 不惯他的坏脾气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容易波动,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火。

  这时候,家长不能一味退让。

  记得有次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把情绪全撒在家人身上,不仅摔门,还对我大吼:“你们别管我!”

  我没有爆发,而是冷静地告诉她:“生气可以,但摔门和对妈妈大喊不行。情绪失控的时候,不妨先冷静下来再谈。”

  几次沟通后,她逐渐学会用更成熟的方式表达情绪。

  2. 不惯他的懒散习惯

  青春期孩子的自控力尚在培养中,容易出现懒散拖延的现象。

  但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后果难以收拾。

  有段时间,孩子早上总是赖床,我提醒了几次都没用。

  于是,我直接设定了“规矩”:闹钟响后15分钟内不起床,早餐取消。

  执行了几次,她明白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后来不用我多说,就能准时起床。

  3. 不惯他的任性妄为

  青春期的孩子总会有“我就是要这样”的固执,家长需要坚定地守住底线。

  有一次孩子非要晚上10点出去跟朋友见面,我明确告诉她:“安全是底线,这个时间段不能出门。”

  她一开始不服气,后来在一次学校安全教育课上,她主动跟我说:“妈,你说得对,我之前确实太任性了。”

  三、“三不说”——沟通的艺术,胜过无效唠叨

  青春期孩子非常敏感,父母的一句话可能会被无限放大。学会“三不说”,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1. 不说伤害自尊的话

  青春期的孩子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和面子,父母的批评如果不注意方式,很容易引发反感。

  有一次孩子的作文没有得奖,我随口说了一句:“是不是没认真写?”她听完立刻变得很委屈,后来再也不愿意主动给我看她的作品了。

  我反思后改了方式,从那以后更多地鼓励她:“这篇写得挺有趣的,下次加点细节就更棒了!”

  2. 不说一味指责的话

  面对孩子的问题,不要急于指责,而是用开放式提问引导他们思考。

  有一次孩子考试没发挥好,回家一脸沮丧。我没有直接说“怎么又考砸了”,而是问她:“你觉得这次是哪里出了问题?”她开始反思自己粗心的习惯,主动提出改进计划。

  3. 不说“永远”的话

  “你怎么总是这样!”“你永远改不了!”类似的话语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父母要多用具体化的表达代替笼统的否定,让沟通更有效。

  比如孩子总是忘记带书,我不再说“你怎么老是忘记”,而是告诉她:“这次你忘带了什么?下次怎么避免?”

  写在最后

  青春期孩子确实难带,但换个思路,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阶段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契机。

  三不管,是放手让孩子成长;

  三不惯,是守住原则引导他们;

  三不说,是用智慧的沟通陪伴他们。

  用这九个字和孩子相处,你会发现,青春期的风暴并没有那么可怕。

  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值得信赖的伙伴。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杨东平:为什么会出现全社会严重的教育焦虑?
杨东平:为什么会出现全社会严重的教育焦虑?

原标题:杨东平:为什么会出现全社会严重的教育焦虑? 为什么会出现全社会

原创观点13分钟前

恐怖的14岁,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太难?牢记9个字:三不
恐怖的14岁,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太难?牢记9个字:三不

原标题:恐怖的14岁,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太难?牢记9个字:三不管,三不惯,三

原创观点14分钟前

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一号难求,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一号难求,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原标题: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一号难求,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父母怎么办?

原创观点15分钟前

开学季家里娃“罢工”怎么办?专家支招专治赖床“神
开学季家里娃“罢工”怎么办?专家支招专治赖床“神

原标题:开学季家里娃罢工怎么办?专家支招专治赖床神兽 眼下,不少家长最

原创观点16分钟前

大学里新来的“助教”,不是人
大学里新来的“助教”,不是人

原标题:大学里新来的助教,不是人 大二学生刘宇敏锐地察觉到,相较于传统

原创观点17分钟前

中国最卷文科专业,开始批量撤销
中国最卷文科专业,开始批量撤销

原标题:中国最卷文科专业,开始批量撤销 在大众印象里,广告业几乎等同于

原创观点18分钟前

大学里的男生越来越少 危机何在
大学里的男生越来越少 危机何在

原标题:大学里的男生越来越少 危机何在 中国大学里的男生为什么越来越少?

原创观点24分钟前

班主任: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
班主任: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

原标题:班主任: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 双减落地多年啦,不少班主任反

原创观点2025-02-14 19:14:35

职场人,如何保护我们的“心”?
职场人,如何保护我们的“心”?

原标题:职场人,如何保护我们的心? 身体是奇妙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身

原创观点2025-02-14 19:09:50

人口第一省,为何拼命建“大专”?
人口第一省,为何拼命建“大专”?

原标题:人口第一省,为何拼命建大专?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被称为高等教育

原创观点2025-02-14 18:51:46